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慧
摘要:歌劇《弄臣》是意大利歌劇家威爾第的成名作,正是由于這部作品,確立了威爾第歌劇改革家的地位。歌劇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唱段,尤其幾首重唱唱段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借對歌劇《弄臣》中兩首代表性重唱唱段在旋律手法和形象塑造兩個方面的分析,對威爾第歌劇重唱的音樂特征和表現(xiàn)形式進行研究和探析。
關鍵詞:《弄臣》;重唱唱段;音樂特征;表現(xiàn)形式
一、歌劇《弄臣》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故事梗概
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三幕歌劇《弄臣》寫于1851年,劇本由雨果的話劇《逍遙王》改編。當時意大利的一位警察十分想聽到這部新作,建議威爾第將作品作一些無損于歌劇整體價值的改動。40天后威爾第帶回全部總譜,這部歌劇也因此在1851年3月首演于威尼斯。故事梗概:16世紀意大利曼圖阿公爵縱情聲色,駝背弄臣為虎作倀,群臣恨之入骨。弄臣有一個漂亮而善良的女兒,被公爵勾引,弄臣極力阻止,雇人刺殺公爵,但卻將其女刺死。
二、歌劇《弄臣》中重唱唱段的音樂分析
一般說來,戲劇沖突總是圍繞著男女主人公的命運而展開,因此,他們之間以及和劇中其他人物之間關系的二、三、四重唱就比較常見。歌劇《弄臣》中有很多著名的重唱唱段,如第一幕中弄臣與女兒吉爾達的男女二重唱,唱出了父女在短暫的相見之后又不得不分開的復雜的感情;有如第三幕中那首經(jīng)典的四重唱,將其富有戲劇性和抒情性的感情沖突送至高潮。
1、 二重唱《女人!請照顧這朵純潔的花》的音樂分析
(1)旋律手法:重唱的前半部分中,主旋律是男低音聲部,采用八分音符連續(xù)進行,以女高音聲部的跳音作為點綴。旋律舒緩輕柔,尤其是男低音聲部,拉長的聲音線條,將他對女兒不舍與擔心的復雜心情詮釋地淋漓盡致。兩個聲部平穩(wěn)地在降E大調(diào)上縱橫交錯,互相修飾。節(jié)奏無太大變化,整首重唱結束在緊張激烈的音樂中,為后面歌劇情節(jié)的進一步發(fā)展作了鋪墊。
(2)形象塑造:此時的利哥萊托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對女兒的愛勝過一切,和他在宮廷里虛假、惡毒的樣子判若兩人。而吉爾達則是懷著對公爵單純的愛不惜在父親面前撒謊,作曲家恰到好處地將這一對矛盾體運用到重唱這種形式中,因為只有重唱這種體裁才能把父女二人不同的心理和情感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表現(xiàn)出來。
2、四重唱《自從那天見到你》的音樂分析
(1) 旋律手法:最后一幕公爵和瑪達琳娜首先登場,公爵向瑪達琳娜唱出多情的求愛曲調(diào),作曲家將公爵的演唱進入作為四重唱的引子,采用大三和弦分解的上下行旋律手法,4/4拍的節(jié)奏平穩(wěn)而富有“伎倆”。緊接著瑪達琳娜嘲笑他的謊言,她的唱段音頻極快,十六分音符跳躍進行,表現(xiàn)出一副不屑的樣子。這時吉爾達唱出悲傷的曲調(diào),主要是用來映襯公爵。而弄臣同時以低沉的曲調(diào)安慰受傷的女兒,旋律以十六分低音持續(xù)跳躍為主。
(2)形象塑造:首先公爵這個角色始終都是音樂的主體,表面上他以高亢的音調(diào)贊頌愛情,可實際卻是內(nèi)心狂躁不安,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吉爾達則是悲痛中帶著渴望,氣憤中帶著幻想,她的感情總是處在夾縫中。利哥萊托在安慰女兒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公爵的仇恨和憎惡。而瑪達琳娜這個人物給我們的感覺似乎一直是不屑的,但是最后卻也無法逃脫公爵的“魔掌”,慢慢地陷入了對公爵的愛情之中。
三、歌劇《弄臣》中重唱的音樂特征及表現(xiàn)形式
重唱一旦用于歌劇,原先抽象的單個人聲即為特定的劇中人物所取代。這種看來似乎不太引人注目的改變,卻使重唱諸聲部的交織不但受多聲部音樂規(guī)律的制約,而且還不得不被戲劇發(fā)展的軌道和人物性格的邏輯所限定。①而歌劇《弄臣》中的每首重唱唱段都有著它獨特的藝術特征和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這值得我們?nèi)ネ诰蚝脱芯俊?/p>
1、歌劇《弄臣》中重唱的音樂特征
1857年,法國作家雨果在觀看了此劇之后,對劇中那首經(jīng)典的四重唱說到:“如果我也能在我的戲劇中讓四個人物像歌劇那樣地同時說話,而又使觀眾懂得人物的臺詞和情感,我就能獲得同樣的效果?!睆倪@幾句話中不難發(fā)現(xiàn),雨果對劇中的重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他也以極其敏銳的審美體驗抓住了歌劇重唱的本質(zhì)和特征。
