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右膝上那道蜿蜒的傷疤,像是一條沉默的鎖鏈,鎖著我的一段年少莽撞的記憶,無聲訴說著因果……
夏日蟬鳴最盛時,小區(qū)新添了一組酷颯的滑板設施。幾個少年踩著滑板呼嘯而過,衣角飛揚,仿若帶著風的翅膀。那股瀟灑勁兒,撩撥得我心癢難耐。等不及摸清門道,我便火急火燎地借了朋友的滑板嘗試。彼時的我,滿心滿眼只有飛一般的暢快和風一般的瀟灑,壓根沒想過自己毫無滑板經(jīng)驗,更別提還沒有進行過基礎的平衡訓練、剎車技巧的練習。
初上滑板,我只覺得新奇好玩。微風拂過臉頰,自己仿若瞬間化身成一只飛鳥。我試著加快速度,輪子飛轉,滑板向前疾馳而去,然而我也瞬間失去平衡,一時間對滑板失去掌控。剎那間,我身體前傾,整個人如脫軌的列車,斜著身子朝一旁飛撲出去,在地面上擦出一小段距離。右膝率先著地,一陣劇痛如電流般貫穿我的全身,緊接著被粗糙的地面無情“啃噬”。待我狼狽起身時,膝蓋處已是皮開肉綻,鮮血汩汩涌出,混合著沙礫,簡直慘不忍睹。
被朋友攙扶回家時,鉆心的疼痛讓我冷汗直冒。用消毒水清洗傷口時,傷口一被刺激,我便疼得幾近昏厥。接下來的日子,我的傷口反復發(fā)炎、化膿,每一次換藥都無比煎熬。我被迫靜臥,滿心懊悔如潮水般將我淹沒。曾經(jīng),我貪圖玩滑板的一時之快,忽視了應做的學習和準備工作。這魯莽之行帶來的眼下傷痛,不就是直接的因果嗎?我本想踩著滑板肆意馳騁,卻毫無學習和準備,摔倒受傷是遲早的事。
時光悄然流轉,傷疤已淡成一抹淺痕,卻如同一個警鐘在我心頭長鳴。每當我學習上想偷懶、做事妄圖走捷徑時,指尖觸到微微凸起的傷疤,浮躁便瞬間消散。當體育課800米長跑測試想放棄時,它提醒我要堅持下去,勝利就在前方;當參加競賽想敷衍備賽時,它告誡我要認真準備,穩(wěn)扎穩(wěn)打。
這道疤,是我年少輕狂的“遺跡”,更是我成長路上的嚴師。它讓我徹底領悟,人生沒有僥幸,不能只憑一腔熱血,還需要謹慎和耐心。它是我成長的印記,更是我人生路上的警鐘,時刻警醒著我,在未來的日子里,種怎樣的因,便結怎樣的果,唯有腳踏實地,才能穩(wěn)步前行,避開無謂傷痛,收獲堅實成果。
【重慶市兩江新區(qū)西大附中金州學校,指導老師:蔡清梅】
作者自評
本文是我對成長經(jīng)歷的深度復盤,借傷疤剖析因果,探尋成長真諦。開篇以疤為引,設下懸念;滑板情節(jié),盡顯年少沖動莽撞之態(tài),是種下的“因”,摔落受傷則為必然的“果”。養(yǎng)傷時痛與悔交織,領悟行事準則。這道傷疤成為我生命中的警鐘,也融入了我的生活。美中不足是敘事詳略失當,心理挖掘淺,文采欠火候,往后我當精雕細琢,讓其更具思想深度。
教師總評
作文開篇奪目,將傷疤比作“沉默的鎖鏈”,新奇又意蘊深長,不著痕跡地引出“因果”這一深刻主題,成功激起讀者探究欲,足見構思精巧。文中滑板情節(jié)是一大亮點,借盛夏熱烈氛圍烘托,將年少時的急切、莽撞描摹得入木三分,因果關聯(lián)緊密——魯莽行事是“因”,摔得皮開肉綻便是“果”,邏輯清晰,以親身經(jīng)歷傳遞“行事需謹慎”的道理,真實且有說服力。養(yǎng)傷部分,細膩刻畫身體疼痛、內(nèi)心懊悔,讓讀者身臨其境,深化對因果的體悟;結尾處將傷疤化警鐘,融入日常學習、競賽場景,升華自然,彰顯成長蛻變,凸顯作文的實用性與教育意義。若繼續(xù)雕琢,敘事詳略可進一步細化,滑板前期鋪墊可精簡,使重心更快落于自我的成長感悟;心理描寫也有拓展空間,摔倒瞬間若拓展內(nèi)心的復雜情緒,人物會更飽滿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