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桂祥1947年出生于北京,父親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她兩歲那年,父親患病因無錢醫(yī)治早早去世。媽媽只好去一戶有錢人家當保姆,靠微薄的收入艱難度日。
閻桂祥小時候眉清目秀,愛唱愛跳。媽媽癡迷戲曲,受其影響,閻桂祥也愛看戲,并模仿戲里的唱腔,日積月累學會了不少唱段。
11歲那年,閻桂祥考入北京戲曲學校,得到“程派”名家趙榮琛,和京劇大師張君秋的指點。她的唱腔吐字清晰、感情真摯,小小年紀就具備了名角底蘊。閻桂祥12歲登臺,在學校相繼學會了《望江亭》《二進宮》《貴妃醉酒》等眾多不同流派的京劇劇目,在京城小有名氣。
有一次,學校要排演《沙家浜》,作為戲校的尖子生,她飾演阿慶嫂。令閻桂祥沒想到的是,因為這個角色,18歲的她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1965年5月的一天,著名京劇藝術家譚富英先生,坐在家里唯一的黑白電視機前,看北京戲曲學校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作演出的交響樂京劇《沙家浜》。戲中的阿慶嫂削肩細頸,柳葉眉,挺鼻梁,小方口,一雙俏目,顧盼神飛,是個誰瞧上一眼都久久難忘的女子。
她字正腔圓的唱功、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神韻,讓老爺子看了頻頻點頭說:“這小阿慶嫂有靈氣,是塊戲料。這要當我孫子媳婦該多好。” 原來,譚富英有個孫子叫譚孝曾,也在北京戲校學習。
譚富英是一代代老生演員望塵莫及的藝術領袖。能得到他的青睞,連譚家的子孫都羨慕不已。很快,就有弟子去請閻桂祥來家里做客。得知譚富英爺爺要給自己說戲,女孩驚喜異常,能得到這位京劇大師的賞識,是一種殊榮。
閻桂祥知道,譚家是“中國京劇第一世家”,堪稱一部“濃縮的京劇史”。這個藝術家族七代都演京劇老生,且一脈相承都是名角。譚孝曾比閻桂祥小兩歲,儒雅持重,學的是老生,因所屬行當不一樣,他們平時交往不多,這天才算是正式認識了。
當時,閻桂祥衣著干凈利索、清麗素美。她天生皮膚白皙,一排整齊的牙齒更是白得發(fā)亮。經(jīng)過幾句交談,不難發(fā)現(xiàn)閻桂祥為人爽朗淳樸、器宇不凡,有著一般年輕旦角沒有的大家門風。譚老爺子對眼前的女孩更喜歡了。
兩人交談不到半小時,老爺子就對閻桂祥說,我孫子在《沙家浜》中演的是刁德一,你們應該熟悉,就一起聊聊吧。就這樣,譚孝曾就和閻桂祥戲里戲外地聊了起來。
此后閻桂祥又多次被老爺子以“說戲”為名,請來家里吃飯。一天閑聊時,譚富英對她說:“看得出來,孝曾也非常喜歡你。你們先交朋友,如果有緣你就當我孫媳婦吧!”聽了這話,閻桂祥滿臉羞澀地微微點了下頭。見女孩答應了,老爺子非常開心。就這樣,閻桂祥和譚孝曾的“地下戀情”便開始了。
書信鼓勵,
與譚孝曾苦戀10年
1968年,閻桂祥畢業(yè)后分配到了北京京劇院,正式拜著名旦角趙燕俠為師。趙燕俠在《荀灌娘》《盤夫索夫》《白蛇傳》等劇目中的每個動作、身段、臺步、水袖、扮相,都被閻桂祥學得別無二致。她得到了趙燕俠生活式的運腔、吐字方式和展現(xiàn)人物細膩內(nèi)心的真髓。這幾部戲,也成為她經(jīng)常演出的保留劇目。
工作之余,閻桂祥和譚孝曾也經(jīng)常偷偷約會。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剛剛小有名氣,國內(nèi)就開始了一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她和戀人譚孝曾也因此而含淚分別。閻桂祥離開了北京,被下放到延慶縣的松山林場勞動。她像男勞力一樣,天天上山伐木、砍柴,傍晚時才回駐地。
想到自己刻苦學戲8年,如今竟然毫無用處,這讓閻桂祥格外傷感。夜里她思念譚孝曾,懷念昔日的舞臺,淚水一次次涌出眼眶。由于延慶離市里不算遠,她每月有一天探親假。
