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關(guān)鍵詞〕阻抗;解釋;建議;心理咨詢
一、心理咨詢中的阻抗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一些來訪者不愿意涉及某一人物、事件、時間或地點等,因為這些“關(guān)節(jié)”在導致來訪者的痛苦,這時來訪者表現(xiàn)出的種種現(xiàn)象就是“阻抗”(resistance)。一般來訪者都會有程度不等的阻抗現(xiàn)象。假如阻抗不過于影響咨詢的進程,許多咨詢師會不予理睬。因為,有些阻抗在咨詢的進程中會自行消解,有些阻抗咨詢師往往要在咨詢的后期再來處理。但是,假如來訪者的阻抗比較嚴重,已經(jīng)明顯影響了心理咨詢的進程,那就需要咨詢師來及時加以處理了。
來訪者的阻抗表現(xiàn)為多種形式,譬如:言語少了,長時間停頓,訴說“想不起來了”,過分地斟酌用詞,故意掩飾信息,故意轉(zhuǎn)移話題,或者來訪者遲到,遺忘咨詢時間,甚至取消預約的咨詢。在咨詢心理學界,通常大家把來訪者對咨詢師發(fā)生的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s,來訪者把愛慕的感覺移到了咨詢師身上)和負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s,來訪者把怨恨的感覺移到了咨詢師身上)也都視為阻抗表現(xiàn)。
阻抗發(fā)生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它反映了來訪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假如咨詢師能夠化解,并幫助來訪者分析阻抗,就有可能使來訪者發(fā)生改變。
一般心理咨詢師會按如下的程序處理阻抗:
1.努力同感來訪者,積極建立咨訪關(guān)系。良好的咨訪關(guān)系有助于消除來訪者對咨詢師的戒備和不安,增進來訪者對心理咨詢師和心理咨詢過程的信任,這對盡可能降低來訪者的阻抗心理非常重要。
2.評估阻抗。假如阻抗不影響咨詢進程,暫時忽略它;假如阻抗明顯影響咨詢進程,著手處理阻抗。
3.處理阻抗。一種方法是咨詢師不提及來訪者在“阻抗”,而是具體“面質(zhì)”阻抗表現(xiàn),以引導來訪者作進一步的自我分析與自我認識。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直接指出來訪者對心理咨詢存在“阻抗”態(tài)度,幫助來訪者調(diào)整一下對心理咨詢或心理咨詢師的認識。通常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采取第一種方法比較多。
4.記錄阻抗。心理咨詢后,咨詢師需要做一些記錄。一般會把來訪者在什么時候、什么問題上特別容易阻抗記錄下來,以便在以后的咨詢中注意。另外,這樣的記錄也便于咨詢師在整個咨詢過程的后期適當?shù)靥幚硪幌聛碓L者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阻抗現(xiàn)象,幫助來訪者看清自身的一些人格特點,使其明確那些特點導致了曾經(jīng)有過的“阻抗”,那些特點對來訪者的正常生活是不合適的。
下面我們來看兩則實例。注意咨詢師是怎樣面質(zhì)(confrontation)來訪者具體的阻抗表現(xiàn)的。
實例一:來訪者在有關(guān)的問題上多次故意扯開話題。
來訪者表現(xiàn):來訪者在一次咨詢中多次簡短地提到了一個朋友所干出的傷害他的行為,但每每到此馬上又講一些瑣碎的小事把話題扯開。
咨詢師:我有些困惑。我注意到你已經(jīng)幾次提到你朋友的行為傷害了你,但只要一提及,你自己又馬上用講個笑話之類的方法,把話題轉(zhuǎn)開了。
注釋:咨詢師用“我有些困惑”起頭,跟著用很具體的描述來表達自己的觀察,其間沒有任何咨詢師的主觀解釋。這種方法不給當事人施加壓力,就像承當起一面“鏡子”,讓來訪者自己看清自己,思考自己。這種方法比較容易進一步啟動來訪者探究自己的自覺。
實例二:來訪者一涉及具體行動就多次退卻。
來訪者表現(xiàn):來訪者在一次咨詢中埋怨自己所身處的環(huán)境,并聲稱自己要干些什么來改變這一切,然后又一次次找些借口來解釋自己為什么沒有去做。
咨詢師:我一直在仔細聽著。你目前的處境中是有著一些困難,你也一直有愿望想要克服它,這都很好。我現(xiàn)在想知道,你有沒有什么具體的步驟和方法來克服它?
