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 王丹
正值初三復習之際,隨著考期的臨近,學生的精神壓力越來越重、面對英語復習中整節(jié)課的單詞、短語、句子記憶、語法講解、學生們都頗顯疲憊
這一天,上課鈴還沒響,北京航天中學年輕的英語老師周珂就提著錄音機風風火火地趕往教室、一看,教室里“臥倒"了一大片,空氣特別沉悶、見老師來了。同學們直起腰身、還有幾位小聲嘀咕:“不會是聽力課吧!"
周老師隨即按下了“PLAY"鍵、這時,教室里的每處角落都流淌著"My heart will go on”的美妙旋律,接著又是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看著同學們都精神大振的樣子,周珂老師也樂了。
在放曲子的空當里,周珂在黑板上寫下了一些句子。按以往的做法、她會先寫下這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將其歸納好、講解完之后,接下來就讓學生加強記憶或做筆記。但是這一次……
“Now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There issomething important we must remember in thesesentences.In the last few classes Miss Zhoutaught you what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Now,this class,please tell me what I should learn,0K?"
(同學們面面相覷)
“Ok,I want to divideyou into eight groups.You work in groups and have a discussion for afew minutes,then each group must ask two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blackboard.One is a speakerwho must tell me whatI should learn.the otherone must write down th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of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Ok?Are youclear?"
全班同學都很興奮地齊聲回答"OK"、然后,周珂迅速地分組、隨即又對每組給予恰當的引導和鼓勵。
“初三的教室里還真沒這么熱鬧過!”周珂笑著說。
同學們熱情高漲,平時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同學也都能說出一兩點來。分工作業(yè)幾分鐘后該輪到每組的代表出場了。此時,周珂并沒有指令哪組先哪組后,而是鼓勵主動出擊,大家表現得十分踴躍,每一個走下講臺的學生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或許是為學有用武之地而感到快樂,細心的周珂還發(fā)現,在學生們自己板書和講解時下面的同學都聽得特別仔細,有的把自己曾經疏忽了的知識還做了筆記,甚至當一組講解完畢后,其他小組還主動提出補充,
整節(jié)課如行云流水,精彩紛呈。下課時,大家似乎都還意猶未盡。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好之、樂之是他提出的三種學習境界,其中“樂之”是最高境界。而周珂著力做的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負擔,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樂學、愛學。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無論對國家還是對學校而言,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
作為近年來在北京市豐臺區(qū)迅速崛起的一所年輕的優(yōu)質學校、航天中學在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多方招募名師、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另一方面大膽吸納新人,促使他們快速成長。上面提到的周珂老師就是隨著航中的發(fā)展而迅速成熟起來的許多年輕教師中的一個。
為了促教師成長,學校給廣大青年教師設計了這樣一條發(fā)展道路:“熟悉期——適應期——稱職期——成熟期——個性化的成長期”,讓青年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完成從“學生式”的教師到合格教師的轉變;從實踐型教師逐漸向理論型教師、科研型教師轉變。
校長劉軍說:“學校不僅要給青年教師提供成長實踐的舞臺,而且更要輔導、幫助青年教師在這個舞臺,上把戲唱好。”
于是,航天中學的青年教師們就在這個舞臺上,展示出了令人感動的精彩人生。
讓愛和理想在方寸間流淌
教學是一門藝術。藝高者,一語中的,辭約旨豐。
課堂上循循善誘于前,學生孜孜求索于后;教師教得如魚得水,學生學得興致勃勃一這是于曉歐老師課堂教學的真實寫照。語文課堂上,她引領著學生們走進中國古典文學的風雅,——起含英咀華,與孔孟對話,得唐詩風華,笑談《春秋》、品讀紅樓。她把教學過程看成是播種理想和愛與美的過程。班里的學生家庭生活困難,她把自己的羽絨服、復讀機送給他們:下雨的傍晚,她用自行車送班里手受傷的女孩回家;休息時間,她帶上水果去醫(yī)院看望一個不太聽話的男孩……她所帶的班級被評為學校的優(yōu)秀班集體;她指導的班會“文明禮儀伴我行——尊師篇”獲北京市豐臺區(qū)一等獎。短短的幾年里于曉歐就成為了學校的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班主任。
教育是一個艱辛、漫長的歷程,它需要嚴格的要求和管理,更需要寬容,需要愛心。在政治教師高捷的理念中,“愛”是很重要的字眼。他堅信:以愛作為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尊重、理解、關懷與支持,能更有效地發(fā)揮教育的功能。
在高老師任教的班里有一個非常調皮、學習成績不太好、經常和老師對著干的學生。有一天高老師鄭重地對他稱贊道:“你夠義氣,真誠,正直?!边@個從小到大沒被人表揚過的學生聽后異常興奮,很受鼓舞,似乎自這一刻起他找回了自信。這以后高老師時常尋找機會和他聊天。聽他談他的朋友、他的家庭以及他對某些事情的看……經過近一學期的努力,這個孩子慢慢地和高老師成為了朋友,對高老師提出的一些要求,也會努力去完成。例如按時寫作業(yè),每天都上完該上的課再走,不再無故請假等。在第一年的最后一次模擬考試中,他取得了讀高中以來的最好成績,獲得了班級第一名。2007年,高捷被評為豐臺區(qū)第一期骨干班主任培訓“優(yōu)秀學員”。
“少用食指,多用拇指”——這是細心的男老師劉江峰在自己近幾年的教學管理中總結出的一個“小竅門兒”,也是他用愛對待學生的一個細節(jié)。
劉江峰于2004年從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畢業(yè)后,由大學校園走進了中學校園,成為北京市航天中學一名數學教師。他在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技能的評比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學科特點,在學校開設了“幾何畫板”選修課,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在計算機的形象呈現,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好評如潮。他不僅把愛灑在課堂上,還灑在了學生們的心里。他的班里有一名生性較為懶惰的學生,在一次跑步中,他跑得很快,劉江峰見機立即夸他身體好,體育棒。贊美猶如陽光照亮了這位學生的心扉。后來劉老師特意安排這名學生當小組長,在教師的期望中,學生的自我意識被喚醒了。
