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
- 從“三寸金蓮”到“粉腿”: 性感區(qū)域轉移后的近代女性時尚與現(xiàn)代性
足,還延續(xù)了三寸金蓮在手中把玩的情色意味。再來看它的廣告語,“身體的靈不靈活,都在這雙襪子上,往往有很好的一身衣服,會被一雙惡劣的襪子破壞,如果用了玫瑰襪子,非但不破壞,更能增進美觀”??梢哉f這樣的廣告語著實“文不對題”,甚至是十分牽強地將產(chǎn)品、文字、圖像結合在一起。但是它的巧妙之處就在于將傳統(tǒng)社會中的“小腳”臆想與現(xiàn)代社會中的裸露美學聯(lián)系起來,使“腳”在傳統(tǒng)文化場域中產(chǎn)生聯(lián)動的性幻想以一種現(xiàn)代感的視覺形式呈現(xiàn)出來,然后在強制執(zhí)行的文本中使觀看者的焦點集中
藝術設計研究 2022年4期2022-09-09
- 論馮驥才《三寸金蓮》中的纏足惡俗
鏑關鍵詞:《三寸金蓮》 纏足 惡俗 性別中國的纏足風俗作為一種“以摧殘他人、損害他人為目的的惡俗、陋俗,不僅貽害了幾個世紀的女性,也扭曲了男性的正常心理與精神世界”a。在馮驥才的小說《三寸金蓮》中,天津舊時的纏足惡俗得到了較為集中的展現(xiàn)。在這本小說中,我們不僅能看到纏足惡俗是如何在中國女性群體中代代相傳的,更能看到纏足惡俗背后的性別政治。纏足作為舊時中國男權社會中的一種惡俗,嚴重扭曲了中國女性的思想觀念,削弱了中國女性的行動力,以致她們在風俗演變的過程中“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收藏火災現(xiàn)場的博物館
玉禍兮福所倚三寸金蓮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登上了熱搜。他的走紅不是因為博物館引進了珍奇館藏,而是源于他在博物館內“收藏”的一片火災現(xiàn)場。三寸金蓮博物館的火災,是幾年前施工單位在館內做防水工程時,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的木結構起火。當時房屋燃起熊熊烈火,一些建筑和文物瞬間化為烏有,火災現(xiàn)場一片狼藉。雖然施工單位負有主要責任,但樊建川認為自己也有嚴重的管理失職。隨即他寫下檢討,貼在博物館的圍墻上,時刻警醒自己?;馂陌l(fā)生后,樊建川做了一個決定,他要把事故現(xiàn)場保留下來,“收藏
做人與處世 2022年1期2022-05-26
- 水面一盞燈
萍蓬草起了“三寸金蓮”“黃水蓮”“黃金蓮”的名字。當然,長相不能作為判定兩種植物是否一家人的依據(jù),名字同樣也不能。不過,古人起名字還是有依據(jù)的,完全是因為它的花?!?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三寸金蓮”除了突出花朵顏色金黃外,更強調了它的大小——只有三寸。真實的萍蓬草花朵并沒有這么大,通常情況下,萍蓬草的花朵直徑在2~4厘米之間,就算是這個家族中花朵比較大的亞種中華萍蓬草,直徑也只有5~6厘米,以現(xiàn)在的長度單位換算,跟“三寸”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那古人為什么還叫它“三寸金蓮”呢?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5期2022-05-14
- 漫說“三寸金蓮”
雪玲瓏三寸金蓮,盈盈一握,古人口中的女人小腳,如此美麗。然而,層層白布解下的是扭曲的筋骨,折斷的腳背,這是深烙在我腦海中一個強烈的反差。兒時,對于裹腳的記憶,一直定格在奶奶那雙畸形的小腳上。小時候,因為家里住房條件差,每天晚上,吃完飯的我都要被“發(fā)配”到距離我家?guī)资淄獾哪棠碳依铮湍棠掏粡埓?。奶奶的床鋪不大,我只能與她頭對腳倒插著睡覺。奶奶的腳一直羞于見人,卻只賦予我這個權利,每天對著我“現(xiàn)場直播”。只是,面對著奶奶畸形的雙腳,總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纏
閩南風 2021年12期2021-12-23
- 功能對等理論下《三寸金蓮》方言詞的英譯研究
