任何一次測試,究其實通篇都是在回答問題,作文也不例外。不管選擇什么文體來寫作,文章都要對作文題目提出的問題或理性或形象地做出回答,在具體行文中,就要有明確回答問題的意識,盡量做到符合問題的要求,就作文言,即“符合題意”。如何做到符合題意,方法當(dāng)然多樣,但“點題”一定是一種有效手段,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這里,我們先看一篇浙江省高考考場例文。(當(dāng)年的作文話題是“人文素養(yǎng)與發(fā)展”)
殺人犯妻子的辛酸日記
某年9月4日(陰)
今天,注定是我人生的轉(zhuǎn)折點,早上,我還睡眼惺忪地躺在床上,只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著門鈴響起,我極不情愿,我已連著幾天沒睡覺,現(xiàn)在剛有睡意卻……
門開了,是我丈夫回來,他是逃命的。他犯下了4起殺人案,18起強奸案,現(xiàn)在卻……
不一會兒,我就聽到警車響起,越來越近。我出于本能:“你快逃啊,他們會抓你的!”就因為這句話,我犯下了包庇犯人的罪,被拘留了9個月。
某年2月2日(陰)
今天,我總算又能見到天日了,我丈夫早在9個月前拘留那天已經(jīng)槍決。我沒有流淚,其實我們早已沒有感情,但為什么會說那一句讓自己被關(guān)9個月的話,我還沒弄明白。
某年2月4日(雨)
今天兒子哭著回家,頭發(fā)臉上都弄滿泥水,我心疼地撫摸著兒子?!皨寢?,為什么他們都說我是殺人犯的兒子,都向我扔?xùn)|西,都嘲笑我。媽媽,我再也不回學(xué)校了,嗚嗚……”
某年4月3日(小雨)
干了一個月之后,老板終于忍不住了,交給我500元,對我說:“對不起……”沒等他說完,我已經(jīng)轉(zhuǎn)身出去了。我知道他是看在舊交情的份上,才收留我一個月,也實在因為怕麻煩,我不能連累人家。
某年5月4日(雨)
現(xiàn)在兒子已被送到國外被人領(lǐng)養(yǎng),我在一個夜總會工作,還好沒人認識我,但我年老色衰。我憑在美容院的幾年工作經(jīng)驗,用了很少見的18招,為自己取得一席之地。
某年6月7日(雨)
今天,記者的恒心終于得到回報,他們找到了我,硬是要采訪。我又差點失去了工作,身份再次暴露。無奈,我只能留下一些文字,我想說,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度過下半生,請社會成全我,我也不再奢求能被眾人接納,我只希望,給我一條生路好嗎?
[評析]這是一篇有爭議的文章,不少人主張打48分,但最后得分是18分。為什么?我們從“等級評分標準”的幾個方面來看這篇文章。(1)中心突出。文章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因為我沒有覺悟,“出于本能”說了一句包庇殺人犯丈夫的話,從而過上了辛酸的生活。它從反面警示人們,做人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出于本能,要理智,要有高的人文素養(yǎng)。(2)內(nèi)容充實。應(yīng)該說,作者很會組織材料,很懂文章的詳略,“我丈夫早在9個月前”“已經(jīng)槍決”,簡潔的一句話,時間跨度大,交代多少繁復(fù)的過程,接著自己被關(guān),又寫了兒子受欺,繼而寫失去工作,最后寫到墮入夜總會,寫了多件事情,且都能很好地為中心服務(wù)。(3)感情真摯。作者以第一人稱的筆法,娓娓道來,仿佛水從泉眼自然噴出,甚至可以贏一掬讀者同情之淚。(4)結(jié)構(gòu)嚴謹。作者利用日記體的跳躍性的結(jié)構(gòu),環(huán)環(huán)相扣,雖不能說天衣無縫,作為日記,你也很難找出明顯的瑕疵。(5)語言流暢。通篇用的是白描手法,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但言簡意賅,簡潔明了,準確地表達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應(yīng)該說,基礎(chǔ)等級評分的幾個方面,文章都較好地做到了,只是在是否切合題意這一點上有爭議,因為文章沒有出現(xiàn)“人文素養(yǎng)與發(fā)展”這樣的字眼,使主題顯得含蓄而令人費思。
從我個人來說,上文應(yīng)得45分,因為主題含蓄未嘗不是好事,如老和尚挑了一擔(dān)水向著深山走去的畫,就被乾隆皇帝贊之為體現(xiàn)“深山藏古寺”這一主題的最佳作品,為什么我們的考生就不能寫這種含蓄的文章呢?唐詩中金昌緒的《閨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它的主題是反戰(zhàn)的,但文章中沒有顯露半個反戰(zhàn)的字眼,卻歷來被詩論家所贊頌,可謂是含蓄之祖,為什么我們的考生寫的文章非要直露不可?但評卷不是研討會,不是每篇文章都有時間自由爭論;再說,由于閱卷教師的敏感性不一,主題太含蓄有時也難免不被誤解;尤其是現(xiàn)行閱卷機制下,一篇考場作文留在閱卷老師眼底下的時間一般在一分鐘以內(nèi),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讓閱卷者作出作文沒有離題的判斷而給出恰當(dāng)?shù)姆謹?shù),非點明題意不可。所以,在寫作時,要時時想著題旨或話題,問一問“我這樣寫是在回答題旨或話題的問題嗎?我這樣寫閱卷老師會誤會嗎?”點題之筆,是考試作文必不可少的一道防火墻。
