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與傳播研究,聚焦于將古典小說中的鮮活角色通過現代技術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性再現。分析中國古典小說角色的現代化轉變,探究其在數位媒介中的存在形式及在新媒體傳播中的作用。旨在通過數字化重塑為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繼續(xù)發(fā)揮獨特的文化傳播作用,為數字傳播領域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考,并幫助從業(yè)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傳播趨勢。
關鍵詞: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數字化重塑;新媒體傳播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中國古典小說中經典文學角色IP設計轉化與應用研究”(2023AH052553)研究成果。
中國古典小說文化內涵深厚,塑造了眾多如孫悟空、賈寶玉等具有獨特人格魅力和歷史背景的角色,這些角色被人們口耳相傳,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然而,在數字化時代,如何對這些古典角色IP形象進行數字化重塑與傳播,成為行業(yè)面臨的重要課題。過去的研究多集中在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研究和應用上,而對于其數字化重塑與傳播的有效方式卻鮮有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中國知名的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角色形象的重塑。
一、中國古典小說及其角色IP形象
(一)中國古典小說概述
中國古典小說作為中國文學的瑰寶,指那些在明清時期以及更早之前創(chuàng)作的長篇敘事文學作品[1]。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古代社會的風俗人情,還體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與哲學思想。其構成的主要類別包括歷史演義、神魔小說、俠義小說以及才子佳人小說等,每一類別都有獨特的敘事方式和主題。《紅樓夢》和《西游記》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分別彰顯了家族的興衰起伏和神魔世界的奇幻。中國古典小說憑借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人物刻畫及精妙的語言藝術,不僅成為古代讀者深切關注的文化載體,還被視為中華民族文化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學者對中國古典小說做了大量研究,揭示了其在歷史、文化、倫理等方面的深遠影響。這些作品賦予了角色鮮活的個性和豐富的形象特征,使其成為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IP資源。中國古典小說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價值在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發(fā)價值。
(二)中國古典小說中角色IP形象的一般特點
中國古典小說中的角色IP形象展現出鮮明的個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角色通常植根于社會現實和文化傳統(tǒng),具有復雜的性格與豐富的故事背景,如《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等。這些角色不僅是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者,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和人性的觀察。作者通過語言、行為和心理描繪等方式將這些角色塑造得生動且立體,使其具備超越時代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這些角色形象往往寓意深遠,體現著特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忠誠與叛逆、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等,這使角色更加耐人尋味。此外,角色的命運往往跌宕起伏,使讀者產生共鳴,留下深刻印象。這些特征使角色IP形象具備了極高的辨識度和持續(xù)的傳播價值,為角色IP形象的再創(chuàng)作和數字化重塑提供了深厚的基礎。因此,這些角色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和影響力[2]。
(三)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對讀者的影響
中國古典小說以鮮明的角色個性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引起其強烈的共鳴,成為文學作品的靈魂。這些角色不僅承載著特定的社會價值觀和美學標準,還成為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對人們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觀塑造產生深遠影響。通過一代代口口相傳,中國古典小說的角色IP形象已深入人心,塑造了集體記憶和文化認同[3]。作為社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角色的精神特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二、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
數字化重塑及其影響
(一)數字化重塑的基本含義與實現途徑
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指的是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對傳統(tǒng)的角色IP形象進行再現和演繹。這一過程不僅是角色形象的簡單遷移,還包括對角色特征、故事情節(jié)等進行再創(chuàng)作,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新需求。數字化重塑的目的在于提升角色IP形象的可接觸性和吸引力,使其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實現數字化重塑的途徑多樣,涉及動畫、游戲等技術的應用。動畫技術通過動態(tài)演繹角色,賦予其新的視覺表現力;游戲化手段則通過互動性設計,使用戶能夠親身體驗角色的世界。此外,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則提供沉浸式體驗,使角色與觀眾的現實生活相結合。數字化重塑還需要考慮文本與形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傳遞與接受,確保角色IP形象在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適應性和影響力提升。通過這些途徑,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不僅能夠保留其原有魅力,還能在新時代背景下獲得新生。
(二)影響角色IP形象數字化重塑的主要因素
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技術因素是關鍵因素?,F代技術的進步,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人工智能,為角色IP的數字化再現提供了可能性。這些技術能夠賦予角色更為生動和立體的表現形式,從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文化因素亦同樣重要,古典小說的角色IP形象重塑需與新時代的文化背景相結合,以避免割裂感。在數字化重塑過程中,需要考慮觀眾的審美變化和文化習慣的轉變,確保這些重塑后的形象能夠被觀眾接受和喜愛。市場需求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市場導向決定了數字化重塑的方向和策略,消費者對角色IP形象的接受程度影響了其商業(yè)潛力。
(三)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對其價值和影響力的影響
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對其價值和影響力產生了顯著影響。通過數字化重塑,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可獲得新的生命力,提升其吸引力和市場價值。數字技術可以賦予角色豐富的視覺和互動特性,使其更具感染力和跨文化傳播的潛力。重塑后的角色IP形象能夠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特別是年輕一代,這使它們的文化和商業(yè)價值得到顯著提升。重塑過程中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表達也有助于強化角色IP形象的獨特性,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確保角色IP形象在數字時代具有持續(xù)而廣泛的傳播力。