)一、引言《三寸金蓮》是馮驥才的一本具有封建文化色彩的小說,其以窮家閨女戈香蓮七歲裹腳,并憑借其小腳嫁入豪門的經(jīng)歷為線索,抨擊當時社會的“香蓮文化”。對于小說《三寸金蓮》的研究往往以其小說本身為主,主要對其文化進行研究。向云駒從《三寸金蓮》以及小腳的歷史引出其身體的痛史及其對文化的批判;王亞琪以女性主義視角研究《三寸金蓮》的女性主義立場以及男性主導的“三寸金蓮”的審美話語;甘瑞通過研究佟家大家族與小腳的關系,分析這一家族的反常和衰頹,表現(xiàn)對中國的封建社會文
大眾文藝 2021年13期2021-08-05
- 《三寸金蓮》中服飾的內涵
女爭相效仿“三寸金蓮”,而為得“三寸金蓮”之美必要經(jīng)歷纏足之苦。纏足之風始于宋,三寸金蓮成于明,盛于清?!?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三寸金蓮”是身體的一部分,而身體又與服裝密不可分,因此身體的觀念也決定著服裝的觀念。服飾作為文明載體的一部分,服飾的變革同樣體現(xiàn)了文明的變遷。馮驥才先生于1986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三寸金蓮》,構建了一個典型男權控制下的女性服飾世界,貧家女戈香蓮幼年時期被奶奶逼迫纏足,而后在佟家店鋪打工時因為一雙精巧的小腳得到了老板佟忍安的注意,憑借“三寸金蓮”之美嫁入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1年8期2021-04-08
- 女性主義視域下的《三寸金蓮》
0350)《三寸金蓮》是當代作家馮驥才文化反思小說“怪世奇談”中的第二部中篇小說,最早發(fā)表于1986年第3期的《收獲》雜志。小說一發(fā)表便在當時引起了批評界不小的爭論。贊譽者有之,批評甚至詆毀者亦有,作家本人對此也曾多次自我闡述,認為大多數(shù)批評者并未參透其創(chuàng)作意圖,并感嘆“知我者寥寥”,寄希望于后來者[1],這也正是該小說值得重讀的動力之一,通過重讀,在回顧性的視野和女性主義理論支撐下,期望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一、《三寸金蓮》與八十年代的文學場域《三寸金蓮》在二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21年4期2021-01-14
- 淺析馮驥才小說《三寸金蓮》中的戈香蓮形象
的中篇小說《三寸金蓮》是馮驥才最優(yōu)秀的小說之一,也是當代中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小說在佟家的興衰史中塑造出戈香蓮這一具有戲劇命運的悲劇形象,體現(xiàn)出封建陋習對女性的壓迫和新舊社會更替中女性意識的覺醒?!娟P鍵詞】戈香蓮;悲劇形象;意識覺醒;社會更替【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5-0006-02一、戲劇性的悲劇命運“三寸金蓮”人們都知道是什么,可看到書中戈香蓮纏足的描
今古文創(chuàng) 2020年45期2020-09-10
- 帶血的句號
英譯本小說《三寸金蓮》的美國女子,她對我說這書寫得詭譎狡黠、荒唐有趣,還對我擠擠一只眼睛,表示很欣賞這種奇趣。一個作家碰到了一位誤解了你、卻偏偏因此對你表示好感的讀者,只能笑笑而已。何況我無論如何也難以對一個美國人講清楚小腳里邊深邃的文化內容。美國人的文化太明白、甚至太直白了,而中國人的文化有時像迷宮。我寫這本書純粹是給中國人看的。可是誰又能擔保將來的中國人不把三寸金蓮當做“天方夜譚”?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不是已經(jīng)認為“文革”都是不可思議的嗎?為此,我才說:不能
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中旬 2020年7期2020-09-10
- 京劇旦行“蹺功”表演藝術探微
良蹺;踩蹺;三寸金蓮中圖分類號:J82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9-0015-02蹺功是戲曲旦行表演的代表性技術之一,在戲曲旦行表演藝術發(fā)展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在當代戲曲舞臺上,則屬于少見的表演。是何種原因導致歷史性表演難以延續(xù)?蹺功具有怎樣的審美價值?對此,我們應秉持科學態(tài)度來看待蹺功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一、京劇旦行“蹺功”的歷史追溯與著名演員中國戲曲“生、旦、凈、丑”四個行當中,旦行
