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福 張越男 楚永濤
摘要 與文科類院校相比,理工類院校研究生與導師關系更要緊密。因此,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好導師負責制作用,對于研究生培養(yǎng)乃至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現(xiàn)實教育實踐中,導師負責制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對此,從導師負責制淵源與特點、導師負責制存在問題、如何使導師負責制發(fā)揮積極作用等方面進行相關分析。
關鍵詞 導師負責制;研究生培養(yǎng);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09)33-0025-02
Discussion on Effect and Issue of 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Su Jianfu, Zhang Yuenan, Chu Yongtao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liberal arts colleg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instructor at polytechnic colleges is much more closely. Therefore, how to play a role of 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of a very important meaning for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as well as growth, but in reality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role of 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didnt play very well.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has done a correlation analysis from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as well as how to make the 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areas.
Key words supervis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postgraduate education; professor-graduate relationship
Authors address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
“導師負責制”是強化導師責任意識、育人成才意識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不少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往往稱呼其導師為“老板”。對研究生而言,導師不僅僅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的“傳道授業(yè)與解惑者”,而且?guī)熒g還帶有經濟關聯(lián)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因而,現(xiàn)在的師生關系較之以往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又增加了更為復雜的經濟關系。
師生間的這種經濟關聯(lián)很難簡單地用對或錯來回答。相較以前,這是新事物,其影響還需時間評判;相較國外,這是較通行的做法,也是學習西方教育發(fā)達國家的結果。但是,在與國際接軌、學習西方的同時,往往忽視中國國情,往往忽視西方教育體制水土不服的一面,更是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束之高閣、置之不理。
在教育意義上,教師作為長者,作為深受社會尊敬的職業(yè),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應該僅僅成為研究生經濟上的紐帶,更應該回歸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對教師的定位:傳道授業(yè)與解惑者,即導師更應該主動發(fā)揮作用,不僅要關心研究生科研與學習,更要關心研究生培養(yǎng)全過程,關心研究生身心健康成長,切實履行導師的職責。
1 導師負責制由來及內涵
所謂“導師負責制”,源于英國牛津大學的“導師制”。牛津大學保持幾百年長盛不衰的秘訣就是始終堅持“導師制”下的教學與育人方式。1400年,牛津大學的溫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在新學院首次實行導師制時,導師便被賦予充當“學生在道德和經濟方面的保護人”的職能[1]。牛津大學的導師制概括起來具有以下特點:“以關注和鼓勵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核心、以導師和學生雙方的合作互動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目的。”[2]以牛津大學導師制為例,導師不僅是指導學生所選科目的學者,還要負責指導學生的品行。
我國導師制實行較晚。20世紀30年代,我國曾嘗試實行導師制,但因連年戰(zhàn)亂,難以貫徹實施。193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的《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綱要》被束之高閣。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最近幾十年,我國高等教育在研究生培養(yǎng)層面基本上都實行某種程度上的導師負責制。
2 導師負責制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
導師負責制的實施對研究生培養(yǎng)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導和幫助研究生進一步明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有利于培養(yǎng)研究生腳踏實地、樂于奉獻的工作態(tài)度;有利于培養(yǎng)研究生嚴謹自律的治學態(tài)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fā)揚優(yōu)良的學術風氣和學術道德。實行導師負責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可否認,導師負責制自實行以來也暴露出不少弊病,值得深思。