三、新媒體對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
數字化重塑與傳播的影響
(一)新媒體傳播與傳統(tǒng)媒體傳播的對比
新媒體傳播與傳統(tǒng)媒體傳播對角色IP形象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傳播方式通常依賴單向的信息傳遞,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較為有限,角色IP形象的傳播主要依托于這些媒介的覆蓋范圍和傳播深度。而新媒體傳播通過互聯(lián)網和移動設備等多種形式實現多向互動,使受眾不僅可以成為信息接收者,還可以成為傳播者,這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提升了其傳播速度。新媒體的即時性和互動性特點,使角色IP想象能夠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引發(fā)關注,從而增強其曝光度和影響力[4]。
(二)新媒體傳播對角色IP形象的影響及其機制
新媒體傳播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和傳播。從傳播機制上看,新媒體以其互動性和即時性的特點,使角色IP形象更容易與受眾建立聯(lián)系。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短視頻應用和在線社區(qū),角色IP形象不僅能夠得到廣泛傳播,還能參與受眾的討論和內容生成,提升角色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用戶生成內容、跨平臺整合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為角色IP形象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發(fā)展路徑。用戶可以在這些平臺上自發(fā)地討論、再創(chuàng)作和傳播角色IP形象,由此形成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傳播機制。在這種機制下,角色IP形象不僅是文學作品中的一部分,更成為一種被動態(tài)塑造的文化符號,持續(xù)影響著大眾的文化消費和審美取向。
(三)新媒體傳播下的角色IP形象擴散途徑和效應
新媒體傳播下,角色IP形象的擴散呈現出多樣化與高效性的特點。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的話題討論、表情包分享等途徑,可以實現IP形象的快速傳播。這種傳播渠道能夠使受眾與內容創(chuàng)作者進行互動,增強受眾黏性。網絡游戲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加入,為角色IP形象提供了沉浸式體驗,從而吸引更多年輕用戶。通過粉絲文化的推動,角色IP形象能夠在在線社區(qū)形成二次創(chuàng)作熱潮,拓展了IP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四、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數字化
重塑與傳播的未來發(fā)展
(一)現有技術對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數字化重塑的影響
現有技術對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產生了重要影響[5]。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先進技術的發(fā)展,角色IP形象的呈現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高效地再現角色的形象和個性,而且能創(chuàng)造出更為沉浸的用戶體驗,增強觀眾的互動感和參與感。在計算機圖形技術的支持下,角色IP形象可以通過高分辨率圖像和動畫實現逼真的視覺效果,使古典角色更具吸引力和現代感。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為角色IP形象的精準定位和定制化推廣提供了可能,使不同的受眾群體能夠得到更加個性化的內容體驗。當前的社交媒體平臺為角色IP形象的傳播提供了便利,使其能夠迅速觸及廣泛的受眾。盡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增強了角色IP形象的塑造與傳播能力,但也對內容創(chuàng)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在技術與創(chuàng)意之間取得平衡,以確保重塑內容忠于原著精神,并保持其文化價值。
(二)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未來發(fā)展趨勢
未來,角色IP形象將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支持下,變得更加生動立體,為用戶創(chuàng)造沉浸式的互動體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將使角色IP形象的個性化營銷和精準投放成為可能,從而提升其傳播效率,擴大其覆蓋范圍。社交媒體平臺仍將是角色IP形象傳播的重要渠道,借助用戶生成內容和互動機制,角色IP形象的粉絲群體有望實現持續(xù)增長。跨文化傳播趨勢的加強也為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提供了進入國際市場的契機,可以通過翻譯、改編等途徑提升其全球吸引力。整體而言,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傳播形式將愈發(fā)靈活多樣,帶來新的商業(yè)模式和合作機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化傳播產生深遠影響。
(三)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數字化重塑與傳播建議
為推動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與傳播,應充分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先進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使角色IP形象更加生動立體。同時,加強跨平臺合作,與游戲、影視、動畫等產業(yè)深度融合,實現角色IP形象的多元化呈現。此外,要增強社交媒體的互動性,鼓勵用戶生成內容,擴大角色IP形象的傳播范圍。在重塑與傳播過程中,還應注重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創(chuàng)新表達,賦予角色IP形象新的時代內涵,以吸引更多年輕受眾的關注和參與,推動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在現代社會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五、結語
本文以中國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與傳播為研究對象,分析古典小說IP形象在數字化媒介中的重塑過程和關鍵影響因素,以及新媒體對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數字化重塑與傳播的影響。研究發(fā)現,盡管面臨重重挑戰(zhàn),但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和傳播仍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可能性,且對于相關從業(yè)者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本研究不僅為角色IP形象設計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而且為從業(yè)者掌握和理解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傳播趨勢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本文只分析了部分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重塑與傳播,并不能全面展現所有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的數字化重塑與傳播,因此未來還需要擴大研究范圍,對更多的古典小說角色IP形象進行探討。同時,本文重點關注了角色IP形象的重塑和傳播過程,對于如何發(fā)揮其在文化產業(yè)中的價值則涉及較少,這也是未來研究中需要進一步關注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楊嘉儀.《中國評論》與中國古典小說譯介[J].海外英語,2022(13):1-3.
[2]溫慶新.文獻傳播學視閾下中國古典小說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135-142.
[3]張?zhí)煲?中國古典小說里的外國[J].初中生世界,2017(21):58.
[4]殷業(yè)鳳.中國古典小說的“影視化”閱讀[J].江蘇教育,2020(25):32-36.
[5]翁再紅.論全媒體時代的藝術經典傳播方式:以中國古典小說為例[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3):77-82.
作者單位:
合肥財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