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頤
我家住在城郊,附近有不少農(nóng)戶。有一天傍晚,我陪著老媽散步,我倆看見了一個菜園子:墻沿上攀爬著綠油油的藤蔓,西紅柿青青的果粒掛在枝頭,小白菜嬌嬌嫩嫩的,在陽光下呼吸……老媽向往地說:“真想也有個菜園子,不僅能調(diào)劑生活,享受收獲的喜悅,還可以放松心情,鍛煉身體?!?/p>
我心里一動:老媽自從退休后,生活突然失去了重心,她一直不太適應,總是在房間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無所適從,皺著眉郁郁寡歡。種菜,應該是一個消除郁悶的不錯主意。想干就干,我立刻聯(lián)系了幾家農(nóng)戶,最后付了一筆租金,挑中了一塊“三分地”。
我買來了一些農(nóng)具,幫著老媽一點一點地開墾“三分地”。撿石頭、扯野草、翻整地后,我又在遠處運來了肥土,弄來了豬屎、牛糞、雞鴨糞之類的農(nóng)家肥,以便使可愛的小白菜能茁壯成長。但是,由于缺少經(jīng)驗、疏于勞作,第一茬的小白菜,還是讓我們失望了,蔫耷耷的,遠不如人家地里的長得好,吃到嘴里也不夠鮮嫩。
我有點沮喪,勸老媽干脆別種了,可老媽安慰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咱接著干!”真沒想到,老媽的干勁比我這年輕人還要足。老媽自己跑去和農(nóng)戶們搭訕,討教種植經(jīng)驗,又讓我上網(wǎng)去查相關資料,老媽決定改進種植方法,將原來的“單一種植”改為“條塊結(jié)合”,向著多品種的多樣化方向發(fā)展。打那以后,老媽有空就到菜地里松土施肥、除草滅蟲,該牽藤的牽藤,該上架的上架,把個菜園子料理得井井有條。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春夏之交,你看那架上吊著的有黃瓜、絲瓜,架下長著的是綠油油的雞毛菜,再看這里有茄子、韭菜,那邊是西紅柿、四季豆……真是一幅喜人的豐收圖景。
種得多了,自己吃不完,就摘一些自己種的蔬菜送給左鄰右舍,他們都樂呵呵的。特別是那些退休的老頭老太,非常羨慕,都圍著老媽打聽情況,也想跟著老媽學種菜。老媽興致勃勃地一一講解??粗巳褐猩癫娠w揚的老媽,和剛退休時的那個孤獨老太相比,簡直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