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肥且徊坑苗R頭記錄生活真相的影片,講述了北漂青年返鄉(xiāng)之后發(fā)生的故事。影片的很多情節(jié)像是在窺探當下一些人的真實生存狀態(tài),因而引發(fā)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吳迪是一名北漂十余載的編劇,因工作感情雙失意,懷著一事無成的沮喪,回到家鄉(xiāng)那座小城,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平靜的生活。無所適從之際他遇到了同學馮柳柳,在她的建議下、在家人的幫助下,他開始自編自導拍攝電影。電影拍攝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雖然終于成功了,卻依然是一個不完美的結局。
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真實,特別是對吳迪家庭生活的描寫:吳迪的父親古板專制,看起來“厲害”實際上卻不然;母親樂觀向上,永遠無條件支持兒子的任何決定;妹妹專注練就一身肌肉,寡言毒舌的外表之下是熾熱的內心世界。他們用委婉的方式表達著對于吳迪的接納與關愛,一邊打趣他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邊卻盡最大努力支持他拍電影。
影片以一種松弛的態(tài)度解讀了主人公所遭遇的事業(yè)不順、經(jīng)濟拮據(jù)等現(xiàn)實問題,以輕盈的方式再現(xiàn)了人們那些看起來瑣碎、“當初只道是平?!钡纳顮顟B(tài),似曾相識的吐槽斗嘴傳遞著帶有煙火氣的趣味與智慧,柴米油鹽的日常細節(jié)治愈著人們被一地雞毛煩亂的心緒。創(chuàng)作者用真誠的表達撫慰著每個活在壓力下的人,讓人在會心一笑之中體會樂觀豁達,在笑過之后對人生予以新的思考。
從小到大,幾乎每個人都被灌輸要功成名就、要做到最好。人們很容易被世俗的成功標準和周圍人的過高期待所裹挾、所驅使,陷入盲目的攀比和對成功的迫切追求之中。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一切都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能夠實現(xiàn)所謂人生目標的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則陷入“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的擰巴狀態(tài)。
然而,正如影片結尾歌詞所言,“也許,活著就是全部,就是生活本身”。生活遠沒有我們預期的那么好,也沒有我們擔心的那么糟。生活從不是一條單行道,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也不是單一的“升官發(fā)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和步伐,暫時的領先不代表最終的成功,功成名就也不意味著幸福和健康,唯有心靈的平安寧靜才是永遠。
或許,影片的名字——“走走停?!本徒沂玖诉@樣一種人生態(tài)度,人生就是走走停停,該走就走,該停就停,道路順暢了就大步流星,道路堵塞了就停下來看看風景,等一等自己的靈魂,關心一下自己身邊的人。我們應該學會淡定而自洽地允許一切發(fā)生,應該明白活著的意義,就像片中母親勸說吳迪的話語:“成功不見得是金子,失敗不見得是屎,混得好混得差,都是別人嘴上說的,你自己曉得你是什么人就行了?!痹谧咦咄Mig,體悟生活的美好,走向屬于自己的未來,或許更重要。
影片最后,用一段象征性的畫面,探討了人生道路上關于相逢、轉向、終點和停與走等問題。擁堵的車流中,兩輛車子交替前行,車中的兩個人,遇到了,交集了,又分開了,就這么走走停停,車子始終在停走之間繼續(xù)前行。沒有戲劇化的大團圓,也沒有強行的夢想成真,或許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編輯:黃靈" "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