1)現(xiàn)實生活中,部分導師往往忙于科研等個人事務而對教書、育人敷衍了事,不僅沒有發(fā)揮應盡職責,反而對研究生學習、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有些導師沒有足夠精力指導研究生;有些導師往往只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科研,而沒有其余時間與精力關心研究生的生活與成長;再加上好多研究生本身缺乏主動性,總是刻意回避或者羞于與導師進行坦誠交流,最終造成師生間很難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朋友關系。
2)導師負責制帶來的經濟關聯(lián)又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增添了幾分物質色彩。許多培養(yǎng)中的難題可以用金錢衡量,見到研究生論文抄襲也不加以制止,或降低對研究生培養(yǎng)要求等,均不利于形成嚴謹學風,不利于研究生健康成長。
3)單純實行導師負責制而無相關配套政策支持,容易造成指導研究生兩極化。對于名氣大、科研經費充裕的導師而言,往往每年都能夠指導幾名甚至十幾名研究生,而一般導師有時卻沒有學生可以指導。這不利于研究生培養(yǎng),也不利于導師間和諧關系的培育。
雖然有以上弊端,但是導師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應發(fā)揮更大、更為積極的作用。在中國,研究生現(xiàn)行管理體制主要有3種管理模式:1)專門設立研究生處、部、院集中管理模式,如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南開大學研究生院、天津大學研究生院等;2)專門設立研究生處統(tǒng)籌管理、各二級學院一線管理模式,天津科技大學研究生管理模式即屬為此類;3)劃歸各二級學院分別管理模式,沒有設立研究生處、部、院的院校多采用此種管理模式。
但是,在以上任何一種管理模式下,導師在研究生培養(yǎng)全過程中能夠發(fā)揮作用的范圍有限。有些導師反映,除了科研以及學習情況,自己無法了解其他管理方面的內容,更無法參與其中;“教師在課堂之外的其他工作不易量化,通常沒有列入教師考核、評優(yōu)的指標中,影響教師加強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些導師更是借此對除學生科研等少數(shù)方面之外的問題不聞不問,甚至出現(xiàn)問題時推諉、敷衍。
3 更好發(fā)揮導師負責制的幾點舉措
發(fā)揮好導師負責制積極作用不是幾句話、幾個文件所能解決的重大課題,必須統(tǒng)籌管理、科學規(guī)劃,切實理順學校內部部門間、部門與導師間、導師之間的關系,明確權責,在逐步聯(lián)動過程中逐漸完善。為使導師負責制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積極作用能夠確確實實落在實處,還需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嚴把導師準入關,建立能上能下的導師準入與退出機制。溫家寶總理在相關講話中給教師提出3點希望:一要志存高遠,愛國敬業(yè);二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三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導師資格遴選應以這3點希望為基本要求,并結合導師實際予以具體化,最終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導師隊伍。
2)學校及研究生主管部門應該通過完善相關規(guī)章、制度建設,保證導師在管理研究生問題上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明確導師的責任、權利與利益,充分發(fā)揮導師在研究生招生報考、錄取把關、培養(yǎng)指導、資助和推薦就業(yè)等方面的作用。
研究生管理部門與導師間建立定期懇談機制,做到聯(lián)動及時、有效。比如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修訂問題,導師作為行業(yè)內專家,對行業(yè)發(fā)展動向往往更為敏銳,可以與研究生主管部門主動溝通,及時修訂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再比如研究生思想問題,研究生與導師接觸較多,可以及時了解研究生在學習以及思想方面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可以通過定期懇談機制,及時消除各種可能發(fā)生的問題。
3)積極調動導師參與研究生培養(yǎng)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建立健全相關獎勵、激勵機制,如在科研課題申報、外出研修、實驗室軟硬件支持上,給予一定傾斜;對于導師主動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指導方式、提高指導水平的,給予各方面支持;增強導師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鼓勵導師創(chuàng)新研究生培養(yǎng)管理工作,對于取得突出成績的給予獎勵。要充分發(fā)揮導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導師的責任心,不斷擴充專業(yè)知識。
4)發(fā)揮導師負責制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導師的監(jiān)督,避免導師權力過大。以學校為單位,由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建立導師專門評價體系。認真開展學生評教活動,賦予研究生等主體客觀、自由地評價導師的權利與機會。來自外部的客觀評價,能夠促進導師發(fā)現(xiàn)自身長處,正視自身不足,從而更有效地參與研究生培養(yǎng)。導師網絡評價不只是監(jiān)督、制約手段,更應該成為促進導師盡職盡責、促進構筑師生和諧關系的引發(fā)器。
總之,積極發(fā)揮導師負責制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積極作用,不是指僅僅依靠導師來完成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相關職責部門及人員的作用不可忽視,研究生本身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各個高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及早展開相關研究,建立與校情相適應的導師負責制。研究生能否成器,能否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棟梁之才,很大程度上靠導師的辛勤努力。導師負責制的認真踐行,對于作為靈魂工程師的導師而言是應盡職責,但對每位研究生而言卻有可能成為其人生歷程中最難忘的美好回憶之一。
參考文獻
[1]黃福濤.外國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9
[2]凡奇.牛津大學的導師制對我國高校教學方式改革的啟示[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