何謂“點題”?就是在文章關(guān)鍵處用一兩句話點明題意,不僅使中心更突出、鮮明,而且使結(jié)構(gòu)更緊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是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能有意識的通過點題,表現(xiàn)出清晰的思路,使文章與題旨扣得更緊密,中心也必然更鮮明突出。點題之功用甚巨,可操作并非繁難,只要有點題意識即可,現(xiàn)結(jié)合著點題的效用闡發(fā)點題之道。
首先,點題是獲取“保險”分的奠基石。
一是開篇切入點題。清人李漁《閑情偶寄》中言:“場中作文……開卷之初,當(dāng)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這里的“開卷之初”即開篇,這里的“奇句”,即點明“題旨”的語句,或鮮明地表明自己的觀點,或暢曉地點明文章的主旨。如2007廣東有考生寫《愛在家中傳》一文,就是在文首點明了“我有一個幸福的小家,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至于他們兩個之間的愛,直到那一次,我才幸福地發(fā)現(xiàn),原來愛在我家中默默地傳遞著?!遍_宗明義,點明“家”“愛”“傳遞”引出下文,為整篇文章定下基調(diào)。
二是結(jié)尾回扣點題。像議論文結(jié)尾處的歸納總結(jié)觀點或深化觀點,或解決問題,或提出希望等;記敘文結(jié)尾處的畫龍點睛的議論或抒情;散文結(jié)尾處含義含蓄深刻,言盡意猶未窮的語句等。如2006年河南高考佳作《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結(jié)尾:“人們都說,人生的追求不應(yīng)該是一樣的,要不然,每個人都會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應(yīng)有的豐富多彩。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們用奮斗去闖蕩,在人生的追求當(dāng)中,清醒地認識自我的價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這里,考生顯性地用體現(xiàn)題旨的文字,直接扣合題旨而收束全文。
上面闡述的兩種方法,其實并不用什么技巧,只需有點題意識,出現(xiàn)表明題旨的文字即可,是任何一個考生能做到的。這種點題,是一種明點,至少不會讓“讀者”產(chǎn)生本文離題或偏題的感覺,從而保證考生獲取相應(yīng)的保險分。
其次,點題是想獲取高分的考生的妙招。
一是行文中屢屢點題,讓閱卷者時時受到刺激,強化其對文章題旨凝聚力的深切感受而贏得對文章的好感。屢屢點題就是在文章中多處使用一個詞語或幾句類似的語句反復(fù)點明題旨,特別是記敘類、散文類、小說等體裁的作文,更需要處處點題。如2007全國卷《面對挫折》,有一考生開篇便點題“面對挫折,應(yīng)無所畏懼,愈挫愈勇。”中間、結(jié)尾又多次點題,直抒胸臆。在舉魯迅、司馬遷的例子時,這樣議論:“若不是司馬遷面對挫折愈挫愈勇,怎會有驚世的《史記》?若不是魯迅面對挫折愈挫愈勇,又怎會有《吶喊》《彷徨》?”結(jié)尾又寫道:不要害怕,面對挫折,愈挫愈勇,走向成功。通篇反復(fù)點題,深化主題,而且?guī)状吸c題,前后呼應(yīng),使全文結(jié)構(gòu)緊湊,渾然天成。
二是用相對而言比較隱晦一些的詞語予以點題,給閱卷者一點文學(xué)意味的享受,從而對文章大加青睞。因為通篇均用比較直白的點題方式,一定程度上會讓閱卷者疲勞,感覺文章一覽無余,少了點文學(xué)的品味。如2007福建題《季節(jié)》,有考生在作文中審視中日的歷史與現(xiàn)實,提出國家之間和平共處的殷殷期待,彰顯脫俗大氣。文章用“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日本也深受戰(zhàn)爭之害,只有面對歷史,相互尊重,兩國才會走上花繁香溢的春天,讓亞洲人民沐浴和煦春風(fēng)”等語句,揭示出文題的含義,說明考生是扣緊“季節(jié)”行文的。不過,采用暗中點題,最好是靠船插篙,讓閱卷老師看出來你是在暗點題旨,看到你的相應(yīng)話語就能想到題意,這比明點題旨更活、更巧、更有一種含蓄美,也就更具文采,否則,會弄巧成拙。
最后,點題是挽救離題作文的“救命草”。
在考場上,出于種種原因,常常會有作文寫到一大半才發(fā)現(xiàn)審題有誤文章偏離題意的情況,重新再寫顯然時間不允許,此時可以在點題上想辦法予以補救,可以在后半部分中急轉(zhuǎn)直下,多用能夠體現(xiàn)題旨的語句,如此,至少可以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憐憫之情、同情之心,而判定文章不離題、偏題,賦予考場作文一個基本切合題意的分值。比如2004年廣東高考作文有考生大半篇幅在寫“心靈的溝通”,沒有觸及語言,但結(jié)尾處卻如此點題:“溝通需要語言,更需要心靈,因為心靈的語言是世間最真最美的語言,有了它,我們才能真正架起溝通的橋梁,走進彼此的世界?!边@樣的點題之筆,就把心靈與語言扭結(jié)在一起,讓閱卷人看到了作者對語言與溝通關(guān)系的一種獨特的認識,雖有些牽強但不至于判為完全離題。
考場作文有考場作文的特殊性,只要考生在行文時注意點題,就不至于被閱卷老師判為離題,得分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證;本身不錯的文章,點題又可以使得分錦上添花。切記:點題——四兩撥千斤。
池國龍,浙江省上虞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有多年參加高考閱卷工作的經(jīng)驗,并參與組織歷年的中考語文閱卷工作,對考場作文有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