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時間能沖刷一切因果,但這個話題還是蠻沉重的,抱歉……”當?shù)弥斄乃牧艏壗?jīng)歷時,曾經(jīng)在小學高年級時留過一級的80后陳哥(化名)婉拒了《新民周刊》的采訪。
雖然官方?jīng)]有公布過具體數(shù)字, 但在不少70后、80后的記憶中,小學與初中成績差的學生會被要求留級。
因此,找到留過級的人不難,難的是讓他們坦然說出自己的那段經(jīng)歷。畢竟,我國直到2006年修訂《義務教育法》時才取消了因成績差而強制留級的制度。
《新民周刊》找到了幾個愿意分享留級經(jīng)歷的人,他們或是被學校要求或是由家長提出申請,但都或多或少“得益于”留級制度,在學校某個階段重讀一年甚至幾年,似乎讓他們擁有了更好的人生。
留級制度在我國曾長期存在,是中小學管理學生學業(yè)、促進學生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70后盧克(化名)在小學階段曾是一個“差生”。他對《新民周刊》表示,自己剛念小學的時候,去了一所游泳學校訓練,至少半年沒上課,所以回到家附近的公立學校念書時,學業(yè)就有些跟不上,成績經(jīng)常班上墊底。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普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不像現(xiàn)在那么雞血,所以盧克就這樣自由散漫地混到了小學五年級?!白羁鋸埖臅r候,考試卷子發(fā)下來,我可能簽個名字就白卷交上去了?!?/p>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盧克五年級上學期因為闌尾炎開刀住院,在家靜養(yǎng)了一陣子。等他身體養(yǎng)好以后回到學校,老師干脆就和他家長建議,讓孩子留一級?!拔铱赡鼙容^晚熟,再加上我們那個年代覺得留級也沒什么大不了,所以我對留級這件事并不太在意。如果是放到現(xiàn)在,估計小朋友會更加敏感吧?!?/p>
盧克回憶說,自己之前因為成績差,在原來的班上其實是有些受到歧視的。反而是在成了留級生以后,也就是和下一級的學弟學妹一個班,雖然同學們都知道他是留級生,反而都希望他能成績跟得上,在學習上給了他不少幫助,他也因此在新班級結交了一些朋友,老師對他的學習也更上心了。“以前對學習無所謂的我,開始意識到我至少要考試及格,不能小學都畢業(yè)不了,不能在成績上拖新班級的后腿?!北R克感嘆道。
“如果學生沒學好的話,讓他在這個學年再鞏固一下、再讀一遍,也沒有什么不好。”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人生順風順水,盧克并不介意公開自己的留級經(jīng)歷。
留了一級的盧克,雖然小學順利畢業(yè),但剛開始的成績依然不理想。“我們班上38個人,是按照成績排學號的,我是36號?!彪S著男孩子逐漸開竅,盧克在初二的時候成績屬于班上中等水平了。到了初三,盧克的成績可以壓線上一個普通高中,但自認為不是讀書料的他選擇去了一所旅游職校念廚師專業(yè)。畢業(yè)以后,盧克從事了和廚師無關的廣告行業(yè),也去國外打過工,回國以后還做過公司的管理層。
如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回想起40年前的留級經(jīng)歷,感慨萬千?!叭绻麑W生沒學好的話,讓他在這個學年再鞏固一下、再讀一遍,也沒有什么不好?!笨赡苁且驗樽约旱娜松橈L順水,盧克并不介意公開自己的留級經(jīng)歷。
和盧克一樣坦然談論自己小學留級經(jīng)歷的還有85后女生索拉(化名)。和盧克被老師要求留級不同的是,索拉的留級是她母親主動提出的?!吧鲜兰o90年代中期,我在一所菜小念的書,當時學校風氣很不好,給我留下了心理陰影。我媽擔心我成績越來越差,就幫我轉到了另一所小學,并讓我留級重讀了四年級?!彼骼嬖V《新民周刊》,到了新學校后,她發(fā)現(xiàn)老師人品很好,再加上四年級的知識本來就學過了,所以學習上自信了不少,成績也提高了。如今已為人母的索拉很感激母親當時讓她轉校留級的決定:“我覺得重讀一年蠻好的,不然痛苦死。”
和索拉一樣由母親提出留級的還有90后男生阿宣(化名),但他在長三角一座四線城市的三所重點學校念了五年高中,留級了一年,復讀了一年。
阿宣的家境非常好,初中時候成績也不錯。但到了當?shù)刈詈玫氖兄攸c高中以后,阿宣的成績卻不斷下滑。整個高一年級18個班,每個班近60人,阿宣的成績在年級排在了1000名外。但在阿宣的母親看來,自己的兒子很優(yōu)秀,可能是高中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
從小到大,阿宣穿什么衣服都由他強勢的媽媽決定,在學習等重大問題上也是如此。在阿宣念高二的時候,在母親的運作下,他被轉到了另一個區(qū)的區(qū)重點高中重新讀高一,希望借此把基礎夯實一下。在這所區(qū)重點高中讀到高三,阿宣高考還是考砸了,那一年勉強只能上個民辦三本。阿宣母親不甘心,又把兒子弄到了在當?shù)嘏琶诙母咧袕妥x一年,最后去了一所中外合辦的一本念金融專業(yè)。
