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文
【摘要】RFID系統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即RFID標簽,天線,RFID讀取器,編程器,PML服務器和主控機。中國的物流行業(yè)要全部實現使用RFID技術支持的庫存管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完成統一標準等工作。在很長的時間內,也許會存在EPC編碼和一維編碼共同存在的現象,這也是降低系統費用的一種實用方式。
【關鍵詞】RFID系統;物流;庫存管理
1.RFID系統工作原理
RFID系統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即RFID標簽,天線,RFID讀取器,編程器,PML服務器和主控機。RFID標簽存有能夠唯一表示物品的EPC編碼,通過物品的EPC編碼可以查找存于PML服務器中關于物品的全部信息數據。RFID讀取器通過天線發(fā)射一定頻率的射頻查詢信號,當RFID標簽進入發(fā)射天線區(qū)域時獲得能量被激活并自動將自身EPC編碼以及防止錯誤的附加碼等信息通過卡內置發(fā)送天線發(fā)送至RFID讀取器,讀取器通過無線網絡將EPC編碼等信息通過主控機發(fā)送至PML服務器,服務器按照物品EPC編碼查找相關信息并將結果返回主控機。主控機通過事件分析過濾器過濾相關信息。
2.庫存管理系統模塊劃分
現代物流中心庫存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模塊可以分為如圖所示三個部分:基礎服務管理、倉庫運作管理和庫存信息管理。
圖1 倉庫管理系統模塊劃分
2.1基礎服務管理模塊
基礎服務管理模塊負責原始數據的錄入,實時數據的更新,建立包含使供應鏈正常運行所需全部數據的數據庫。用戶通過不同權限查看其權限內的各種數據信息。包括基本數據管理和EPCIS事件管理子模塊。
基本數據管理子模塊包括倉庫系統設置、倉庫基本信息、庫位基本信息、立體貨架信息、貨品基本信息、客戶信息管理、供應商信息管理、設備信息管理以及用戶權限設置和管理。倉庫系統設置主要負責庫位選擇、出/入庫規(guī)則和貨位管理原則、盤點原則、安全庫存原則的設計和管理,倉庫代碼、庫位代碼、貨架區(qū)代碼等編碼方案的設計和管理,物流中心運行所需表單的設計和管理。倉庫和庫位基本信息分別記錄倉庫和庫位的編碼、名稱、位置、性質、總容量、總面積、狀態(tài)等,庫位基本信息還應包括倉庫編碼、區(qū)域編碼、管道編碼、貨架編碼、層級編碼、行編碼等數據。物品基本信息包括物品的EPC編碼、貨品名稱、生產廠商、生產日期、生產地點、單價、體積、重量、存放時間、有效期、貨品描述、庫位編碼等。立體貨架信息包括貨架編碼、貨架所在區(qū)域編碼、性質、容量等。設備信息包括設備編碼、名稱、類別、載重量、狀態(tài)等。
EPCIS事件管理主要負責EPCIS事件的獲取與查詢即主控機與PML服務器的通信,事件收集至PML服務器,使用事件過濾器過濾冗余信息,并接收PML服務器返回的事件查詢結果。
2.2倉庫運作管理模塊
倉庫運作管理模塊主要包括進貨入庫管理、倉儲盤點管理、揀貨出庫管理、設備狀態(tài)管理四個子模塊?,F代物流中心的倉庫運作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負責合理安排出入庫作業(yè),合理安排設備。因此,進出庫管理、倉儲盤點管理是倉庫運作管理的主要內容,設備狀態(tài)管理輔助其主要功能更順暢進行。
2.2.1倉庫出/入庫管理子模塊
出/入庫管理模塊依據出入庫管理規(guī)則,進行庫位的選擇,入庫時間、出庫時間、出庫貨物的選擇排序,叉車、堆垛機、分揀機的合理調度,對物流中心庫存管理進行實時管理,是物流系統滿足實時性要求的關鍵。合理及時可靠的數據信息是實現合理調度的必要條件。倉庫出/入庫模塊包括系統出/入庫管理規(guī)則的實施以及單據的管理。
