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上,勝者為王:7月13日,中國排名20名開外的中華網www.China.com在美國NASDAQ股票市場上市,價格超出預期達到每股20美元,超額認購達到40倍。
這令人目眩的成功絕不屬于中華網公司一家。中國的網絡創(chuàng)業(yè)者和海內外風險投資家們激動地看到:Amazon和Yahoo!的網絡股奇跡原來距離如此之近!他們迅速地調整融資計劃與上市日程表,頗有些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把上市時間定在了一年之內。若干家公司幾乎在同一時間交上了好運——僅本刊所知,在中華網上市后的一周內,就有三筆以千萬美元計的融資計劃最終敲定。
當年瀛海威的張樹新因資金短缺先是出讓控股權,最后又黯然離開公司的景象剛剛淡出,中國那些敏慧的網絡業(yè)者們已經看見了一條通向未來成功的最佳通道。中華網的成功使這條通道顯得倍加暢亮。從風險基金到股票市場,讓因特網業(yè)的輝煌憧憬最終變成現實雖然需時需力,但也有巨大的機會和可能。通道之中,金錢的盛宴清晰可見。
餐前小吃或是分宴會廳散布四方,而主宴會廳是美國的NASDAQ市場。走進宴會廳必須穿上宴會指定的服裝,獲得宴會的門票。那門票凝結著一個一般人聽不大懂的名字:商業(yè)模型(Business Model)
簡單地說,商業(yè)模型講的是,你準備在網上用什么方式來掙誰的什么錢。有一些嚴肅的詞匯被用來充當檢測商業(yè)模型是否有足夠道理(convincing)的工具。比如說,是否具有可擴展性(scalability)、未來利潤率(profit margin)的前景,以及是否有一個強大的管理班子。據說風險資本的投資成功率只有5%甚至更低,模型描述的精確性因此格外重要。當然,模型在描述后最終還需要付諸現實。
資本市場的宴會已向中國網絡企業(yè)發(fā)出邀請。兩年前,中國的網民只有64萬,今天已經增到400萬。到2001年,這個數字將達到2700萬。雖然兩年來中國的經濟處于通縮的陰影之中,但中國的網絡工業(yè)在以網絡的速度成長。我們已經跨在信息時代的門坎上,既然網絡將改變世界就一定會改變中國。中國的網絡企業(yè)如何展示自己的商業(yè)模型?最終如何得到檢驗?
以下將一一講述9個故事。這都是嚴肅的故事,背后大多有以千萬美元計的賭注,有的人把自已的一切都押上,就為了這個故事。未來的超常成功固然不可能屬于每一個人,不過這9個故事都是可貴的嘗試。它們縮寫著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