譚孝曾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國京劇院,只要女友放假,他就擠最早一班公共汽車,從西郊魏公村去市里與她見面,用愛情慰藉閻桂祥。戀人相見,驚喜而甜蜜。然而一天卻轉(zhuǎn)眼就過去了,哪夠他們聊的?譚孝曾每每送閻桂祥去長途汽車站,兩顆黏合的心仿佛被撕扯開。為了練早功,譚孝曾還要在早上6點前趕回中國京劇院,他從沒說過辛苦。
爺爺譚富英了解到閻桂祥的情況后,心里也很難過,他動情安慰道:“孩子,別難過,任何時候別丟下戲校學的東西,磚頭瓦塊也有翻身的那一天?!睅拙湓捳f得閻桂祥熱淚盈眶。她牢記爺爺教誨,重回林場后哪怕收工再累,她也去宿舍后面的空地練功。每天早晨她第一個起床,跑到小山上高聲吟唱革命詩詞練嗓子。
兩年過去了,一些同事陸續(xù)回城。可閻桂祥的厄運卻沒結(jié)束,她早逝的父親出身不好,閻桂祥受到了牽連。1969年秋天,她又被下放到京郊小湯山五七干校勞動。
閻桂祥在那里插水稻、挑糞、挖河泥,干的全是苦活累活。擔心所學荒廢,晚上她跑到莊稼地里偷偷吊嗓子,勞動間隙練習壓腿、劈腿。譚孝曾時刻牽掛閻桂祥,幾乎隔一天就給她寫一封信。
那時,信件成了閻桂祥和譚孝曾情感的寄托。閻桂祥說,別看譚孝曾生性內(nèi)向寡言,然而內(nèi)心情感豐沛。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憂,全體現(xiàn)在信箋中了。他寫給閻桂祥的信,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幾頁信紙嫌不夠,連信封上也要寫上詩句傾訴衷腸。每晚臨睡前,閻桂祥借著昏暗油燈,讀男友的來信,就是她最幸福的時候。
1973年閻桂祥終于迎來了翻身之日。這年冬天,北京京劇院排演現(xiàn)代京劇《杜鵑山》,領導安排楊淑蕊、閻桂祥飾演劇中女主角“柯湘”的B角、C角。
雖然離開舞臺多年,閻桂祥的基本功一樣沒落下。她塑造的“柯湘”英姿颯爽,舉手投足有英武之氣。她演唱的《家在安源》《亂云飛》等唱段剛?cè)嵯酀?,字字含情,打動了無數(shù)戲迷。謝幕時,面對戲迷熱烈的掌聲,閻桂祥一次次熱淚盈眶。重新回歸舞臺太不容易了,她不敢結(jié)婚,不敢生育,生怕影響了事業(yè)。
直到1977年,當時閻桂祥已經(jīng)30歲,不能再拖下去了,這年秋天兩人在北京舉辦了婚禮。這對京劇伉儷苦戀10多年,才走到了一起。
1979年8月26日,閻桂祥在北京生下兒子譚正巖。因癡迷京劇藝術,兒子剛出滿月,閻桂祥就將寶寶交由母親照顧,她重回單位排練演出。
1980年代,她再次迎來事業(yè)高峰,閻桂祥演唱的《荀灌娘》《白蛇傳》《情癡》成為那個時代的經(jīng)典。她在新編歷史劇《情癡》中塑造的霍小玉,受到了業(yè)內(nèi)專家的一致贊賞。
1985年,閻桂祥憑借《白蛇傳》《木蘭從軍》喜獲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87年,在北京中青年京劇演員“振興杯”電視大賽上,閻桂祥榮獲十優(yōu)演員的光榮稱號。
生死相依,彼此照亮
當閻桂祥迎來事業(yè)高峰期時,譚孝曾卻戲碼不多,事業(yè)陷入了低迷。閻桂祥深知越是對方在低谷越要彼此心疼,別看正當紅,她卻在意丈夫的每一絲情緒。因為在她心里,名伶的光暈終敵不過身為人妻的本分。幾年如一日,閻桂祥往往演完一整出戲后,回家就下廚給丈夫做飯,嘴角始終掛著溫柔的微笑。她就是做這樣的小事疼惜丈夫。
在譚孝曾不得志的時候,有些場合他是不能出席的,閻桂祥卻經(jīng)常出席。因為是主演,她就想方設法地帶丈夫出席,甚至跟領導推薦說,這戲得她跟譚孝曾唱,或者這個活動他得參加,丈夫也知道閻桂祥用心良苦。
譚孝曾性格內(nèi)向不愛講話,說話偶爾還有點口吃。雖然不善言談,但他善交朋友。閻桂祥就鼓勵他,跟過去的朋友或發(fā)小一起玩一起喝酒。她覺得只要丈夫多和人交流,情緒就會有所改變。譚孝曾聽從妻子的建議,經(jīng)常和朋友、發(fā)小在一起聚聚,結(jié)果越聊話題越多,心情也慢慢好了起來。再后來,身體、精神、嗓子全好了。
