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夏末,高添碩的臉上還帶著幾分稚氣,一聲長長的汽笛聲和一張紅得耀眼的通知書,把他送進了幻想中的大都市——上海。
第一次知道上海,還是在課外書里?!笆镅髨觥薄巴鉃薄捌謻|”“石庫門”……這些新鮮的詞語接連躍入眼簾,年少的高添碩看不懂,亦無法想象。他只知道,后來,南下的列車疾馳,窗外的樹木、房屋一格格地向后閃逝,他一步步走進了上海。
初入大學,充滿新鮮感的一切都在刺激著高添碩的大腦。校園占地面積很大,有他所能想到的一切大學應有的設施。上課的地方是寬闊明亮的階梯教室,沒人會在乎他聽沒聽課,每個人都低著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生活的變化對他來說是巨大的——可以自由地支配生活費,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每一天。有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理解并感受到了哲學意義上的自我。
是的,上海交大,學習條件從各方面來講都是優(yōu)越的。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學業(yè)要求也是嚴苛的。即使作為“初生牛犢”,高添碩依然被自己的愚蠢和不足折磨得憂心忡忡。
僅僅一年,那個小鎮(zhèn)的佼佼者就感覺自己快要被“魔都”的洪流淹沒了。
但少年之所以是少年,就在于他會從生活中尋求挑戰(zhàn)。
那天下著小雨,高添碩走著走著,突然留意到,路旁掛著的鮮紅的橫幅上寫著:“青春只有一次,參軍榮耀一生。”
金黃色的字似乎有著無窮的魔力,高添碩的心被拉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故事和面孔逐漸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
“這是一時沖動嗎?”高添碩在心里問自己。等回過神,他已經站在學校武裝部的門口了。與負責人簡單交流后,高添碩填寫了相關信息。
“你都考上交大了,怎么還要去當兵?”
電話那頭的家人聽到他要參軍的消息,吃了一驚,非常不理解他的決定。
“姥爺以前不也當過兵嗎?我想在年輕的時候多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p>
“就因為你年輕,所以才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早點畢業(yè),找個好點的工作!”
“我不想給自己留下遺憾?!?/p>
幾番爭執(zhí)后,雙方都陷入了沉默。直到另一端發(fā)出一聲長嘆,電話被掛斷了。
報名,體檢,政審,定兵,一路綠燈。
拿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高添碩內心的激動無以言表,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另一段逐夢的旅程。宣布去向的時候,高添碩傻眼了。
“高添碩,上海?!?/p>
他整日幻想著自己能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一身裝備潛入?yún)擦稚钐?,直插敵后;或是襟帶飄飄挺立在軍艦之上,乘風破浪。這個完全沒有料想到的去向讓他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
9月19日清晨,高添碩穿上沒有軍銜的迷彩服,從交大閔行校區(qū)的思源門出發(fā),前往他夢寐以求的軍營。大巴搖搖晃晃,窗外的風景一個勁兒地往后跑,同樣遠去的還有他那僅過了一年的大學生活。
新兵連的訓練期對大部分新入伍的大學生來說都是最苦的一個階段,對高添碩而言也不例外。陌生的環(huán)境、高強度的鍛煉、身體的不適應,給他帶來了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折磨。
體能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作為一名剛從學校走出來的滿臉稚嫩的“學生兵”,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讓高添碩吃盡了苦頭。單杠上依舊沒有實現(xiàn)“0”的突破,操場上3公里還是“吊車尾”,低姿匍匐吃了一口又一口的黃沙……
“后悔嗎?”“不后悔!”
眼下他并沒有找到自己來當兵的意義,每天的汗水和疼痛讓他無暇思考所謂的意義,堅持就是唯一的答案。
營區(qū)的辦公樓上豎著幾個鮮紅的大字——“不忘初心”,每一次經過,高添碩都會久久地凝視著它們。無聲的字在他的心里震蕩起巨大的回響,一次次把他從行將放棄的邊緣拽回來。
手被磨破,長繭,再被磨破;自尊心被揉碎,重組,再被揉碎。
數(shù)不清的5公里和400米障礙,他無數(shù)次從地上爬起再前撲,手臂被砸出了貼合大地的弧度。他用盡力氣,想成為一個兵。
當兵第二年,高添碩隨部隊執(zhí)行一項極其重要的安保任務,他的工作是和戰(zhàn)友一起,在繁華的上海外灘執(zhí)勤。
熙熙攘攘的人群、嘈雜的街市,任何細小的危險都不能遺漏。
“時刻警惕!警惕,警惕,再警惕!”這是組織布置的最簡單卻又最艱巨的任務。
高添碩和戰(zhàn)友一起,站在人流中,守護一方安定。來往的游客在他的哨位前駐足、道謝、致敬,一聲聲“您辛苦了”,讓高添碩的眼眶涌出熱淚。
或許就是在那一刻,他所有的追求和努力,都有了具象的回應。他也終于體會到屬于一名軍人的神圣使命和無上榮光。
下了夜班,疲憊的戰(zhàn)友們回到營區(qū)倒頭就睡。他們都是守護上海這座城市多年的戰(zhàn)士,只有高添碩是第一次在外灘執(zhí)勤。
“說實話,這是我來上海這么久,第一次去外灘?!苯柚呃鹊臒艄?,高添碩在日記本上認真地寫下這句話。熱烈的情感讓他把白天的辛苦與疲憊都拋諸腦后,流淌在筆端的盡是少年的歡喜與激動。
“我想過我會在外灘的華燈下漫步,細聽黃浦江水的呢喃;我也想過我會吹著盛夏的晚風,在熱鬧的人群中大聲歡笑……但我從來沒想過,我會是外灘熱鬧繁華處最嚴肅的執(zhí)勤戰(zhàn)士。我的面前掠過了數(shù)以萬計的面孔,城市的燈光極盡絢爛,我愈是向往這繁華,愈是感覺到紅肩章的沉重?!?/p>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2021年9月,高添碩服役期滿,光榮退伍。退伍那天的很多細節(jié)他都不記得了,只依稀記得天氣很好,陽光照在肩上,肩章處空蕩蕩的。
他說過不會哭,可是上了車,眼淚還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脫下戎裝,回到闊別兩年的校園,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巨大的學業(yè)壓力再一次給這個年輕人重重一擊。太久沒有接觸過專業(yè)知識,很多課程都跟不上節(jié)奏,他只能靠自己去調節(jié)。
“當過兵的人,至少是受得住磨煉的!”每每在學業(yè)上遭受打擊,高添碩總是這樣對自己說。學不會的就重復學,聽不懂的就反復聽,這樣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高添碩才真正從一名戰(zhàn)士變回一名合格的學生。
軍裝雖然脫下了,但他內心的熱忱始終如一。在校期間,每一年的夏天,高添碩都會擔任中小學軍訓的教官,把他接受的軍營教育傳遞給比他更小的學生們。
因工作出色,高添碩當選退役大學生士兵協(xié)會的會長,主持全校退役學生的日常活動。2022年,“交大戎耀”(上海交通大學退役大學生士兵群體)榮獲“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年度人物”。
從初來上海、初進交大,到如今已是第7個年頭了,高添碩順利完成了本科學業(yè)并選擇繼續(xù)攻讀工學碩士。
這7年見證了他所有的選擇與奮進,成了獨屬于他的青春的代名詞。高添碩后來再回想,總是忍不住感嘆:上海真好!每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都將他與上海這座城市牢牢地拴在一起。
此時此刻,他正在這座城市的一隅默默奮斗,繼續(xù)延展他的人生歷程。
(本刊原創(chuàng)稿件,老老老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