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昆
開場白:早也盼,晚也盼,終于盼到了2008年8月8日這一天,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從當年劉長春一個人飄洋過海參加奧運會到北京承辦奧運會,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想終于在我們這一代實現(xiàn)了。讓我們盡情地歡呼吧!
盧 華:《北京檔案》第六期以“神圣的使命 共同的理想”為題,用三個版的篇幅介紹了北京奧組委秘書行政部檔案工作的情況,讀后令人深受感動。特別是韓子榮部長提出的“奧運檔案工作決不能循例平推,要根據(jù)工作實際主動地去抓,主動地去謀劃,主動地去思考,要打破常規(guī)來重新審視我們的檔案工作體系、機制,力求符合服務奧運的要求,符合奧運檔案工作的要求”,給我以極大的啟迪。
任海英:我也很贊賞韓子榮部長的這段話,尤其是其中的“決不能循例平推”和“要打破常規(guī)”,讀了讓人不免有振聾發(fā)聵之感。什么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就是“要打破常規(guī)”,就是要做到“不能循例平推”。黨的十七大報告有50多處用了“創(chuàng)新”一詞,并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事業(yè)”,“要把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奧運檔案工作中,我確實看到了檔案工作在創(chuàng)新。我所在的豐臺車輛段是在企業(yè)重組中建立起的大型車輛段,靠老經(jīng)驗已經(jīng)遠遠不夠,惟有創(chuàng)新,才能做好檔案工作。
李賀英:說到奧運檔案工作的創(chuàng)新,我深有感觸。以奧組委的檔案收集而論,如果照以往的“循例平推”,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在奧組委各部室都簽訂了歸檔責任書,設立了三級責任人,由部長、處長、檔案兼職人員層層把關。要求是按季度歸檔,一個季度過后,馬上歸檔,并有嚴格的時間節(jié)點。所謂“軍中無戲言”,到時間節(jié)點,必須完成,一天不能拖。
趙 南:我做了多年的檔案工作,其中檔案收集是讓人最頭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且越是有價值的檔案越收不上來。有時明知某部門搞了一次筆會,一些藝術家還為筆會潑墨作畫,可就是收集不上來。原來這些作品都被相關部門的領導或送禮、或私分了。
李賀英:在奧組委這種現(xiàn)象是絕對不會存在的。主管部長要求我們督導員每周填報各部室檔案移交進度表,隨時掌握移交進度。每季度歸檔完成后,要填寫檔案交接清單,清單要求移交部室部長、主管處長、兼職檔案員簽字。同時秘行部主管部長、處長、督導員也在上面簽字。每季度在委內(nèi)會上通報。這一嚴謹?shù)墓ぷ饕?guī)程和控制方法,保障了檔案的齊全完整和按時完成。
胡遠杰:談起檔案的齊全完整,收集固然重要,保管的安全也不能忽視,否則也會前功盡棄。報載,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北川檔案館損失慘重。不由讓人想起今年以來,神州多災多難,先是南方冰雪,繼而汶川地震,后來又有不少地方發(fā)生洪澇。面對人類至今還不能幸免的自然災害,我以為奧運檔案工作除了收集方面的齊全完整問題,還有一個安全保管問題。
王學華:胡先生由汶川地震而引發(fā)的奧運檔案安全問題,我以為很重要。說起檔案的安全,過去一般的理解就是“八防”,很少考慮自然災害。北川檔案館在地震中房倒屋塌,并被隨后的泥石流掩埋的教訓再次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異地保存,多么重要。奧運檔案作為國寶級的檔案不知是否考慮了這個問題?
張德元: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到檔案備份,異地保存,并非新概念。每逢大災,尤其是檔案嚴重受損后,必有人談起,但時間一長,好了傷疤忘了疼,又必淡忘。個中原因除經(jīng)費外,檔案館的管理者擔心檔案的異地備份保管會造成本館館藏特色損失,檔案館與檔案館之間協(xié)調(diào)機制不健全,進行檔案異地備份保管的檔案館的范圍難以確定,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等等,都是有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李安平:我以為奧運檔案的平安是平安奧運的重要一環(huán)。奧運檔案的平安要從奧運檔案的收集做起。過去檔案收集的通常做法是剔除重份。但從預防地震、洪水等特大自然災害考慮,這次奧運檔案的收集,不僅不應剔除重份,還應盡量在收集中做到重份歸檔。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要比檔案進館后,再專門復制備份節(jié)約人力、物力和財力,符合節(jié)約型社會的要求;二是可以保存更多的原件,而不是復制件。奧運檔案既然是國寶級的檔案,當然其安全的級別也相當高,是故從現(xiàn)在起就要考慮奧運檔案的備份和今后的異地保存問題。希望奧運檔案工作能在這方面能有所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