比別人多讀兩年高中的阿宣,本科畢業(yè)以后也曾工作過一陣子,但他母親希望兒子更有出息,所以就把他送到南半球念金融碩士。原本2年就能讀完的水碩,因為碰上新冠疫情,愣是斷斷續(xù)續(xù)讀了5年才畢業(yè)。算下來,阿宣在母親的一頓操作下,比同齡人多讀了五年書才拿到相應文憑,兜兜轉轉之后去了一座省會城市的銀行工作,但那是在他母親給這所銀行存了500萬元的前提下?lián)Q來的鐵飯碗。
回想起來,阿宣可能很早就發(fā)現(xiàn)母親操控了自己的一生,所以進了高中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轉學留級只是消極反抗的開始。
如果說阿宣的母親過于強勢,那么讓10后男生小華(化名)重讀小學四年級,是小華家人的共同理性決定。
小華的母親是一名985高校老師,外婆也是一名退休小學教師。從小個頭矮小、體弱多病的小華,因為幼兒園期間經(jīng)常在家,上小學以后沒有馬上適應。再加上二年級的時候換了語文老師,后者剛剛大學畢業(yè),教學經(jīng)驗不足,有些要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很難適應,小華的成績日益下滑。
重讀的小華,在四年級的班上不再顯得個頭矮小,性格也開朗了不少。
我國在2006年修訂《義務教育法》時取消了因成績差而強制留級的制度,即便有家長主動提出讓孩子留級,教育部門也原則上不予鼓勵,除非因病休學。小華在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由家人提出因病休學。等到班上同學上五年級的時候,小華重回學校,還是上四年級。這在以前叫作“留級”,如今則叫“重讀”。按當?shù)亟涛?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重讀最多不超過2次,畢業(yè)年級不申請重讀。小華的家人因為在教育系統(tǒng)工作,對于重讀政策比較了解,所以就讓他重讀了小學四年級。
重讀的小華,在四年級的班上不再顯得個頭矮小,性格也開朗了不少。
除了成績不理想,以前學生留級的另一大原因是換城市轉學。
《新民周刊》發(fā)現(xiàn),因為轉學而留級的名人案例并不少,已故作家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父母所在部隊調動頻繁,二月河只好不斷地轉學,小學、初中、高中都留過級,高中畢業(yè)時已經(jīng)21歲。
70后大偉(化名)也因為父親軍人轉業(yè)而全家搬到父親的家鄉(xiāng)生活,不得不在80年代中期念初二的時候留一級。
“1985年春天,我念初二下學期,父親因為轉業(yè)了,所以我們全家都準備打包搬家,我就從3月開始不去學校了,4月就到了父親的家鄉(xiāng)生活?!贝髠ジ嬖V《新民周刊》,當時因為父親分配的房子還沒安排好,他和父母還有妹妹一家四口就借住在叔叔家,他也在5月中下旬插班去了就近的一所初中念書。
因為之前兩個月沒上課,再加上兩地的教材不一樣,在原來學校成績中等偏上的大偉明顯感覺讀書有些吃力,尤其是數(shù)學,很多知識點沒學過,題目根本不會做。等到9月開學的時候,大偉去了新家附近的另一所初中上學?!拔壹覟榱吮kU起見,讓我還是重讀初二。我以前小學班上就有留級生,對方成績不好,也不太合群。但我自認為只是轉學重讀,熟悉一下當?shù)氐慕滩?,所以在心理上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留級。再說,留級也不是‘差生’的專利,對吧?”
到了新初中的初二班級,同學們也沒有把這個新來的同學區(qū)別對待,大偉很快結交了新朋友,這份友誼甚至保持到了40年后的今天。因為重讀了初二,大偉的學習尤其是數(shù)學比以前扎實了不少,這也讓他始終保持在班級中上水平。大偉感慨道:“當初是家長要我重讀,我也沒有因為多讀一年而沮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有個別學生確實跟不上正常的教學進度,如果不允許他們留級,會讓他們求學面臨很大壓力。就算讓他們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也只是完成義務教育年限,并不能保障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質量,即達到合格要求。因此,一直以來,都有恢復義務教育留級制度、強調重視義務教育“合格率”的呼聲。
2025年2月7日,教育部公布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其中第14條規(guī)定,“適度放開特殊教育學生學籍變動權限”,情況特殊的可以允許其降級就讀。雖然這只針對特殊教育學生,且“情況特殊”才可允許降級,但是,這也被解讀為留級制度隱形回歸。
留級也好,重讀也罷,如果當作是“重啟”學業(yè)的一種調整方式,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