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若冕譯自日本《格斗技通信》雜志
在空手道實戰(zhàn)中,踢擊雖然可以為自己提供踢倒對手的機會,但是,如果你只注意踢擊腳的動作,便會使自己的全身失去平衡。從而使你踢擊動作的威力消失殆盡,或是威力減半而與你所期待的踢擊效果相差甚遠。
一旦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就等于把攻擊的主動權交給了你的對手,并且這種沒有太大威力的踢擊,反而會增強對手的信心。在做后踢動作的時候,只想是向后踢、向后踢,在身體尚沒有完全回轉到位的時候,便把后足踢出,這實際上不是后踢。足的踢出角度可能只是45°左右。在通常情況下,這種踢擊技巧,在你使用的瞬間將決定于你身體軀干的姿態(tài),所以,非常有必要多做快速轉體的練習,在練習中掌握提高轉身速度的決竅。這樣方能保證踢擊腳攻擊時需保持的必要的角度。
使對手感覺到壓力,誘其出擊(后發(fā)制人的空手道)
在后發(fā)制人的空手道中,最重要的是讓你的對手感覺到壓力的存在。
對手在這種壓力之下使用他的技術動作便會出現(xiàn)節(jié)奏紊亂,攻擊意圖暴露。重復使用某一種熟練動作的現(xiàn)象。向對手施加壓力,可以通過一些攻擊動作來完成,比如快速地運用踢擊技巧。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有經(jīng)驗的空手道者,會不斷地緊逼對手,在此時他們往往降低身體的重心,調整自己的呼吸,不停地尋找對手的破綻,使對手時刻處于被威脅狀態(tài),誘使對手出擊。比如說對手用左拳出擊,這時你可以根據(jù)對手出擊的節(jié)奏,運用后踢技巧來進行適時攻擊。
1提高注意力做好準備姿勢。
2用右臂抵擋對手的左直拳攻擊,以交叉步從外側接近對手。
3用左腳向后踢擊對手的左肋腹部。
4繼續(xù)用右腳的后踢動作踢擊對手的面部。
連續(xù)進攻,以后踢結束進攻(向前攻擊的空手道)
前面介紹的是由對手率先發(fā)起攻擊來掌握攻擊節(jié)奏,那么,先于對手發(fā)起攻擊該如何做呢?在道場訓練空手道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所見的是,在對手攻擊之前便主動攻擊,但是攻擊的動作多為單獨的動作,而非連貫的動作,這樣對手可以較為輕易地逃脫攻擊。如果我們準備先于對手發(fā)起攻擊,那么就要始終使對手處于后手狀態(tài)直至擊倒對手為止。此時熟練地掌握各種基本攻擊動作以及組合這些基本攻擊動作便至為重要。此時,單純的動作外形練習已不足以達到要求,而且強調的還有每個動作的威力,以及要求動作的合理性。而理解動作的合理性則又來自于平時的基本訓練,如果加強基本訓練,你就不會只是以單一的動作去完成攻擊了。
5從準備姿勢開始率先控制節(jié)奏,在做準備姿式時從氣勢上壓倒對手頗為重要。
6用前踢動作使對手處于防御狀態(tài)。
78以掌底壓制對手的防御,破壞其防御。
9待對手的防御被破壞且尚未逃開時進入左腳后踢的位置假做準備,以左腳后踢的準備。
10以右腳后踢動作踢擊對手右肋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