注釋:這個面質(zhì)用“我一直在仔細聽著”,表示關(guān)注。用“這都很好”,表示一個支持、一個結(jié)論、一個段落,暗示下面應(yīng)該轉(zhuǎn)移聚焦了,即應(yīng)聚焦在具體怎么行動上了。這個面質(zhì)很具體,沒有責備,這有助于激發(fā)來訪者去面對自己僅有愿望和決心而沒有具體行動背后的消極被動的人生態(tài)度。
二、心理咨詢中的“解釋”
解釋,是所有的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和技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解釋是要將一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潛意識意義加以揭示。具體地說,解釋是要引導來訪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想法、行為、情感和意愿的過程。解釋的目的是要使來訪者從導致其現(xiàn)今問題的原有的不那么健康的思維模式中越離出來。從心理治療的觀點看解釋,就是通過解釋要來訪者去面對治療所必須的一些新的視角和新的理解,這些往往是來訪者原來想要排開的,或者是僅僅意識到了一部分,或者是完全沒有意識到的“特殊東西”。
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常常會遇見一些來訪者略帶幾分痛苦地問咨詢師:“老師,我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的?”因此解釋要讓來訪者有一種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的感覺。解釋要讓來訪者接受,要讓來訪者幾乎是突然之間對自己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大學男生,一直很勤奮,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最近他特別焦慮,經(jīng)常學習到深更半夜,但是效果似乎不是很好,而且睡眠質(zhì)量越來越差,時不時會胃病發(fā)作,人的精神狀態(tài)也明顯下降。他做了好幾次心理咨詢,沒有多少改善。咨詢師常常引導他全面接納自己,不但要接納自己的優(yōu)勢,還要接納自己的局限,這樣才能做一個健康的人。其實這些道理他全部知道,但他就是無法放下強迫性的人格特征,就是不容許自己失敗,就是必須做第一流。
后來這個男生遇到了一位資深心理咨詢師。這位咨詢師在仔仔細細和男生做了交談之后,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對該男生做了一次“解釋”。原來在初中的時候,這位男生喜歡上了一個女生,忍不住給女生寫了封求愛信,而那個女生居然把那封求愛信到處傳播。這個男生比較自尊,也比較敏感,這個事件對他是一次非常強烈的刺激。從此,他就壓抑自己對女生的注意,發(fā)奮讀書,轉(zhuǎn)移自己的所有精力。在這個社會,用功讀書,成績優(yōu)秀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贊賞,這又讓他獲得了滿足,強化了他的勤奮。漸漸地他忘掉了自己是怎樣變得如此勤奮的,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格狀態(tài),就是不容許自己不優(yōu)秀。
咨詢師用緩緩的、平和的語調(diào)為男生做了“解釋”,分析了男生表面現(xiàn)象底下的潛意識含義。這位男生開始聽了還表現(xiàn)出一絲困擾,漸漸地他垂下了眼簾,慢慢地在眼眶里浮起了淚水。他承認了,他接受了,他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這是一個人要真正發(fā)生改變的重要基礎(chǔ)。
一個咨詢師要做好“解釋”是比較不容易的,它需要依據(jù)兩方面的積累:一方面是咨詢師對咨詢心理學理論以及相關(guān)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理論的掌握與理解;另外一方面則是咨詢師自身的生活閱歷。所以,做一個心理咨詢師,自己能否擁有積極的人生觀,能否擁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尤其是與人交往、助人的經(jīng)歷,都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三、心理咨詢中的“建議”
建議的英文詞是suggestion,這個詞含有暗示的意思。心理咨詢的“建議”不是咨詢師給來訪者什么建議,而是咨詢師陪伴來訪者由來訪者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建議的過程。
那么,咨詢師如何陪伴來訪者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呢?主要可以有三個途徑:
1.從來訪者自身的經(jīng)歷中找
來訪者是否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來訪者采用了哪些應(yīng)對的方法,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在來訪者的人際關(guān)系中有沒有可以借鑒的信息等。
2.從咨詢師自我袒露中找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會適當?shù)刈鲆恍┳晕姨宦丁?000年以后,世界心理咨詢與治療界對咨詢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就越來越強調(diào)心理咨詢的過程也是咨詢師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帶動來訪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也會適當?shù)靥宦兑恍┳约涸?jīng)有過的困擾和解決過程,以幫助來訪者尋得一些啟發(fā)。
3.從他人的經(jīng)驗中找
有的時候,咨詢師也會簡要地提一下,通常人們遇到此類問題,會采用那些應(yīng)對方法。咨詢師沒有要求來訪者也要使用其中的哪些方法,其實,咨詢師往往也不知道究竟那種方法最合適面前的這位來訪者。咨詢師是根據(jù)一般規(guī)律介紹一些方法,供來訪者思考,說不定其中某種方法對這位來訪者有用,也可能某種方法會使來訪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想出更加合適自己的具體方法。
在討論來訪者用何種方法解決自己的困擾的時候,不管采取何種途徑或方法,咨詢師的立場不是居高臨下地指導或給予,不是說“我給你一個建議”,或者說“我認為你可以采用這個方法”,而是用一種陪伴的心態(tài),站在來訪者的角度,這時咨詢師說的往往是:“我們來看看,哪些方法對解決這些困擾比較合適呢?”
曾經(jīng)有專業(yè)人員認為,假如你以“心理咨詢”的名義與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相對,那么你發(fā)揮的作用就沒有中性的了。你或者是幫助了對方,或者會危害了對方。咨詢心理學界用這樣的表述,來強調(diào)心理咨詢專業(yè)性的重要。但是,對心理咨詢基本技術(shù)的掌握不是讀書讀出來的。知識的學習只是基礎(chǔ),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練習、體會,形成自己的感悟,才能培養(yǎng)起屬于自己的心理咨詢風格。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心理系。電郵:zhangzgj@online.sh.cn)
編輯/舒 娟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