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才
一次,央視三臺《藝術(shù)人生》節(jié)目的嘉賓是馮驥才。從他的口中,我聽到了許多精彩的話,其中有一句是“最好的感覺就是感動”,于是,它便刻在了我的心里。
重讀《感覺》,我仿佛與作家又一次體會到了一種久違的來自心靈世界的感動。
“黃昏時聽音樂是種特殊享受。”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學(xué)習(xí)累了,工作完了,聽一首自己喜歡的音樂,不能不說是一種人間享受?!拔疫@感覺既強烈又奇妙,以致我懷疑自己有點神經(jīng)質(zhì)?!比绻犚魳纺苓_到一種“神經(jīng)質(zhì)”的境界,那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只是這樣的幸福有時卻很短暫,短暫得有點稍縱即逝?!耙院螅嗌俅?,黃昏時,我設(shè)法支開家里的人,依舊在這光線晦暗、陰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獨自倚門傾聽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現(xiàn)那種忍俊不禁、苦樂交加的感覺了。琴音像一陣微弱的風(fēng),難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頭。怎么回事? ”作家采用自問自答的方式,解開了心中的疑團,原來“感覺是找不到的,只有它來找你” 。
這話說得真好。沒有了感動的生活,就像花園里沒有花香;沒有了感動的人生,必定像籠罩在寒氣中那樣冰冷。
兩年后,作家又碰到了一次這樣的感動。
“我憐惜地拾起這片綠葉,抬眼一望,驀然發(fā)現(xiàn)高高的、被雨淋濕而發(fā)暗的墻頭上,趴著一只雪白的貓,正呆呆瞧著我;楊樹深處,有兩扇玻璃窗反映著雨后如洗的藍天,好像躲在暗處的一雙美麗的眼睛……突然,就是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動起來?!边@樣的事發(fā)生在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作家身上,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生活,盡管給生命許許多多折磨、苦澀、煩惱、欺騙和不幸,誰愿意丟棄它?甚至依舊甘心把一切奉獻給它。生活,你拿什么償還一切生命對你的奉獻?”你曾有過與作家一樣的感動嗎?如果你同樣關(guān)照生活、熱愛生活的話,相信你也會有。還是重復(fù)作家的那句話吧:“感覺是找不到的,只有它來找你。”
記得有一個叫彥玲的高三女孩,家境很貧寒。她一天的飯只是去食堂買兩個最便宜的菜包子,卻從不當(dāng)著同學(xué)的面吃。她總是等午休的時候,班里的同學(xué)走得差不多了,才悄悄地拿出來吃。好多同學(xué)都不理解她的這種做法,甚至有同學(xué)說她虛榮。大家都說,貧窮并不可恥,遮掩自己的貧窮才是可恥的。但彥玲不為所動,依舊是等班里的同學(xué)走得差不多的時候,才把包子拿出來吃掉。
央視新聞頻道的記者采訪她時,提到了這個細節(jié)。彥玲說:“那個菜包子的味道很嗆,很難聞,我之所以等大家走了之后才吃,是怕大家聞到那股難聞的味道,我不想讓大家跟我一起受那份罪。”
當(dāng)我在電視機前聽到這段話的時候,忍不住潸然落淚。為了一個小小的善愿,寧愿背著別人對自己的誤會而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一個女孩值得我敬佩,為之落淚。這就是來自我心靈的一次感動。
細細品讀大作家的作品,其實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同時也是一種心的洗禮。仿佛它帶領(lǐng)我們進入了心靈鄉(xiāng)村,穿越靈魂的沼澤地,指引著我們走向幸福的人生彼岸。
感動真的是最好的一種感覺,因為它給人的是溫暖,是高尚,是美好,是最寶貴的精神的養(yǎng)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