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守義
闊別故鄉(xiāng)整整5年,我終于又回到了那個生我養(yǎng)我,令我無時無刻不在魂牽夢縈的邊陲小城。
幾年不見,母親已明顯衰老。挺拔的腰肢已經微駝,滿頭烏黑的頭發(fā)似被霜打,惟有那雙眼神沒有變--略顯渾濁的眸子里依舊閃爍著善良慈愛的光芒......
入夜,母親執(zhí)意讓長大成人的我像兒時那樣,和她同睡在一張板床上。我知道,這是她對母愛一種最直接、最近距離的表達方式。半夜,我忽然被一陣陣劇烈的咳嗽聲吵醒:只見母親把雙手墊在胸前俯臥在板床上,似睡非睡地一聲接一聲地咳嗽著......此情此景,令我年輕的心頭一陣發(fā)燙,母親這種特定的睡眠姿勢,我太熟悉太熟悉了,它曾陪伴我度過了從小學到初中,整整九年的漫漫時光。
小時候,我很貪玩,不到月上中天是斷然不肯爬上床的。所以,早晨往往睡過站,上學總遲到。就那時窘迫的家境而言,連一部報時的鬧鐘也買不起。每當由于上學遲到,班主任趕到家中"興師問罪"時,母親總會那樣真誠地做著檢討:"小孩子上學遲到,是我這當媽的提醒不周,以后一準不了,一準不了!"此后,每當我后半夜從酣睡中一覺醒來,總會看見母親躺在被窩里,兩眼注視著窗外的星空久久不敢入眠。我知道,她不敢入眠,是生怕兒子上學遲到啊!直到突然有一天早晨,母親由于長期失眠昏倒后被送進醫(yī)院,才知曉了內情的父親怒不可遏地向母親下了"禁令"。
母親出院后,已不再半夜無眠地熬到天明了,可我卻再也沒有遲到過。每天早晨母親都會準時地把我喊醒。我曾不止一次地問母親,為什么會這么準時?她總是笑而不言,直到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母親的睡眠已經換了個姿勢:把雙手壓在胸前俯臥入睡。準時的奧妙是不是出在這里?母親的這種睡姿一直陪伴我從小學到初中整整九年。后來,考入高中,升上大學之后,我在學校住宿,可每每回家小住,發(fā)現(xiàn)母親依舊保持著這種睡姿。聽父親說,正是那次住院使母親學會了這種睡姿。因為這種睡姿壓迫肺呼吸,很難進入深睡狀態(tài)。長此以往,在這種睡姿的幫助下,母親竟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所以報時十分準確。當時,我只是覺得母親很智慧。
此次故鄉(xiāng)小住,再一次看到母親的這種睡姿。已經精通知識,見過世面的我,不禁淚眼汪汪。母親的獨特睡姿已經無法改變。這已經成了她的一種生活習慣。然而,這種經年累月的睡姿,已經對母親的身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潛在危害,右肺已經不張,經??人圆恢?。
母愛,是世界上最博大無私,最深沉厚重的一種愛。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母愛不僅僅表現(xiàn)為一種語言上的呵護與關愛,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愛的姿勢。也許,一千位母親會有一千種愛的姿勢,舉手投足間,一顰一笑中,一舉一動中,每一種姿勢都在詮釋著一種濃濃愛意,每一種姿勢都在述說著一種殷殷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