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樺
現今旅游類圖書帶給人們的概念已經脫離了原始簡易的導游地圖模式,帶給人們的造型已經摒棄了文字敘述的單調和乏味,開始以“圖”服人。此類圖書占據各大賣場的顯著位置,由此也帶動了一批內心憧憬著自由和快樂的人們,使他們甘心暫時離開熟悉的地方,享受著每個旅途所帶來的新奇和刺激。
2006年眾多利好因素推動了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同時也放射性地影響其他產業(yè)的發(fā)展,其中自然包括旅游類圖書市場的良好發(fā)展。
深度文化、自助旅游圖書迸發(fā)活力
目前市場上的旅游類圖書,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
首先是基本的觀光式旅游書籍,此種書往往被稱為“旅游指南”,其對于目前市場需求而言,僅是一本指引方向的圖書而已。其次是深度文化式旅游,旅行者關心的不僅僅是景點的羅列,更關注于當地的民俗風情、歷史文化,同時此類圖書融進了更多的歷史追溯、文化思考,這樣增強了可讀性和文化內涵。最后就是自助體驗式旅游。這其中又分為兩個方向,其一是定位于自助游的“導游”,此類圖書內容包含了相關的衣食住行,由出版社和地方旅游局,還有許多旅游類網站共同協(xié)辦,可以給旅行者更多的輔助力量。另一種是自助游的“參考書”,多數內容是以旅游者本身的親身感受為基礎,駕輕就熟地描繪出旅行者所有的感受,他們使得遠足變成了一種人生狀態(tài),“目的地不是重點,關鍵是在路上”。這些自助游崇尚者的出現才在真正意義上刺激了旅游類圖書出版的實用性和原創(chuàng)性以及時尚化、多元化。加之現階段網絡的普及和發(fā)展,民間寫作的興起,博客論壇的盛行,主體原創(chuàng)性在旅游類圖書中得到充分張揚。
區(qū)域旅游、主題旅游圖書蓄勢待發(fā)
中國的2006年是個充滿各種主題詞的一年,旅游圖書也從中找尋著自己的發(fā)展定位和方向。譬如,中國長征70周年引發(fā)了新一輪的紅色旅游浪潮,不僅席卷了整個神州大地的紅色旅游產業(yè),同時也引發(fā)紅色旅游、中國長征內容的旅游圖書頃刻間占據了各大書店的主要擺設區(qū)位,吸引了無數讀者的眼球。又如,2006年7月,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順利開通,使得原本神秘莫測的青藏高原向人們投射出一道耀眼的神光,指引著讀者去參拜、去敬仰,原本圖書市場上早已存在的關于介紹西藏自然情況的書籍,遠遠不能滿足那些夢想親臨青藏高原的人們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說明青藏地區(qū)的路線、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宗教傳統(tǒng)等信息的彩圖版圖書的流行。
旅游和圖書可互利互惠
旅游圖書的出版必須緊跟社會發(fā)展的腳步,目前多種主題的旅游項目層出不窮,例如:最新興起的“多背一公斤”的慈善旅游,隨著活動的展開深入,可能會開啟老少邊窮地區(qū)自助游的序幕,不但能滿足自身踏足遠游的愿望,同時還能通過自發(fā)的慈善舉動,提供人們接觸書,讀好書的機會。2006年中非論壇隆重召開之際,整個中國都開展了接觸非洲、了解非洲的文化交流。隨之而來的,非洲地區(qū)的旅游也將會納入眾多國人出境觀光游玩、洽談商務合作的選擇之列,那么此類的旅游圖書就要打響先行者的旗幟,為之提供了解非洲的有效渠道。
其次圖書的發(fā)行可以更直接地宣傳旅游,很多旅行者著實在閱讀相關旅游圖書之后才冒出決心要身臨其境的想法,自然旅游圖書的廣泛發(fā)行也就能帶動旅游業(yè)的強勢發(fā)展。
旅游圖書并不僅僅限于對旅游愛好者的旅游支撐,它其實更是一種地域文化或者說是心境文化的一種梳理,對于那些不能親身體驗暢快淋漓的感官享受的人們,在字里行間和彩色配畫中,體會游者所表達的自由心境、分享游走天地間的那份豪情,進入更加自我的無窮想象空間。
相關鏈接:
“開卷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觀測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數據,2006年前10個月,全國圖書零售市場旅游類圖書動銷品種有較為明顯增長,期間旅游類圖書的動銷品種數達到6395種,相比2005年同期旅游類圖書的動銷品種數增加了649種,增長了11.3%;2006年前十個月的旅游類圖書的同比增長率為18.5%,雖然較2005年的同期旅游類圖書的同比增長率下降了1個百分點,但是其同比增長率也是遠高于同期圖書整體零售市場的同比增長率(2006年前10個月的同比增長率為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