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芳
物理降溫法簡單方便,容易被群眾掌握,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家庭應急降溫措施。但對發(fā)熱病人不加選擇地濫用物理降溫法,有時不但達不到降溫的目的,相反還會引起嚴重后果。那么,如何為高熱病人選擇物理降溫法呢?
家庭適用的物理降溫法常有:①迅速降低室溫:一般使室溫保持在25℃左右為宜,可通過通風、空調(diào)、吹電風扇及放置冰塊等進行調(diào)節(jié)。②口服冷飲以通過排屎、排汗加速降溫。③通過皮膚散熱(包括通過皮膚傳導、對流、輻射和汗液的蒸發(fā)),如酒精擦浴、溫水擦浴、冷敷、冰敷、溫水浸浴等。
對發(fā)熱病人一般可根據(jù)以下幾種情況選擇降溫方法:①根據(jù)熱度選擇:體溫在39℃以下通常應迅速降低室溫和口服冷飲(也適宜配合其他降溫法同時進行);39℃以上可通過皮膚散熱法,如冰袋、冷濕毛巾敷等;40℃以上可用酒精擦浴或溫水擦浴法。但酒精擦浴不適于凝血機制差的病人,因此酒精擦浴后,往往出現(xiàn)出血點;也不適宜3歲以下的嬰幼兒,尤其是新生兒,否則容易引起酒精中毒,誘發(fā)驚厥或?qū)е路纬鲅?。②根?jù)發(fā)熱表現(xiàn)選擇、依照“熱者冷降、冷者溫降”的原則,對高熱、面色赤紅、煩躁不安、手腳灼熱、處于散熱階段的病人,宜用冷酒精擦浴、冰敷、冷濕敷等方法。對畏冷、寒戰(zhàn)、四肢冰涼處于產(chǎn)熱階段的病人,宜用熱酒精(40~45℃)擦浴、溫水(35~40℃)擦浴、溫水浸浴等方法。③根據(jù)年齡和體質(zhì)選擇:3歲以內(nèi)的嬰幼兒。尤其是新生兒,適宜用溫水浸浴、溫水擦浴、冷濕敷等方法,不宜用冰敷法,更不宜用酒精擦浴法。因為嬰幼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毛細血管豐富,酒精擦浴吸收很快,容易引起酒精中毒。對于年老體弱、過敏體質(zhì)或患血液病等的高熱病人,為了安全起見,原則上應首先選用物理降溫法。不用藥物降溫。④根據(jù)病情選擇:病程短,估計高熱持續(xù)時間不長的,如感冒、局部急性炎癥等高熱病人,一般可單純使用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而對病程長、反復高熱且頑固不退者,如各種腦部疾病、急性傳染病、中毒或感染性休克等高熱抽搐病人,必須立即同時采取藥物和物理降溫兩種方法。麻疹病人在出疹前期高熱階段,不宜采用各種皮膚散熱及冷敷法,因為這樣不利于毒素的排出,影響麻疹透出或?qū)е路窝?。如果體溫超過40℃時,適當采用降室溫及口服冷飲等降溫法。對大葉性肺炎病人,高熱時不宜冰敷或擦拭胸背部;而對肺結核高熱患者,則冰敷胸背邵既可止住咯血,又可以退熱。對腸胃道疾病高熱患者,物理降溫時不宜過多接觸其腹部。尤其對腸傷寒、副傷寒高熱患者,當體溫至稽留階段時,若不超過40℃,一般可不作降溫處理,若超過40℃可用迅速降低室溫法和口服冷飲法。
總而言之,對高熱的處理及物理降溫方法的選擇,要持慎重態(tài)度,不可盲目濫施。
預防陰囊接觸性皮炎
劉書基
一民工因陰囊皮膚紅腫,起水疤,皮膚糜爛去醫(yī)院治療。醫(yī)生診斷為陰囊接觸性皮炎。起因是患者在戴防護手套搬運化學品后,未摘手套便去撒尿,手套上沾染的化學物質(zhì)接觸了陰囊皮膚,引起發(fā)炎。一戰(zhàn)士打靶后擦拭槍枝,兩手沾滿了擦槍油,未洗手便去解小便,出現(xiàn)與上述民工相似的癥狀,也是陰囊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粘膜接觸外界致敏物質(zhì)或刺激性過強的物質(zhì)所引起的急性炎癥。表現(xiàn)為紅腫、丘疹、水疤,并伴有瘙癢和燒灼感。炎癥多局限于接觸部位。若患者敏感性較高,損害會擴展到身體其他部位。陰囊皮膚柔嫩,角化層薄,更易發(fā)生接觸性皮炎。一些患者對陰囊部疾患羞于啟齒,就診時癥狀常比較嚴重,水皰破潰,形成滲出液較多的糜爛創(chuàng)面。
得了陰囊接觸性皮炎,應請醫(yī)生診治,不要自己亂涂藥。因為炎癥類型不同,用藥應有所區(qū)別。無滲出液者可外涂爐甘石洗劑。而滲出液較多者,則應用3%硼酸溶液或濃茶水做冷濕敷。此外尚可口服抗過敏藥撲爾敏、賽庚啶、防風通圣丸等。
預防陰囊接觸性皮炎的有效措施是便前洗手。這樣可以防止雙手沾染的致敏物和刺激物與陰囊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