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愛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4128(2009)11-0031-01
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這是富有時代特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我是通過以下幾點做法進行嘗試的。
1 變學生為主體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學習“中國畫”的“留白”藝術,課不能備得太滿,要給生成留有空間,要對各種情況做出預測。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xiàn)學生主體的地位。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2 善于利用課堂進行提問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勇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提問時間,在每堂課前、課后,都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提問,并實行學生無錯原則,解放學生,大膽提問,課外也也盡可能給學生問“問題”的機會。
3 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適宜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tài),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nèi)容,以趣開頭,精心設計導入語,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感興趣,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此外,教師應巧妙、適時地提問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讀課文,認真思考,踴躍發(fā)言,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表揚學生,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4 注重課堂情景表演
課堂情景表演兼顧了教學目標中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身體運動領域三個方面,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它是推進語文素質(zhì)教育,強化學生主體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在閱讀教學中,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個人表演、小組合作、綜合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即興表演課文(或只是其中的詞句、片斷),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質(zhì),使學生在體悟中不斷創(chuàng)新。
5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同時,必須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把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統(tǒng)一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智力,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教師在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應適合學生的認識水平,盡可能使學生感興趣,從而使學生將思維的觸角伸向教材的重點和知識的深處,使語文教學在學生興致盎然,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中進行。例如:教師在句子教學時,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思維的天地,引導他們學會多向思維,使他們的思維觸角伸向更廣闊的領域。
實踐出真知,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實踐、探索、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才能逐步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