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的“裸捐”
微軟集團(tuán)董事長比爾·蓋茨宣布,他于2008年6月底正式退出微軟日常管理工作,以把精力專注于慈善事業(yè)。他將選擇“裸捐”的方式,把自己價值580億美元(約合406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全部返還給社會,而不會給自己子女留下任何財產(chǎn)。此舉意味著這位超級富豪的身份,正在向慈善家進(jìn)行徹底轉(zhuǎn)變。對此,人們在無比欽佩的同時,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富人向比爾·蓋茨學(xué)習(xí)。
【素材點撥】蓋茨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財富和精神雙重意義上的富可敵國,也讓全球富人領(lǐng)域接受了一次巨大的心靈洗禮。富人捐款給社會并不新鮮,但捐得如此純粹徹底,如此毫無保留,大概已經(jīng)超出了人類普遍的理解能力。不留一分一毫給子女。在有些人看來,比爾·蓋茨的子女可能是天下最倒霉的人。而我覺得他們其實是最幸運的——父親將巨大財富交給世界的同時,其實也為他們搬開了成長路上的所有阻礙,與其說這是一種失,莫如說是更大的得。
他給予了孩子最大的奮斗動力,賦予他們獨立能力和尊嚴(yán)意識。以及一切普通人所能夠享受的自然權(quán)利。
【適用主題】精神 勇氣 創(chuàng)意襟懷 善舉 立足長遠(yuǎn) 超越
(井永戰(zhàn)、劉玲薦薦稿)
自信與大國心態(tài)
你是不是聽到老外用蹩腳的漢語說“你好”、“謝謝”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感到滿足并笑出聲來?你是不是喜歡看老外用筷子不太熟練地夾起一塊宮保雞丁對著鏡頭大贊“好吃”?進(jìn)而,你是不是又會在心里悄悄評價:筷子能用到這樣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看看吧,媒體里充斥著類似的報道,我們似乎永遠(yuǎn)更看重別人對我們的評價———“老外”都說好了,那肯定就不錯;“老外”用外行的方式體驗中國文化,就能證明中國文化的吸引力……
【素材運用】這種心態(tài),有點兒像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無論做什么,都盼著得到別人的夸獎。而真正的大國國民心態(tài),其實需要我們能平等地對待國人與“外人”。因為,一個足夠自信的民族,是不需要靠別人的夸獎來證明什么的。
【適用主題】心態(tài)平等自信文化 (曹保順?biāo)]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