戲劇之家 2020年20期2020-07-20
- 古代社會“三寸金蓮”習俗長久存在的因素淺析
古代男性對“三寸金蓮”的崇拜古代社會中“男女授受不親”觀念根深蒂固,封建禮教阻礙了男女正常交往的可能。特別是宋明理學的興起,“性的禁忌更加嚴密,在對性的禁錮與毀謗的同時,便發(fā)生了性的偏執(zhí)與變態(tài),變態(tài)的心理走向了對女性病態(tài)的審美,女子纏足,束足則變成人們的趨同”[10]。自宋以來,“女人的小腳開始被視為她們身體最隱秘的一部分,最能代表女性,最有性魅力”[11],而“纏足卻為中國人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詭秘”[12]。在男性看來,女性的腳一方面是一種特有的性別標
文化產(chǎn)業(yè) 2020年3期2020-01-02
- 嫦娥奔月、三寸金蓮
良紅靈璧石《三寸金蓮》色澤紅潤,有喜慶與吉祥之意。足形小巧玲瓏,惹人喜愛;腿部粗壯,與金蓮之“蓮”極不協(xié)調?!?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三寸金蓮》形神兼?zhèn)?,自然天成,實謂一件舉世無雙的傳世珍寶。那是封建社會留下的一個歷史縮影,是展現(xiàn)中國婦女受封建壓迫的特定歷史“遺存”,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歷史“見證”?!鹬倭?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三寸金蓮石種:紅靈璧石規(guī)格:22cm×25cm×16cm收藏:江陰市紅豆軒奇石館·葛仲良
寶藏 2019年9期2019-09-25
- 悲哀并“性感”的“三寸金蓮”
痛苦的有關“三寸金蓮”的“美譽”。記得鄰居老奶奶的小腳,真是只有三寸左右大小,用裹腳布纏著,有時她也穿白色的小腳襪子。除了大拇趾,其余四個趾頭全部扭曲、彎折在腳心里,那樣子看著讓人揪心和恐怖。走起路來一顫一顫的搖擺,有陣風似乎都能把她吹倒。關于小腳,在古代和近代(辛亥革命以前),是女人的象征和時尚的體現(xiàn),甚至就是男人眼里的性感。郁達夫先生曾在他的作品里寫道:每逢吃藕的時候,他就想到二小姐的玉足,于是乎他閣下就多吃了兩碗。以跳花墻聞名于世的張君瑞先生,第一次
金秋 2019年12期2019-09-20
- 從“三寸金蓮”探尋芭蕾足尖舞審美之源
級推崇的 “三寸金蓮”式審美隨著“中國熱”流傳到了西方國家之后,也同中國一般自上層社會開始逐漸流傳到民間,而成為一個時期的審美風格。受此風格影響,在19世紀出現(xiàn)的足尖舞帶給芭蕾的輕盈、纖細、優(yōu)雅、神秘的標簽漸漸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沒有足尖舞的芭蕾仿佛就失去了靈魂,足尖技術更成為了女性芭蕾舞者的代表性技術。歐洲足尖舞與中國“三寸金蓮”式審美不同的是,他們將對女性腳部的審美轉化成了令人賞心悅目、不可褻玩的高雅藝術的形態(tài)。這種轉化在很大程度上將封建
藝術評鑒 2019年14期2019-09-04
- “蹺”聲
;京?。卉E;三寸金蓮中國戲曲藝術深深的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他的雛形、建立、發(fā)展,以至于被固定下來的藝術本質、藝術形式,以及所體現(xiàn)的藝術特點,美學特征都有其豐厚的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人群的審美取向總能無意識的左右著服務于大眾的文化藝術。這篇文章筆者將帶您了解在戲曲藝術的京劇舞臺上,關于蹺的故事。蹺在京劇舞臺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斷層,在不同時代也有人抨擊它是對丑惡的鼓吹。從當今的舞臺創(chuàng)作來看,新一代演員對蹺功的繼承,反映出了這個時代對蹺功的接納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2期2018-12-15