歌劇《弄臣》中重唱唱段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表現(xiàn)整個戲劇情節(jié)和矛盾沖突的一個有力的手段,在描寫人物心理、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第一幕中吉爾達與父親利哥萊托的二重唱,作曲家首先抓住“分別”這個場景,給重唱渲染了一種父女難舍難分的色調(diào)。又如公爵與吉爾達在教堂相遇的一幕中兩人演唱的那首二重唱,作曲家圍繞“愛情”這個主題,將二人不同的心理進行碰撞。毫無疑問,純潔善良的吉爾達對公爵的感情炙熱而又樸實,她甘愿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公爵,可是公爵卻是在玩弄吉爾達的感情,以花言巧語來獲取她那顆純真的心。這些不同的人物性格、心理描寫都是通過重唱這種形式在舞臺上同時得以展現(xiàn),逐漸把故事情節(jié)升華,更加強有力地將戲劇的包袱呈現(xiàn)給觀眾。這就是重唱區(qū)別于獨唱、對唱、合唱及其他一些聲樂體裁的一個重要方面。
此外,歌劇重唱追求和諧美,同時也追求對比美?!杜肌分兴械闹爻糠侄贾v究對比與和諧的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以上面提到的二部重唱為例,其融洽的和諧美正是通過兩個聲部(吉爾達與利哥萊托、公爵與吉爾達)不同意義上的對比才得以實現(xiàn)的。各個聲部的交織,再加上樂隊的伴奏,構成一個復雜、嚴密的織體,它們互相斗爭但又相互依存,這些奇妙的聽覺效果無不引導觀眾從中領略歌劇《弄臣》中重唱帶來的美感。因此,對比中有和諧,和諧中包含著對比是歌劇《弄臣》中重唱的又一重要特征。
2、歌劇《弄臣》中重唱的表現(xiàn)形式
抒情性重唱是歌劇《弄臣》中重唱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的特征是通過美妙動聽的旋律和細膩豐富的人物心理描寫來推動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弄臣》第一幕中吉爾達與利哥萊托的父女二重唱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展開的。吉爾達(女高音)聲部輕快、跳躍,利哥萊托(男低音)聲部渾厚、舒展,兩個聲部相互襯托,父女二人彼此抒發(fā)情感,采用抒情性重唱的形式為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了鋪墊。
最后一幕中的四重唱《自從那天見到你》既是全劇的結局,又是高潮。其中除了抒情性的因素之外,還加入了戲劇性的因素,屬于抒情性與戲劇性相結合的重唱。公爵的旋律性很強,帶有羅曼蒂克抒情的氣質(zhì);吉爾達的音調(diào)則是悲傷憐憫的,這兩個聲部屬于抒情性的?,斶_琳娜的唱腔輕佻而又帶有諷刺,朗誦調(diào)的特點比較鮮明;利哥萊托的唱腔則是陰森恐怖的,這兩個聲部更具有戲劇性。各聲部的旋律進行既有尖銳的戲劇沖突,又有細致的情感抒發(fā)和人物心理的鮮明刻畫,二者缺一不可。
四、歌劇《弄臣》中重唱的意義和價值
歌劇《弄臣》是一部極具戲劇性和藝術性的佳作,它不僅以強烈誘人的戲劇效果使人產(chǎn)生激動、憎恨、同情等豐富多樣的感情, 更讓人嘩然的是那絕妙優(yōu)美、細膩動聽、能觸動人們靈魂的音樂魅力。這是歌劇史上的一部成功巨作, 也是作曲家威爾第才華的最佳體現(xiàn)。
《弄臣》中幾首代表性的重唱有機地融合了音樂、唱詞、表演等各種相關的歌劇要素,是歌劇演員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所表現(xiàn)出的藝術絕佳組合,它使作曲家蘊涵在歌劇重唱中的審美理念得以充分展現(xiàn)。尤其是那首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四重唱,在藝術成就與價值上所達到的高度是不言而喻的。威爾第運用非凡的創(chuàng)作技巧把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交織在重唱的藝術結構中,采用復雜的和聲與曲式手法,將戲劇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表現(xiàn)得真切生動、栩栩如生。它的感染力使觀眾相信,這是一部除了運用重唱形式才能將戲劇表現(xiàn)得如此生動鮮活之外,其他形式都無法取代的經(jīng)典佳作。
注釋:
① 居其宏:《歌劇綜合美的當代呈現(xiàn)》,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6月,第5頁。
參考文獻:
[1]居其宏著《歌劇綜合美的當代呈現(xiàn)》.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6月。
[2]漢斯立克著《論音樂的美》.人民音樂圖書.1854年版。
[3]俞人豪著《音樂學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版。
[4]楊孜孜著《論歌劇重唱的審美特征及其表現(xiàn)形式》.載于《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5]高靜著《音樂與戲劇的完美結合——威爾第歌劇〈弄臣〉四重唱戲劇特色分析》.載于《學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