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民主承受力”

    2008-05-14 13:37孫煥英
    雜文選刊 2008年3期
    關鍵詞:承受力專制經(jīng)濟體制

    孫煥英

    當今,有一種理論頗為刺耳:“在民主政治建設上,要考慮國民的承受能力!”言外之意,就是人民民主不能夠多了,民主建設不能夠快了。否則,中國人承受不了。

    此論當議。

    把民主當成國民的一種負擔、壓力,這是十足的觀念錯位。民主是什么?顧名思義,民主就是人民當家做主。民主,是人民的權利。民主的實質,是民權。在民主社會,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包括立法權。人民群體的權利是無條件的、無極限的,因而民主并不存在限量問題,人民也不存在民主的“承受力”問題。

    把民主當成外力所加甚至是某人的賜予,這又是十足的觀念背反。民主、民權,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人權,剝奪大眾的民主權利才是人類社會的扭曲異化。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都不存在對民主的“承受力”問題,中國亦不例外。

    民主對于人民來說,不存在什么“承受力”問題。但是,對于“官本位”思想甚至專制思想的當權派來說,確實存在著“民主承受力”問題。因為,民主對于他們來說,就是腳鐐手銬,就是泰山壓頂。人民的民主多了,官僚的特權就少了;人民的民主到位了,專制的威力就消亡了。人們應當這樣來看待當前的形勢:“民主承受力”理論,是官僚理論,是專制理論。那些鼓吹“民主承受力”論的理論家,不過是在為專制體制搖旗吶喊、舉幡招魂。他們表面上是要減輕人民對民主的負擔,實際上是為了消除民主對官僚的壓力。

    “民主承受力”論是一個新調調,前所未聞。為什么到了改革開放深入階段,突然出現(xiàn)了“民主承受力”論呢?實際上,這是必然的。當今的中國,要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必然要埋葬封建專制,必然要掃蕩家長制、一言堂。這當然要觸犯一些人的既得政治利益。在這種大勢下,有人提出“民主承受力”論,應該說毫不奇怪。提出“民主承受力”論者,就是想在民主上成立“有限公司”:當民主當量不會觸犯某些人的既得政治利益的時候,這些民主是可以承受的;而當民主當量一旦危及專制殘余的既得政治利益的時候,那么,民主就成為不可承受的了。

    鼓吹“民主承受力”論,在民主政治建設的道路上,當然屬于螳臂當車的行為。但是,人們不能夠因此就小瞧了“民主承受力”論的影響,因為它很是具有迷惑性。第一,它打起了人民的旗號?!懊裰鞒惺芰Α闭撜叩拿婢?,表情是為人民著想,唇語是為人民說話;第二,它打起了改革的旗號?!懊裰鞒惺芰Α闭撜?,從來不說反對民主政治建設的話,而恰恰是給人以關心民主政治建設的姿態(tài),好像他們才是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言人,好像他們的理論才是民主政治建設的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正確理論,好像他們才發(fā)現(xiàn)了民主政治建設的惟一可行之路。因此,“民主承受力”論必將俘獲一些受眾。也因此,破除“民主承受力”論,肅清它的可惡影響,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必然導致政治體制的改革。但是,人們應當清楚,經(jīng)濟體制改革,并不等于政治體制改革。經(jīng)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筑。政治體制改革是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是改革的下一個階段。有些人,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階段是鼓掌派,而到了政治體制改革階段就成了巴掌派;有些人,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階段是鋪路石,而到了政治體制改革階段就成了絆腳石。主張“民主承受力”論的人,有的就屬于這類人。這是改革階段論。

    在過去的改革階段,人們拋棄了保守派;在新的改革階段,人們仍然需要拋棄新的保守派。中國只能在改革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原載2007年12月4日《人民代表報》】

    ●作者自薦

    題圖 / 蔡聯(lián)

    猜你喜歡
    承受力專制經(jīng)濟體制
    駱駝之死
    大學生挫折承受力現(xiàn)狀調查研究
    霜葉紅于二月花
    從《悲慘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關于商業(yè)銀行不良貸款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習近平關于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新思想
    國企改革與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微觀主體建立
    民主時代的新政治科學
    歐洲早期印刷業(yè)應對專制統(tǒng)治的方式與成功原因探析
    批評與贊美
    青阳县| 南岸区| 班玛县| 通化市| 滨海县| 申扎县| 泰和县| 新宾| 桐城市| 吴旗县| 宿迁市| 桂林市| 嘉禾县| 平昌县| 竹北市| 抚顺县| 广东省| 玉门市| 尚志市| 宝鸡市| 台南县| 遂昌县| 祁门县| 文登市| 卢氏县| 西华县| 胶南市| 英山县| 古丈县| 黄冈市| 湖北省| 莱州市| 娄底市| 西昌市| 竹山县| 浦县| 南乐县| 镶黄旗| 林周县| 麦盖提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