- 指上生花足生蓮
并更深刻了解三寸金蓮,且感知和發(fā)現(xiàn)它的另類之美。關鍵詞:非遺;布藝;三寸金蓮布藝,顧名思義即為布上的藝術。中國自古紡織業(yè)就十分發(fā)達,布的運管也極為廣泛。布藝在實用的基礎上,增添一些視覺享受,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對美的追求。運用各種顏色的布料并賦予具有美好祝福寓意的圖案去制作各類服飾、鞋飾等傳統(tǒng)布藝類作品,這是大多中國婦女自幼就要學習的女紅之一。高勇,1976年出生于刺繡世家,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布藝)代表性傳承人,目前是南京唯一一位繡花男藝人。他自幼跟隨母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3期2018-10-09
- 被施了魔法的娃娃(五)
——“三寸金蓮”的裹腳布
別是那個有著三寸金蓮的娃娃給人印象尤為深刻。左圖名為“中國的裹腳女——三寸金蓮”。“三寸金蓮”是對婦女肉體的殘害!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于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婦女纏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有位愛妾窈娘,嫵媚風流,能歌善舞。李煜為她筑了六尺高的大蓮花臺子,飾以寶物細帶。窈娘用帛纏足,使腳纖小屈突而足尖成新月形,在蓮花臺上展姿起舞,以博后主歡心。這種風氣隨后在民間追求時髦的女子之中
小學生必讀(高年級版) 2018年6期2018-09-05
- 三寸之遙
快70年的“三寸金蓮”。從奶奶懷中爬下來,剛會走路,那股興奮勁兒,就像要把滿世界溜達遍兒。這可苦了奶奶,她蹣跚著三寸金蓮,搖擺著身子像跳舞似的在后面攆得滿頭大汗。她為貼補家里,每當秋風吹黃田野的麥子,農(nóng)民動了刀鐮,她就肩搭口袋手提竹筐,在人們還沉在夢鄉(xiāng)時,頂著星月,邁著三寸金蓮,一搖一擺地往麥田走去,她去撿收割后遺落在田里的麥穗兒??墒牵@更苦了她,特別是那雙三寸金蓮。清晨,太陽穿過窗戶玻璃,映在炕上,照在臉上。我揉著惺忪睡眼,看到奶奶臉上淌著汗,渾身沾滿
特別文摘 2018年5期2018-08-14
- 淺談“三寸金蓮”時代中國女性美的塑造
要:小腳,即三寸金蓮,是把女子的腳用布帛緊緊地包裹住,使腳骨變形,足弓縮小的一種封建社會惡習。三寸金蓮風俗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這種變態(tài)的纏足法形成的畸形小腳受到人們的廣泛贊美,男的為之顛倒,舉世為之癡狂,小腳成為女性美的重要條件。本文主要從小腳的起源和發(fā)展,纏足的原因以及金蓮的畸形美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述。關鍵詞:三寸金蓮;女性美;畸形作者簡介:葛琴(1997-),女,漢族,四川綿陽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秘書學專業(yè)本科在讀。[中圖分類號]:D44 [文獻
青年文學家 2018年5期2018-01-31
- “金蓮”審美的印度淵源
皇宮之內,而三寸金蓮之身體規(guī)訓則成型于有明一代;明清漢家女子皆以三寸金蓮為美。蓮足審美觀源自于古代印度人對蓮花的審美,蓮花是古代印度人的性象征符號,是生殖文化的表征,是宗教意識的隱喻,它隨著佛教東傳來至中土。佛祖“凡所履處,皆生蓮花”、鹿女蓮足以及《羅摩衍那》中悉達“走路時留下仙女蓮花之足跡”等傳說,都影響了漢地之蓮足審美觀。佛教弘法渲染苦行意識而使女性身體審美在地化和極端化為金蓮,后被明清皇權利用為區(qū)隔社會階層的媒介。關鍵詞:三寸金蓮;纏足;蓮花;佛教;
西部學刊 2017年6期2017-06-28
- 三寸金蓮真的消失了嗎
