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佶征
摘要《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給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體制與模式以強大的沖擊,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首先從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大學生人格缺失等方面論述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隨后,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新型教學法的運用與加強人格培養(yǎng)三個方面,論述了解決問題的相關改革措施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存在的問題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
本世紀以來,面對舊有的英語教學模式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不足和弊端,全國上下掀起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浪潮。通過改革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優(yōu)化考試評估體系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本文將從教學人員的視角,來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 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1.1 教學模式改革“淺嘗輒止”,新型教學方法“蜻蜓點水”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表示要改革教學模式,將現(xiàn)有教學模式改為“計算機+課堂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使得許多新型的教學方法,如任務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運用E-learning教學、M-learning(移動學習)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現(xiàn)階段許多高校制定了適合自己學校的教學改革方案,許多在校教師對 “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做了一定的探討,但是由于受長久以來的教學模式的影響,認為此種教學模式就是“板書+PPT演示+課堂講解”的教學人員不占少數(shù)?,F(xiàn)階段,大學課堂由于學生眾多、教學設施與教學人員相對缺乏的,導致上百人“集體聽課”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因為不少教師具有的“僧多粥少,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而且要兼顧公平”的意識,導致“你講我聽”的現(xiàn)象長期存在。所以,許多學生把上課當“例行公事”,大學老師將課堂當“點名場”、“演講場”。雖然許多學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園局域網(wǎng),一些多媒體網(wǎng)絡學習室也相繼出現(xiàn),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不匹配、學生學習興趣提不起來等原因,網(wǎng)絡教學往往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
1.2 “以學生為中心”與“以教師為中心”之間“難分伯仲”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實現(xiàn)從以教師為中心轉(zhuǎn)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注重教與學的互動。新的教學模式應當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為支撐,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shù),使得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主動學習的方向發(fā)展。而實際的情況往往是:不少學校仍以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課程考核及格率來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效果的指揮棒。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英語教師雖然知道應當以學生為中心來做到教與學的互動,但是由于要考慮到自己的“發(fā)展前景”以及“經(jīng)濟利益”,他們又將學生帶到了另一個應試教育的世界,又回到了“以教師為中心”。雖然改革后的四、六級考試是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一個途徑,但是,其他更為貼近實際生活的語言實踐活動,更應作為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方式加以提倡。只有均衡的運用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大學英語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
2 相關改革措施
2.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夯實師資基礎
由于大學英語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越來越重,教師在完成本身賦予的教學任務的同時,幾乎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深造,學校的管理部門也無法騰出一些有潛力的年輕教師去“充電”;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師學歷結(jié)構(gòu)與教學任務要求嚴重失調(diào)。教育部要求重點大學的青年英語教師應在3-5年內(nèi)全部擁有碩士學位,一般高校也應盡快達到這一要求。為達到這一要求,學校的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在引進“新鮮血液”——高學歷英語教師的同時,給已有的大學英語教師“補鈣”——給一些具有發(fā)展前景,課程任務又不是很緊的教師去深造學習的機會。在資金與制度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同時應當建設大學英語教師在崗輪訓制度。教師也要自覺成為學習型教師,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同步發(fā)展,加強終身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2.2 加強新型教學法的運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長久性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專門設計了“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教師應當主動運用“情景教學法”、“任務型教學”、M-Learning、層次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可以綜合應用,并且應當與計算機與網(wǎng)絡技術(shù)相融合?!叭蝿招徒虒W”的三環(huán)節(jié)為:前期任務(Pre-task)、任務循環(huán)(Task-cycle)、語言要點(Language focus)。Pre-task是教師向?qū)W生介紹主題和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qū)動下學習語言和訓練技能。Task-cycle是實施任務型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學生為完成交際任務而盡其所能運用已學的語言知識。任務循環(huán)由任務(task),計劃(plan)和匯報(report)三部分組成。語言要點階段包括分析和練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新知識點、突出主題進行遷移操練?!扒榫敖虒W”則是給授課的內(nèi)容一個虛擬的情景,讓學生在里面扮演一定的角色,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表演、提高聽說能力。以“任務型教學+情景教學+ M-Learning”綜合應用為例,課堂中心內(nèi)容為“Earth—The Environment to All of Us”。給學生這樣一個教學主題后,首先在Pre-task階段,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上或者圖書館去查閱地球環(huán)境的概念、最近幾年氣候的變化、環(huán)境資源的破壞的情況、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情況、著名科學家的一些論斷等。在Task-cycle階段,讓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例如一個小組模擬氣候大會的參會國家代表,確定草案,發(fā)表言論;讓一個小組模擬國家的環(huán)??偩值墓賳T,和各省市的負責人討論環(huán)保措施;讓他們展開相應話題,給他們以情景,讓他們?nèi)マq論、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語言要點階段可以對每個小組展開活動的情況進行效果評估,并最后做總結(jié)。
3 結(jié)束語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而教師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教學模式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提高是這項工程中的一個方面。教育部門、學校行管部門的改革措施的制定、學生自身素質(zhì)與興趣的提高也是重要的方面。總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還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錢平.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的教師角色研究[J].科技信息,2008(36).
[2]許建華.淺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幾個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09(11).
[3]謝秀娟.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探討[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1).
[4]張衛(wèi)華.大學英語教師職業(yè)倦怠特殊性的成因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2009(10).
[5] 李江.大學英語教學的體驗式視角[J].外國語文,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