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便秘是十分常見的,常令家長頭疼不已。本文將系統(tǒng)地帶您了解一下嬰幼兒便秘的原因和防治。
嬰幼兒便秘的原因
新生兒(出生后不滿28天)便秘的原因
人工喂養(yǎng)。牛奶經(jīng)消化所含的皂鈣較多,易引起大便干結,從而便秘。
乳量不足。奶吃得少,或嘔吐較多,或進食補液的小兒,可暫時性無大便。另外,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fā)育尚不完全,易引起便秘,還可同時伴有吐奶。只要小兒體重不下降,嘔吐和便秘的現(xiàn)象都是正常的。
外科性疾病。包括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無肛門、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神經(jīng)等,這些疾病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現(xiàn)象,需及時診治。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兒由于排便機制未發(fā)育成熟,所以無法定時排便,常常要大便積多,直腸壁的神經(jīng)感受到膨脹壓力,反射性地解出,這就是有些嬰兒幾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由于母乳吸收較完全,大便量較少,有些嬰兒幾天才解一次大便,不一定隨吃隨解。所以,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性狀,如果性狀正常,幾天不大便也屬正常。
嬰兒(出生未滿1歲)便秘的原因
乳中蛋白質、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當乳中蛋白質過高時,因蛋白質(如牛奶、奶粉中的酪蛋白)較難以消化吸收,多余的就會與鈣結合成堅實的糞塊。而脂肪多了也可與腸腔中的鈣結合成皂塊,在嬰兒大便中見到的白色奶瓣即是皂塊。此外,脂肪分解后形成的短鏈脂肪酸,到了大腸可以降低大腸蠕動,大便在那里貯久了,水分被吸收,就留下了干巴巴的糞塊。
按時排便的習慣沒養(yǎng)成。嬰兒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規(guī)律也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每日定時訓練排便,建立一定的排便條件反射,這樣才能養(yǎng)成排便的好習慣。
幼兒(1~3歲)便秘的原因
飲食不足。幼兒進食太少時,經(jīng)過消化后腸道中余渣少,大便減少;較長時間的飲食不足,致營養(yǎng)不良,使腹肌、腸肌瘦弱,張力不足,蠕動無力,導致頑固性便秘。
食物成分不適宜。便秘與食物的成分關系密切,進食成分中如蛋白質過量而碳水化合物不足,使腸發(fā)酵菌相對減少,影響發(fā)酵,使大便呈堿性、干燥,致便秘。如食物中含大量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致糞便增多,容易便秘。另外,精米粉、精面粉較全谷類中渣滓過少,易于導致便秘。
腸道功能失常。由于生活和排便不規(guī)律,排便反射形成減弱或不形成,腸肌松弛而便秘。某些能使腸壁肌力減弱、功能失常的藥物或疾病以及交感神經(jīng)功能不正常均可致便秘。
遺傳與生理缺陷。某些患兒出生后即便秘,可能與遺傳有關。某些生理缺陷性疾病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等,均可引起便秘。
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等可致短時便秘。
便秘的不良后果
便秘的不良后果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肛裂,可引起便血、肛周疼痛。孩子在便后疼痛,就不愿意排便,這樣會更加引起便秘,形成惡性循環(huán)。便秘嚴重的孩子還可能發(fā)生外痔。此外,慢性便秘的孩子還常伴有食欲不振,因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精神萎靡、腸道功能紊亂,這樣會更加重便秘。
嬰幼兒便秘的防治措施
矯正孩子的飲食非常重要
若系母乳喂養(yǎng),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體重不增、食后啼哭等。對于這種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癥狀隨即緩解。
牛奶喂養(yǎng)的嬰兒更易發(fā)生便秘,可減少奶量,增加糖量,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來的5%~8%增加到10%~12%,并適當增加果汁。三四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解發(fā)酵后,可刺激腸蠕動,有助于通便。對于四五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卷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此外,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可促進腸道肌肉張力的恢復,對通便很有幫助?;蛘呓o孩子飲用上等橄欖油,每天2次,每次小半勺,也可收到一定效果。
訓練排便的習慣不容忽視
嬰兒從三四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后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xiàn)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后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塞露通便
嬰兒便秘經(jīng)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采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道,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后,父母應用手將孩子的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道里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但是切記不能一貫依賴開塞露通便,這只能是應急辦法。
中藥治療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應用。應注意切忌濫用導瀉藥,常服這類藥,會損傷津液,從而使得便秘更加嚴重。
按摩
適當?shù)匕茨π焊亻T口,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