喻蓮馮驥才《三寸金蓮》。馮先生慣來妙筆,像老街茶館角落里風趣的說書人一般,動聽又引人入勝。十多歲和二十多歲讀同一本書都觀感是完全不一樣的。高中時初讀此書,那可真是驚駭。平時我們或多或少的也知道這三寸金蓮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但是馮先生卻把它仔細地寫出來了:八歲的女孩被奶奶強著勒斷腳骨,為了塑個好形,還要拿搟面杖把腳骨細細錘碎……加之書里含有大量的實物圖片,這些刺目的歷史細節(jié),給一向讓我引以為傲的中國文化中最隱秘、最閉鎖、最黑暗的死角以雪亮曝光。那個時候看完要記
讀讀書 2017年1期2017-06-14
- 天津地域文化視域下的《三寸金蓮》物質民俗語匯研究
才中篇小說《三寸金蓮》以小腳女子香蓮的一生為主線,以天津為故事背景,憑借大量的服飾民俗語匯、飲食民俗語匯等“津味兒十足”的物質民俗語匯真實再現(xiàn)了清末天津生活文化場景。本文通過研究物質民俗語匯的來源、用處、演變及其在天津物質文化中的地位來解讀《三寸金蓮》,深入理解求質求精、富有融合性和時代性的天津文化。關鍵詞:《三寸金蓮》 物質民俗語匯 服飾民俗語匯 飲食民俗語匯 天津文化曲彥斌先生在《論民俗語匯——人類最基本的口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中對語匯做出明確定義:“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7年4期2017-05-26
- 從“三寸金蓮”到“美麗的大腳”
——文學作品中的“足文化”
八中學?從“三寸金蓮”到“美麗的大腳” ——文學作品中的“足文化”馬月茹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八中學本文簡要論述了文學作品中的“足文化”,旨在告訴我們:一雙看似很平常的腳,卻折射著中國的文化,“三寸金蓮”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而我們需要用“美麗的大腳”走出自己的人生。三寸金蓮;美麗的大腳;足文化腳,只是身體的一部分,它每天接觸地面,只是行走的工具。但是女人的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就成了男人賞玩的一部分?!?span id="j5i0abt0b" class="hl">三寸金蓮”是美女的標準,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娶涂山氏女為后,生子啟。
散文百家 2016年4期2016-12-08
- 三寸金蓮行萬里
成了地道的“三寸金蓮”。但考慮到她是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的夫人,組織特批她隨部隊轉移。剛出發(fā)時,走不了幾里路,楊厚珍就走不動了,只好騎在羅炳輝的馬上。由于她的身材又矮又胖,羅炳輝的馬又高又大,每次上馬都成問題,總是要別人托著。為了減少麻煩,楊厚珍只要是騎上了馬背,她就盡可能地不下馬,除非晚上到了宿營地才下來。她用小腳走在路上,滾爬跌打,血痕斑斑,備嘗艱辛。她怕走不動掉隊,可是一整天都騎在馬背上的滋味也不好受,有幾次剛一下馬,由于雙腿麻木,“撲通”一下,重重
黨史文苑 2016年21期2016-12-01
- 最后的金蓮絕唱
300多位“三寸金蓮”。如今,這個被稱作“中國最后一個小腳女人部落”的村落,小腳女人已不到20位。云南雖然自古以來就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但明代以來漢族大量遷入,婦女纏足的習俗也帶到了云南。通??h是當時的交通要沖,手工業(yè)發(fā)達,商業(yè)市場繁榮,加上婦女多在家紡織或從事家務勞動,因此纏足之風很盛。由于歷史的原因,通??h至今仍健在的小腳老太太,就成為中國最后的小腳群落之一,同時也是這一歷史的最后見證。王心園,93歲,7歲開始纏腳。8歲時父母雙亡,自己就繼續(xù)偷偷纏腳。因
今日民族 2016年6期2016-08-02
- 三寸金蓮與閩南男性審美的表征
0007)?三寸金蓮與閩南男性審美的表征楊幼梅(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350007)摘要:三寸金蓮是纏足的俗稱,也叫裹腳。是中國古代女性為了迎合男性的審美需求以及當時的女性審美標準而進行的人為的形體改變——纏足。從始至終纏足文化在中國有著千余年的影響,其意識已經(jīng)深深的植入人們的思想觀念??梢钥紦?jù)的纏足是從南唐開始的,流入閩南是在宋代。纏足的出現(xiàn)不僅僅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封建男權思想體現(xiàn),更是與當時的男性審美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某種角度上,三寸金蓮的盛行和發(fā)展是依