然而,正當一切都順風順水時,1990年閻桂祥的媽媽卻不幸離世。失去摯親的打擊讓她一蹶不振,她一直覺得這些年母親付出太多,自己整天忙于事業(yè)對老人的回報太少。由于愧疚、傷心,閻桂祥患上了抑郁癥。
令閻桂祥感動的是,丈夫?qū)λ昧?。當時由于她一天到晚都有恐懼感,連電視都不敢看,夜里老做噩夢,有時驚醒后會哭著大喊大叫。譚孝曾被吵醒后,就會耐心地哄她,有時候甚至整宿陪她聊天。
譚孝曾還陪她去醫(yī)院治療,找老中醫(yī)用各種辦法調(diào)理,但效果一直不好。抑郁癥折磨下,閻桂祥悲觀厭世,多次想到解脫,是丈夫死死拽住她,給予溫暖與鼓勵,陪她負重前行。
為轉(zhuǎn)移閻桂祥的痛苦,譚孝曾和她一起教兒子譚正巖學戲。丈夫教兒子唱老生,她負責兒子的飲食起居,并監(jiān)督其練功。
兩年后,在夫妻倆合力雕琢下,譚正巖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北京戲曲學校。只要譚正巖放假回家,閻桂祥和丈夫就給他“開小灶”??粗鴥鹤右惶焯扉L高,一天天進步,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閻桂祥重新看到了希望,困擾她近10年的抑郁癥也漸漸淡去。
53歲時閻桂祥從單位退休了,離開心愛的舞臺,她覺得從此以后就跟混吃等死的一樣,有一種說不出的痛苦。
閻桂祥和譚孝曾的生活,又一次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zhuǎn)折。她退休了,“沉寂”多年的丈夫卻迎來了事業(yè)的高峰期。譚孝曾嗓音高亢洪亮、韻味清醇、臺風瀟灑,且文武兼?zhèn)?,深得譚派真?zhèn)鳌?004年5月,北京、南京兩地京劇演員聯(lián)演《沙家浜》,譚孝曾飾演的“郭建光”獲得空前成功。他開始受到業(yè)內(nèi)人士和媒體的關注,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成為業(yè)內(nèi)舉足輕重的老生。
隨著年歲增長,譚孝曾的唱腔日臻成熟,他演唱的《龍鳳呈祥》等深受戲迷好評。尤其2015年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票難求的盛況。
令閻桂祥頗感欣慰的是,丈夫的事業(yè)雖然輝煌了,但他對她的愛依然和年輕時一樣。與當年閻桂祥關心他一樣,譚孝曾也細心地體恤著妻子。丈夫覺得閻桂祥雖然年齡大點,但她依然競技狀態(tài)良好,所以就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比如在演出中有些對戲,他就盡量夫妻倆一起唱。
雖然退休了,閻桂祥根本閑不下來,平時她要帶學生外出講課,應邀參加一些大型京劇演出活動等,日子過得開心而充實。她多次與丈夫同臺演出《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等傳統(tǒng)劇目。這對京劇伉儷的演出視頻被戲迷傳到網(wǎng)上,都有著超高的點擊率。
受父母影響,譚正巖在京劇藝術上精益求精,他文武兼?zhèn)?,唱腔委婉古樸,演唱的《八大錘》《失空斬》《戰(zhàn)馬超》《定軍山》《將相和》等老生戲成為新時代的經(jīng)典??粗鴥鹤右徊讲匠砷L為京劇名家,閻桂祥和丈夫倍感欣慰。
2020年,已結(jié)婚成家的譚正巖喜做爸爸,閻桂祥升級為奶奶。生活中他們又多了一種樂趣,那就是帶孫子,有時候還教孫子唱京劇。
如今,70多歲的閻桂祥和譚孝曾的日子被演出、教學等安排得滿滿當當?;叵胱约旱雌鸱娜松翱部阑橐觯惞鹣楦锌f千:她今生選擇京劇無悔,與譚孝曾牽手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