貨品申請入庫時,主控機接收到發(fā)貨清單,根據入庫規(guī)則選擇卸貨驗貨時間、地點,當貨物經過檢驗并綁定RFID標簽后到達立體倉庫的入庫前臺時,RFID讀取器讀取貨品信息,向主控機提出入庫申請。主控機根據預先分配的貨位并結合當前貨位情況及即將到庫貨物情況,依據貨位管理原則為該物品尋找合適的空貨位,同時形成物品庫存表。主控機更新倉庫記錄,添加入庫記錄。物品入庫后生成確認入庫單據,向供應商確認收貨。數據流程如圖。
貨品準備出庫時,主控機首先接收到銷售部門的出庫申請單,出庫申請單包括物料品種、型號、數量、以及供料時限的要求,接到申請后,主控機結合當前庫存情況查詢到所需物料的貨位,根據貨位管理原則確定出庫的貨位號,并立即形成出庫任務(出料庫位編號、供貨最低時限、出庫臺號等),生成揀貨單,開始揀貨作業(yè)。揀貨作業(yè)完成后,物品在等待出庫通道等待檢驗核對,檢驗核對無誤后,主控機生成物品出庫清單,并通知客戶發(fā)貨,生成發(fā)貨清單,更新倉庫信息,添加出庫記錄。
2.2.2倉儲盤點管理子模塊
RFID技術的使用使現代物流中心在出入庫作業(yè)中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賬面數量與實際數量的差異降到最低程度,但不排除因RFID標簽損壞或讀取器周圍無線信號干擾等原因造成讀取器漏讀、誤讀。同時,盤點可以查找出倉庫中因為存放過久而導致物品質量受到影響,難以滿足客戶要求的物品。由于RFID技術的使用使原本繁瑣且需要大量人工作業(yè)的盤點工作變得簡單。主控機根據盤點原則選擇盤點時間并生成盤點清單。盤點開始時,主控機通過帶有RFID讀取器的堆垛機傳回的數據準確找到缺失或RFID標簽損壞的物品數量、位置等信息并進行詳細記錄,通知有關部門。
2.2.3設備狀態(tài)管理子模塊
現代物流中心的每輛貨車、叉車、堆垛機配有唯一EPC編碼,主控機通過編碼查詢其性質、狀態(tài)。對其進行實時監(jiān)管,主控機通過GPS實時定位設備狀態(tài),以便更好的規(guī)劃倉庫運作及相關責任人的管理。
2.3庫存信息管理模塊
現代庫存管理注重從供應鏈角度出發(fā)來進行庫存信息的管理,即庫存信息系統與企業(yè)的內部部門(采購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相關聯。另外還應注意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客戶的信息共享,降低因長鞭效應導致的對供應鏈的損害。
庫存信息管理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對供應商、客戶的共享信息進行數據分析的具有存貨管理功能的模塊,具體功能包括對貨品需求分析預測、安全庫存警報。庫存統計分析子模塊通過銷售部門下達的銷售清單,檢查現有存貨水平,如果存量低于預訂標準,則發(fā)出安全庫存警報,生成補貨清單,將補貨清單發(fā)送給采購部門進行采購。
3.庫存管理系統主要數據
庫存管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將生成大量數據和表單,主要表單及其包括的數據有:
(1)收貨清單:收貨單編碼、供應商編碼、產品編碼、數量單位、數量、日期
(2)貨品入庫單:入庫單編碼、商品編碼、訂單編碼、數量、數量單位、體積、入庫日期
(3)庫位表:庫位編碼、庫位名稱、庫位性質、總容量、總面積、庫位狀態(tài)、倉庫編碼、區(qū)域編碼、管道編碼、貨架編碼、層級編碼、行編碼
(4)物品庫存表:產品編碼、庫位編碼、入庫時間、數量單位、庫存數量、計價單位、單價、狀態(tài)、存放時間、有效時間
(5)盤點清單:產品編碼、庫存類別、庫位編碼、賬面結存、實際結存、盤點設備編碼
(6)揀貨單:揀貨單編碼、訂單編碼、庫位編碼、揀選數量
(7)物品出庫單:出庫單編碼、訂單編碼、產品編碼、數量單位、出庫數量、出庫日期
4.總結
RFID技術的發(fā)明至今已有相當長時間,但其商用價值才剛剛開始顯現,不少歐美國家供應鏈已經開始使用這項技術。中國的物流行業(yè)要全部實現使用RFID技術支持的庫存管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完成統一標準等工作。在很長的時間內,也許會存在EPC編碼和一維編碼共同存在的現象,這也是降低系統費用的一種實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