大眾文藝 2016年3期2016-07-12
- 藝術美的建構與解構
于敏摘 要:三寸金蓮一直被人們看作是一種陋習,但是從美學價值角度看,三寸金蓮的產(chǎn)生也就是藝術美的建構與解構。在三寸金蓮的建構過程中,人們會對小腳產(chǎn)生美感,從而追捧它。但是有些人從未對它產(chǎn)生審美經(jīng)驗,獲得美感,盡管如此,人們也得承認它是美的。關鍵詞:三寸金蓮;美感;心理定式;符號化中圖分類號:J11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036-01盡管民國時期孫中山已號召人民群眾破除纏足的陋習,但是人們仍然存有對纏足的好奇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2016-07-09
- 試論近代“三寸金蓮”纏與放的艱難
【關鍵詞】 三寸金蓮;纏足;放足本文對纏足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纏足產(chǎn)生的時間和原因、纏足與反纏足的對立和斗爭、纏足陋俗的廢止等作了詳盡的闡述。筆者以為,纏足問題還有進一步深入的空間,可以在纏足者口述資料方面下功夫,文中通過纏足婦女的口述,看到纏足給婦女帶來巨大的傷害,因為纏足和婚姻聯(lián)系在一起,她們愿意付出慘痛的代價。進入近代,開明人士主張婦女放足,在放足的過程中,婦女也遭受身心的傷害,在解放婦女的同時應尊重婦女。放足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潮流,纏足陋習的消除是歷史的必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2期2016-04-15
- “小腳”里的大家族
——讀馮驥才《三寸金蓮》
—讀馮驥才《三寸金蓮》甘瑞(海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 海南 ???571158)馮驥才的《三寸金蓮》不僅寫出了文化的反常,也寫出了一個反常的家族。論文從佟家這個大家族中的家長、家族繼承者和女性等成員與小腳的關系入手,分析這一家族的反常和頹敗。馮驥才;《三寸金蓮》;小腳;家長;女性;陰盛陽衰馮驥才的中篇小說《三寸金蓮》發(fā)表于1986年,是其“怪事奇談”系列小說之二,小說主要涉及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劣根之一“小腳”。這篇小說的出現(xiàn)帶來了評論界的眾說紛紜。從《三寸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8期2016-03-16
- 中國古代鞋履趣談之
——由“三寸金蓮”而催生出的弓鞋
之 ——由“三寸金蓮”而催生出的弓鞋文四川/余淼【說起中國古代女性服飾,三寸金蓮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封建時代男性主導的審美趣味中,三寸金蓮無疑是女性美的全部。這種扭曲的審美觀在中國封建社會千年不衰,女性鞋類中的一朵奇葩——弓鞋由此而生?!抗?,古代纏足婦女所穿的鞋子。探尋弓鞋的發(fā)展和形成,我們有必要首先在封塵的歷史中去追尋三寸金蓮誕生的源頭。大體上,三寸金蓮的起源說有三種,其中包括孔子起源說、南齊東昏侯“步步生蓮”說、南唐李后主的“金蓮跳舞”說。目前史學界
西部皮革 2016年9期2016-02-22
- 他者身份的構塑與凸顯
。文章選取《三寸金蓮》1986年和2008年兩種版本,分別與其1994年英譯本進行比較,探討了纏足婦女的“他者”身份在后殖民語境中的步步強化;以及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身份塑造過程中所存在的權力更迭。關鍵詞:他者;后殖民主義; 權力關系; 文化身份; 纏足女性;《三寸金蓮》20世紀50年代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fā)展,被殖民者反抗殖民文化的意識與能力愈發(fā)強烈,后殖民理論便由此形成。西方的思想文化一直充斥著強烈的民族優(yōu)越感,并被視為世界的主導。與此同時,東方文化和
