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之間常有驚喜出現(xiàn)。
夏天,有一次去楊家窩新村陪伴母親,我見到了久違的紫茉莉。
楊家窩新村西鄰五井鎮(zhèn)人民政府。五井鎮(zhèn)人民政府西邊是東升村,隔一條南北走向的蓮花山路,南低北高。蓮花山路很寬,靠近東升村一側(cè)的路邊,墻角,籬畔,幾株紫茉莉花開成片。不過四五株紫茉莉而已,居然開出了花海的陣勢,恣意,張揚(yáng),開滿墻角,依然嫌地盤不夠,舉著粉紫色小喇叭伸出籬笆。
和鳳仙花、雞冠花、蜀葵等植物一樣,紫茉莉也是城市、鄉(xiāng)村常見的植物。它的花以粉紫色居多,黃色常見,白色偶爾可見。
粉紫色各有深淺,淺者如櫻花、杏花的顏色,淡淡的粉;深者如桃紅、茜紅。黃是明黃,迎春花、連翹花的顏色。白是雪白,冰肌玉骨,不多見。
最為奇特的是一花兩色甚至多色。常見的紫粉色花瓣上,繪著一條或幾條寬窄不等的黃絲帶、白絲帶,細(xì)若蛛絲,寬如小指。也有紫黃、紫白、粉黃各半者。還有一種是以紫或黃為底色,散落著星星點(diǎn)點(diǎn)大小不一的雜色……風(fēng)吹過,花兒搖曳生姿,千般妖嬈,萬種風(fēng)情。
紫茉莉的名字,囊括了花色與花香的含義。它還有諸多俗名,如野茉莉、胭脂花、地雷花、煮飯花等。俗名多,一是說明分布廣,二是說明與人親近。
野茉莉,一個“野”字,形象地彰顯出其性格——無拘無束,全身散發(fā)著熱騰騰的野性。花兒凋落后,結(jié)出的果實(shí)酷似一顆顆黑色的小地雷,這應(yīng)該是它被稱為地雷花的原因。胭脂花好理解,這粉艷艷的花兒可當(dāng)胭脂涂抹。煮飯花的由來有些奇怪,是因?yàn)榛ㄩ_時分到了煮飯時間嗎?花兒黃昏開放,該是晚飯吧。
傳說,百花仙子召集眾花開會,讓眾花選定綻放的時間,很多花選擇了白天,在陽光下爭奇斗艷。唯獨(dú)紫茉莉默默無言。百花仙子問其緣由,紫茉莉說,大家都去陪太陽了,月亮孤單,它要陪伴月亮,所以選擇從傍晚綻放至凌晨。紫茉莉的壯舉深得稱贊,于是它的花期比一般花要長。從此,紫茉莉在太陽落山時準(zhǔn)時綻放,露出笑臉。紫茉莉盛開,沒有蜜蜂圍繞,沒有蝴蝶相伴,只有溶溶的月色。紫茉莉,花開清輝里。
復(fù)墾前的楊家窩村,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更是我的精神家園。這里家家是平房,門前幾乎都有小菜園或小花園,用木條扎成籬笆,或者用紅磚壘砌出一圈矮矮的圍墻,或者無遮無攔地敞開著。
菜園里多是豆角、黃瓜、西紅柿,花園里除了月季、薔薇、美人蕉,邊角上都有幾株紫茉莉。紫茉莉無處不在的野性和強(qiáng)悍的生命力,加上絢麗明艷的色彩,留在了我的童年。
紫茉莉結(jié)出的一顆顆“小地雷”,盛滿了年少時的快樂。獨(dú)自一人玩時,我常抓一把“小地雷”,慢慢松開手,“小地雷”下雨般落進(jìn)桶里或盆里,聽著“嘩啦啦”的聲音,小小的心靈便不再孤單。人多時有多人的玩法,我們在地上畫一個圈,把“小地雷”當(dāng)成彈珠,對準(zhǔn)圓圈彈過去,誰彈進(jìn)圈里的多,誰就贏。幾個小伙伴趴在地上,兩手泥,一身汗,卻玩得不亦樂乎。童年的快樂,簡單而純粹。
從楊家窩村到楊家窩新村,雜亂的平房變成了整潔的樓房,紫茉莉淡出了我的視線,但記憶中的紫茉莉常常閃現(xiàn)。沒想到,相隔不遠(yuǎn)的鄰村,紫茉莉一點(diǎn)兒不寂寞,熱熱鬧鬧,按照自己的生命節(jié)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自播、自衍、自由、自在,夜來暗香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