“和學生一起成長,與他們共歡樂,一起分擔憂愁”——這是2003年剛跨出大學校門的劉偉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也反映出了航中許多優(yōu)秀教師的心聲。泰戈爾曾經說:“有些人是如此幸運,他們那顆富有感情和關愛的心靈,總是把他們的理想、慈愛和想象投射到世界的某一特定事物上去。”在航天中學有許許多多老師把愛投向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精神世界里的“媽媽”、"父親”和“兄長”。
在刻苦鉆研中收獲
教育家孔子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主張用音樂來陶冶人的性情,完成人格修養(yǎng)。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楊佼感到特別光榮,因為她承擔著提高學生音樂藝術素養(yǎng)、健全學生完美人格的責任。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楊佼深深體會到:一位新老師要想取得進步,必須不斷地學習。正因如此,在初為人師的道路上,她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提高自己的機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向學生學習,向書本學習,向自己學……航中給了她一個學習的舞臺,也給了她一個施展自己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她用優(yōu)美的舞姿和清亮的歌喉譜寫著自己的青春之歌。在多次的北京市藝術節(jié)合唱比賽、集體舞蹈比賽中,她帶領著航中學生捧得了市、區(qū)級獎項。在課堂教學上,她的錄像課《京韻大鼓》在北京市中小學錄像課評選中獲“二等獎”。她還站在了豐臺區(qū)的講臺上,為全區(qū)音樂教師做《民族民間舞蹈》系列講座。
李金龍,2003年從河北師范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在北京市航天中學擔任體育教師、團委書記。李老師認為學校體育是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這幾年來,他始終潛心于教育理論的學習研究,治學嚴謹,不斷創(chuàng)新,注重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在體育教學、課外活動、運動競技和教學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樣身為體育教師的朱莎始終倡導并實踐“體育不僅僅是給學生一個好的體魄,更重要的是給他們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種價值觀"。
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
如果說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那教育科研則是學校的水平線,是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標志。在發(fā)展過程中,航天中學注重用科研提升競爭力,不斷提高干部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
葉人榮,雖然年輕,卻與航中歷經風雨四余載,擔當重任而不負眾望,僅執(zhí)教四年,就與四屆學生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其中成功地為高校輸送了兩屆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
在她求真務實的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探究先進的教學理念,追求工作的高效率。她曾被復雜的師生關系困惑過,被學生不盡如人意的成績打擊過,但她善于反思,學習能力強,當她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問題時,這些良好素質幫助她克服了由于經驗匱乏而帶來的不足;正是由于她認真負責和積極熱情的工作態(tài)度使她成長迅速,當然也收獲頗豐:教學上,曾多次獲得區(qū)市級論文的表彰,并積極參與高中英語合作學習課題的研究。多次在區(qū)里進行研討課和公開課的展示,被評為航天中學首屆優(yōu)秀青年教師。
“草木莘莘,以德溉之"一這是楊蓉老師的真實寫照,同時她也在教學研究和思考中收獲著,多次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專業(yè)論文,并積極參與區(qū)、市及國家級課題研究,注重從教學和科研兩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為熱愛,袁彥巧老師選擇并從事了教育事業(yè)。在工作中,她把每一位學生的心靈作為自己研究、思考、傾聽的對象。平時注意通過與學生交流、溝通,去發(fā)現、解決學生所出現的問題。
在教學一線,作為年輕教師,“務實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時刻在激勵著她前進。工作中她認真研讀教材、課標,積極開拓教學思路,創(chuàng)建適合自己學生、具有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了教育教學的綜合素質和能力,2007屆高考她教學的數學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得到學生、家長的好評,學校的認可。如今,又是新的一輪伊始,作為班主任的她,將與新課標、新課程同行。站在新起點,有了新任務,面臨新挑戰(zhàn),渴望新的收獲。
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一年輕的班主任劉金萍用年齡優(yōu)勢與孩子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縮短師生人間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和依賴的效……
記得美國作家洛根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曾說,人的一生有兩大目標:第一,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第二,享有你得到的東西。只有最聰明的人才能實現第二目標,當工作成為快樂的要素時,我們的生活就會被滋養(yǎng)得美好起來,就像航天中學可愛的老師們,把感悟教育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另一種使命”,把教育事業(yè)當作一種“幸福的體驗”,把對學生的欣賞和贊揚作為師生溝通、互動的橋梁。航中人努力實踐著這樣的共識:“把心放在以人為本上;把腳踩在學校的土地上;把功夫花在自身的提高上;把精力放在每一個學生的身上;把文章做在學校的長遠發(fā)展上。”
在教育這塊充滿期望與寄托的田野上,航中人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播撒下愛的種子,又用愛和汗水滋潤、哺育這一粒粒種子讓它們生根、發(fā)芽、生長、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