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2-10
- 試論“三寸金蓮”意象的審丑意味
次的展現(xiàn)出“三寸金蓮”的丑。性愛欲望的肆虐宣泄,精神狀態(tài)的頹廢萎靡,強烈的依附意識,體現(xiàn)了人們對“三寸金蓮”的狂熱追求中隱含的畸變審美心理。纏足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殘酷的身體塑造行為,即用布帛將女子拗折后的足部骨骼纏裹,使其變小成為一種特殊形狀。作為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特殊部分,在今天它不具有任何審美意味,甚至因為其畸變的狀貌顯得丑陋而變態(tài)。但是在中國古代大量文學作品中,它作為獨特的審美對象被欣賞了近千年。“三寸金蓮”是伴隨纏足產(chǎn)生的一個特殊名詞,是小腳的最美代
劍南文學 2015年2期2015-11-22
- 從呂敬人的《繪圖金蓮傳》的封面看書籍設計美
是相互聯(lián)結的三寸金蓮圖形,給人感覺像是相互纏繞的小腳,其設計語言準確并且有想象力。本文以呂敬人先生設計的《繪圖金蓮傳》為例,從“有意味的形式”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國傳統(tǒng)元素在封面設計中的運用。一、書籍封面靚麗的“外衣”——顏色美《繪圖金蓮傳》飽浸東方品位,書籍封面以紅色為主,暖色給人興奮感,在中國人的意識里,紅色是最有生命力的顏色,代表了中國人的魂,是中國文化的底色。從書中封面的顏色就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意蘊。首先;好封面的色彩總是使人一目了然,視覺沖擊力強
劍南文學 2015年3期2015-11-22
- 針對三寸金蓮產(chǎn)生的倫理思考
賈柯摘要:“三寸金蓮”俗稱“纏足”,是封建社會的一種陋俗,纏足在古代風靡一時,對婦女的生存、發(fā)展影響深遠。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纏足出現(xiàn)的時間是在元朝,經(jīng)過長時間的發(fā)展,到了明清朝代后,纏足達到了頂峰,并且一直延續(xù)到民國時期。同時,對成立的新中國民間風俗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由于纏足行為在全國各地都存在,而且不論高低貴賤,所以影響范圍較大,影響力較強。本文將基于文化相對主義視角,對“三寸金蓮”進行合理的倫理思考分析。關鍵詞:三寸金蓮(纏足);起源;終結;審美觀念;禮
魅力中國 2015年32期2015-08-06
- 從讀者反應批評視角解析《三寸金蓮》的尷尬境遇之原因
:馮驥才的《三寸金蓮》自問世以來一直飽受爭議,評論界一直缺乏對其作出客觀的、深度的評價,即使在現(xiàn)有評價中對待它的態(tài)度也相差甚遠,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因此,筆者試圖從讀者反應批評視角,研究文本提供的東西與讀者個人“主觀”反應之間的關系,通過讀者的“期待視野”與文本的“召喚結構”等方面,探尋形成讀者反應的主要因素,從而解析《三寸金蓮》遭遇尷尬境遇的原因。關鍵詞:《三寸金蓮》 ?讀者反映批評 ?期待視野 ?空白點“讀者反應批評”是接受美學的衍生物,從20世紀西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5年6期2015-05-30
- 焦仲卿自白
是一雙小腳啊三寸金蓮纖纖作細步奔跑是不可能的我背著她是不可能的要不就用馬車拉著順便搭上棉絮棉被兩袋香米 驅蚊片文房四寶和她陪嫁過來的箜篌我還想捎上她織布用的機子在某個黑漆漆的晚上悄悄出走到一個全新的地方我當私塾先生她織布彈琴生一堆小孩沒有外婆和奶奶這就是你們要的我們的浪漫吧我想過私奔 真的私奔無非就是在熟人中間突然消失吧瞧我倆做得多么好一個跳水一個上吊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凈凈2003.11.25(摘自《詩江南》,2009年第4期)endprint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4年8期2014-08-21
