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zhí)妒欠沾缶?、司法為民的履職“尖兵”,也是善于學習、筆耕不輟的研究“精兵”。從檢17年,她的履職經歷橫跨四大檢察,檢察為民是她一直貫徹的法律初心。
記者:您的工作涉及四大檢察融合履職,可以談談你對四大檢察之間的關系的認識以及融合履職的看法嗎?
龍?zhí)叮?/b>檢察機關的定位是法律監(jiān)督機關。過去檢察機關的刑事監(jiān)督色彩更重一點,但是從國家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來講,檢察機關需要行使全面的監(jiān)督權,勢必要把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強大。四大檢察的發(fā)展使我們檢察職權本身的內涵更加豐富了。在實踐中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法律關系往往是復合型的。比如一個故意傷害的案件,在構成刑事犯罪的同時,也復合了民事侵權的成分,這也是我們要刑民接續(xù)保護被害人權益的原因。如果檢察官沒有四大檢察融合履職的意識,容易自掃門前雪,只做好自己負責的一塊,對人民群眾的權益保護其實是不充分的。
2014年,我來到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時為上海市閘北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部門工作,那時候未檢工作已經有了融合履職的雛形,對我個人能力的挑戰(zhàn)是非常大的。首先對我的法律知識儲備有很高的要求,四大檢察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規(guī)都要熟悉掌握;其次對個人的協(xié)調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不僅要和公安、法院溝通,還要協(xié)調和未成年人有關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也是在未檢部門我快速成長起來。
記者:您負責了上海市首例督促行政機關向法院申請撤銷監(jiān)護人資格的案件,您和您的團隊在辦案中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龍?zhí)叮?/b>2017年4月,我在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檢部門辦理了一起涉遺棄罪的刑事案件。3歲的女孩朵朵出生時被診斷患有新生兒窒息,被親生母親遺棄在兒童醫(yī)院,她在醫(yī)院的走廊上生活了3年。作為承辦檢察官,我一方面認真履行好審查起訴職能,積極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夯實定罪量刑的證據;一方面不斷勸說朵朵的母親高某承擔起撫養(yǎng)責任,但一直遭到拒絕。最終,高某以遺棄罪被提起公訴,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
我是“朵朵案”的公訴人。從刑事追訴犯罪的角度,這個案件到法院支持判決遺棄罪就結束了,但朵朵的人生并沒有什么改變,依舊滯留在兒童醫(yī)院的走廊上。未檢部門辦案應從最大化保護兒童利益的角度出發(fā),讓兒童回歸正常的生活是我們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盡快解決孩子的監(jiān)護困境。在朵朵母親已經多次明確表示放棄撫養(yǎng)權的情況下,我們又走訪了她的外公、外婆,他們也拒絕承擔撫養(yǎng)責任。最終,我們作了一個大膽的探索,通過提出檢察建議,督促民政部門申請撤銷朵朵媽媽的監(jiān)護人資格,兒童福利院成了朵朵的監(jiān)護人。后來,未檢部門在實踐中處理這類案子的制度越來越完善,也有支持其他親屬申請撫養(yǎng)權的案例。我們是首先把路走通的人,現(xiàn)在路會越走越寬。
記者:民事檢察工作很重要的一塊內容是對生效裁判和生效調解書的監(jiān)督。檢察官會聽取涉案雙方當事人以及法官的說法,在面對當事人的時候,是不是特別需要傾聽的耐心?
龍?zhí)叮?/b>來到民事檢察部門之前,我擔任公訴人,工作中更多的是需要輸出的能力,法庭上能控場,訊問有技巧,都是一位公訴人需要具備的素質。來到民事檢察部門以后我更多的工作是傾聽,情緒也變得比以前更穩(wěn)定了。見到當事人,我不會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說。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只是一個簡單的繼承糾紛、共有糾紛,但是當事人也許會從他們父母那一代開始講起,他們兄弟姐妹是怎樣的相處模式,他受到過什么委屈,等等。傾聽當事人的訴說對于建立他們對檢察官的信任非常有好處。同時充分聽取雙方的表達,也有利于檢察官對案件細節(jié)的判斷,有利于發(fā)現(xiàn)雙方心結所在,對于化解矛盾也是很有幫助的。充分地傾聽,也有利于檢察官站在完全中立的立場上看問題,防止偏聽偏信。
靜安區(qū)是老城區(qū),我平時工作中接待許多當事人是為了動遷利益分配引起的家庭糾紛而來。在我接待當事人的過程中,有的人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了,充滿委屈。大家可能想不到,家庭成員之間相比陌生人之間更難開展調解工作。家庭矛盾發(fā)展到訴訟的地步,可能原來的親人甚至都不愿意坐在一張桌前對話,檢察官把他們請到聽證現(xiàn)場,面對面對話,有助于矛盾的化解。
記者:您非常關注維護弱勢群體利益,用支持起訴的方式幫助他們拿起法律武器,可以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案例嗎?
龍?zhí)叮?/b>最高檢非常重視支持起訴的工作,“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的牽頭部門也是我們民事檢察部門。2024年,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共辦理支持起訴案(含支持仲裁案)110件。分享兩個案例:一個讓我覺得非常成功,一個讓我覺得結果不太理想,從中我思考改進創(chuàng)新檢察工作的方法。
一個案子是一起家暴案件。一名女士長期遭受家暴,有重度抑郁,女兒正面臨高考,她的訴求是想恢復正常的生活。我們告知她有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權利并支持她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法院很快下達了保護令。一年后我回訪這名女士,得知她女兒已考上大學,她丈夫后來也沒來騷擾她。這是全區(qū)首起支持起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例,它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大信心。
另外一個案子是一起勞動糾紛。某飯店開業(yè)前,組織了一個餐飲團隊,集中管理,開發(fā)菜品,但沒有和團隊成員簽勞動合同,也沒有付工資。后來飯店籌備失敗,就解散了該團隊。勞動仲裁沒有確認雙方勞動關系,團隊成員訴至法院,一審也敗訴了。二審我們通過努力讓雙方調解成功,勞動者得到賠償,但金額不大。這個案子讓我思考,檢察機關如果能把支持起訴介入的時間再提早一點,比如在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時就介入,結果可能會更好。檢察官可以幫助勞動者收集證據,在仲裁時就獲得一個比較好的結果。市檢察院也很認可我們這個想法,2024年選擇了3家單位試點支持仲裁的創(chuàng)新工作。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就是其中一家,2024年辦理了79件支持仲裁的案件。靜安區(qū)人民檢察院還建立了民事檢察與勞動仲裁的協(xié)作機制,加大力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記者:我們常說檢察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案結事了人和”,您覺得要達到這樣的結果需要檢察官具備怎樣的素質?
龍?zhí)叮?/b>“案結事了人和”確實不容易,案結容易,事了難。特別是民事案件很多涉及經濟利益糾紛,總有一方需要讓渡利益,事了就更難了。檢察官要通過自己的工作,化解老百姓的心結,讓他們真正接受判決的結果。這要求檢察官首先要有過硬的辦案能力;其次要有群眾工作能力,你要是一名有煙火氣的檢察官,善于傾聽、調解、釋法說理;最后要有協(xié)調各方的能力,能調動社會資源共同解決問題。其實老百姓找到檢察官最終是要解決問題,只要問題解決了,人就和了。
在民事檢察部門,我們辦的每一個案件都是民生案件。維護老百姓的權益是我們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的法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