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萍等
Top Ten(前十)的真諦陳少萍
我15歲剛踏入美發(fā)業(yè)時,很自卑,寧可跟人家說我是工廠女工。后來我進入一家連鎖店,每年公司都頒獎給top ten,也就是業(yè)績前十名的員工。我在臺下看著得獎人拿著麥克風侃侃而談,才開始對未來有憧憬,希望有天我也能拿到麥克風。
我的客人很多,業(yè)績卻拼不過同事。有一天老板來店里巡視,翻過我的工作紀錄后對我說:“你要懂得教育客人,把時間用在專業(yè)。”我一聽就開竅了,我開始教客人自己整理頭發(fā),她們才不會三天兩頭來洗頭,一旦上門,就是來燙、染或護發(fā)。第二年我的業(yè)績沖到第八名,當我拿到那支麥克風時,我激動地哭了。
有了top ten的光環(huán),我更拼了,連假都不大敢休,生怕客戶在我放假時變成別人的。有一天我休假,還是到店里坐著,一看到客戶出現(xiàn)就很緊張地問:“我今天休假,你來干嘛?”她也很納悶:“哦,你今天休啊?那你自己在這里干嘛?”
緊繃了三年,一直到第三度蟬聯(lián)top ten,我才開始有自信。近幾年我更悟出一個道理:真正的top ten,應該是顧客不管怎樣就是要找你。我一直在吸收新的專業(yè)技術,也有死忠的客人,沒什么好怕的。想通以后,我比較懂得放松了,放假時會跟朋友去玩;有時早上有預約,下午有空檔,我也會休個半天假。
現(xiàn)在我依然是top ten,不同的是,我是個有生活質量的top ten!我還發(fā)現(xiàn),客人找不到我的時候,他們會慌耶!
(黃維玲)(責任編輯唐馨)
老人護工胡培仁
臺灣去年65歲以上人口已占10%,老人愈來愈多,銀發(fā)族產業(yè)也逐漸興起。就像嬰兒可以找保姆,老人也可以找護工來照顧。前年9月,臺北出現(xiàn)第一家引進美國“護工服務”的公司。胡培仁上網搜尋,找到這份工作。
要入行,必須到警察局申請“良民證”(沒有前科紀錄的證明),并要6名親友推薦,經過兩周培訓,了解老人常見疾病、飲食營養(yǎng)……能工作。
服務分為居家陪伴和居家照顧。前者包括:準備餐點、陪同就醫(yī)、外出購物、在家下棋、玩牌……;后者以身體照顧為主,市場接受度較低。胡培仁說:“一個老人如果都不能動,你只需做好清潔衛(wèi)生。心理的陪伴才累人咧!”
近半年,胡培仁每天早上11點到晚上7點都要到永和陪伴楊媽媽。楊媽媽患有血管性失智,有時會不斷重復過去不愉快的記憶。胡培仁利用玩撿紅點、丟球,告訴楊媽媽若輸了就要唱歌。楊媽媽怕輸,因為不會唱歌。胡培仁說:“讓她專注當下,情緒就穩(wěn)定了?!?/p>
有些失智老人的記憶很短,明明前1分鐘還相處愉快,下1秒就趕人:“你可以走了,你來幫忙,我還要花錢!”她笑說也不知對方此時腦筋到底清不清楚?她年輕時學過心理學,會用各種方法安撫老人情緒。
這行女多于男,約30比1。不同個性的護工,都有不同的老人喜歡,公司會進行媒合。軍人、老師、校長退休的老人,個性威嚴,最討厭沒禮貌、不準時的服務員。她的同事曾服務過清朝出生的百歲人瑞,老人家的語言頗有時代感:“來人啊!我的衛(wèi)生紙沒有啦?!?/p>
以每周5天,每天8小時的居家陪伴收費是每月26,500元??蛻粢部梢陨暾埗唐谂惆?,4小時收費1,000,之后每1小時加收100元。
這行沒有年齡限制。她舉例,美國有位護工已經82歲,“他還滿搶手的,因為客戶說自己哪里痛,他說我也是,很能感同身受。”這么說來,她的職業(yè)生命還很長呢。
(王錦華)
(責任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