- 書生與“三寸金蓮”——基于文學作品視角的討論
的欣賞墮落到三寸金蓮的病態(tài)癡迷。據(jù)歷代學者考證,纏足之風起于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始見記載”[14]。蔣寅認為,纏足出現(xiàn)于宋代,卻孕育了唐宋之際,背景是女性對女性美觀念的巨大變化——由豐滿健碩的自然美轉向嬌柔纖弱的病態(tài)美。蔣寅先生關注的是唐前的女性審美觀,而我們則從蔣寅先生的研究出現(xiàn),通過唐前、唐后主流文學作品的對照,來進一步描述、揭示女性生活以及女性美的重大變化。早在《詩經(jīng)》中,就出現(xiàn)了大量的婦女活動的記載,不過,這些女性大多是勞動婦女。根據(jù)《關雎》詩
池州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3-28
- 凄美的三寸金蓮
李曉君凄美的三寸金蓮文/李曉君纏足本是中國古代特有的陋習,早在上個世紀已逐漸廢除,但是小腳鞋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遺留物,如今卻成為博物館以及收藏家們的珍藏。三寸金蓮原本是用來稱贊古代纏足女子的小腳,后亦用來指代纏足鞋。纏足鞋也叫做弓鞋,至今流傳下來的弓鞋數(shù)量較多,造型獨特,工藝精致,成為中國古代織繡品中不可或缺、極為特殊的重要門類。刺繡高跟小腳鞋 (水紅緞地)中國歷代的古籍文獻中,對女子纏足皆有不同程度的著述,我們漢族血脈的女子纏足的習俗,起源甚早,《南書·齊
檢察風云 2012年8期2012-10-28
- 步步生蓮
——從“三寸金蓮”看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性展示*
蓮 ——從“三寸金蓮”看中國古代服飾中的性展示*付 培(武漢商業(yè)服務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在寬衣博帶的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女性的“三寸金蓮”是極具特色而又與眾不同的一筆。從起源說起,追述了其產(chǎn)生的種種學說觀點,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服飾特點,并從社會學、生理學以及心理學三個方面深入細致的剖析了這種現(xiàn)象的成因和根源。最終論證了從“三寸金蓮”中看到的中國古人在服飾上體現(xiàn)的性展示和性吸引。三寸金蓮;纏足;虐戀;性展示一、“三寸金蓮”的起源談起中國古代服飾的特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1年7期2011-08-15
- 夢見鏡子(外一首)
了厚厚的苔蘚三寸金蓮與金戈鐵馬一起消隱遁形難以分辨,孰是孰非路上,我一直在想那個撒謊的人是誰呢遐思我在心的左側畫了一個瓢渴了用來接水我在心的右側畫了一個餅餓了好做充饑我在心的里邊畫了一個女子寂寞了與她聊聊天所有這些都屬于一個凡人的向度不必為此自責和不安在這一點上偉大與卑小是一丘之貉螞蟻與大象都在一個天平該給自己放個小長假了讓身和心一起去旅游從腳下這條小路開始不離不棄一只黃鸝銜著輕風飛來。一片云飄落在水草間。幾尾魚爭相 嬉戲我的心一下子野了星星一樣開滿了小花
天津詩人 2011年4期2011-04-09
- 北魏(一首)
園黑白之間的三寸金蓮影響了清朝,我們在民國以后聽到的解釋是鴉片里的中國男人的脾氣頓時消失在這個名叫賽金花的妓女身上從現(xiàn)在看來倒不如把這朵想象的花開在傳說里空守的徽州婚床在牌坊下等待,一個陌生的鹽商丈夫。遙遠的徽州竟然是一匹載不動一個女人的徽駱駝倒不如把它忘記干凈省得墻內的小瓦又黑又脆以至文化下的打手一再把視線縮小成一團對風水的考證日落的詩句懷念著糖以后的詩人注定了被淡化的命運風塵太多誘惑奪去了心中的向往,榮譽在這里帶領隊伍轟轟烈烈恢復到平凡的一面沉寂在視線
詩歌月刊 2009年4期20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