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奕
夜,跌入沉沉的月色里。萬籟俱寂之時,攬卷品史。泛黃的史冊一頁頁翻過,那聲響,驚醒了歲月的酣夢。于是乎,筆墨紙硯,琴棋書畫,便都于這三五之夜明月半墻之時悠然醒轉(zhuǎn)。時光一聲輕咳,向我開啟了一段器物人生。
筆。臥,便成一脈意氣;站,即成一身傲骨。它是中華版圖上最驕傲的植物,略展腰肢就叫天地為之含驚、風(fēng)云因而變色。橫撇豎捺,龍行虎步,有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之勢;點提折鉤,顧盼流轉(zhuǎn),生嬌花照柳萬艷同歡之情。
踟躇吟詠,字字聽來皆泣血。筆是杜少陵的拐杖。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顫巍巍地,這老者扶著拐杖,站在唐王朝動亂的一角,再沒了指點江山的意氣,只是老淚縱橫。他搖頭長嘆,手里的拐杖重重點地,落照里,唐王朝疼得咳出血來。
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筆,是柳三變的白衣。美詞氣,有鳳儀。想來,他算是詞壇的一個另類吧。當(dāng)一聲聲血染的呼喚如濃云般籠罩了宋代文壇,柳三變一襲白衣,飄然不群,在他的紅顏知己處,唱出小人物心底最真實的顫音。寒蟬凄切,只一句,四字,便道盡柔情百轉(zhuǎn)。中國的詩詞離不開血淚的浸漬,也同樣離不開溫情。或許,那溫情不及家國之思的高格調(diào),卻是最柔軟的紗布,輕輕地?fù)嵛磕阄从膫?。柳三變的衣袂在風(fēng)里翻飛,留給后人一個清俊的背影。
棋,于楚漢看地,人人從棋子筑成的長堤上尋找逝去的年華;于方格看天,人人從棋子筑成的青碑上尋找屬于自己的評語。愛里,恨里,總將枚枚棋子凝成指尖的時光;醒里,醉里,總將一分棋風(fēng)鑄成心田上的月亮。人生如棋。有人總想保全自己,卻失掉一分難得的銳氣;有人總想擺布別人,卻忘記了守護(hù)自我。路,無處不在,唯有棋盤上的路最難走。因為那路太較真,黑白分明;因為那路蜿蜒在三百二十四座四方城間,稍不留神,路人就將生命走成一張難解之網(wǎng)。
有人說,鳥盡良弓勢必藏,千秋青史費評章。有人說,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韓信,善與惡,忠與奸,智與愚之間,他將人生走成一枚棋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聲東擊西,木罌渡軍,他以雄姿英發(fā)的銳氣在棋道上寫著十字。而那一聲“多多益善”卻成為導(dǎo)火索,引燃了君王潛伏已久的忌恨。他與劉邦下的這盤棋,你占領(lǐng)我我占領(lǐng)你,最終韓信輸了。才華、功勛、傲氣——他忘記了,在還沒能甘心做一條走狗之前,是不能與君王下棋的。
或許,棋的最高境界,便是心中無棋。
琴。它需要用往事作曲譜,將喜怒哀樂奏成一杯濃茶。只靠幾根絲弦,它成為了韌性的象征。它生來帶著滄桑,哪怕它要表現(xiàn)的是夜空里的群星碧水里的鴛鴦。在那顆木質(zhì)的心深處,藏著一個愿望:以琴弦為指針,敲醒一段迷茫時光。
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琴,給將赴刑場的嵇康平添幾分風(fēng)流氣度。
《廣陵散》就此成為他命里的絕唱。
如泣如訴,如怨如慕,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只可惜,這冰清玉潔的余韻,在魏晉史冊最晦暗的一頁回響?!啊稄V陵散》今絕矣!”嵇康一聲長嘆,仿佛所有的遺憾就在于此。一直覺得嵇康可以和蘇格拉底相提并論。前者臨刑之時,三千太學(xué)生灑淚陪同;后者臨刑之時,萬千民眾默默相送。一位婦女問蘇格拉底:“他們就要殺死你了,可是你什么罪也沒犯呀!”蘇格拉底笑了:“夫人,難道你希望我因為犯罪才被殺嗎?”
而嵇康,選擇抱琴長終。
一種黑色幽默,一曲蕩氣回腸的廣陵悲歌,都是一個時代最應(yīng)銘記的吟哦。
道與天地參,功滿天地,名滿天地;書留春秋在,知我春秋,罪我春秋。
筆還在寫著它的傳奇,棋還在吶喊它落子不悔的意氣,琴還在海一樣深沉的滄桑中感懷過往。
而我,學(xué)會了歷史般地旁觀。
評點 彭宇
本文呈現(xiàn)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語言所具有的美感,典故、意象、長短句、引用、對偶的靈活運用,使文章豐富而有深意。
語言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行文流暢,不知不覺中就被漢語言本身的魅力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