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代入感和參與度,從而顯著提升學習效果。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學習應在真實情境中展開,情境教學需讓學生參與真實活動,與情境要素互動。
一、追尋思路——讓學習真正發(fā)生的路徑
1.分解和建構大單元的三大關鍵。
一是基于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學科內容,界定學科核心觀念,建立觀念地圖。二是圍繞學科核心觀念,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情境,設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聯(lián)結觀念的學習任務。三是圍繞學習任務,設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活動。學科核心觀念,是體現學科本質特性和教育價值的最關鍵的學科概念、原理、思想和態(tài)度。語文學習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面向未來的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積累必要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對母語熱愛的情感,擁有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具備語文學科所獨有的能力。因此,在分解和建構大單元時,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出發(fā),圍繞語文課程標準,根據語文核心觀念來整合或重組大單元的學習內容,建構學習任務,設計項目活動,使劃分的單元既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又充分包含課程內容。這樣,一個個大單元連接起來,就逐漸建立起語文學科的觀念地圖,當學生真正形成這些品格和能力時,語文素養(yǎng)也隨之得到提升。
2.大單元設計編制類型的六大要素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大單元設計的編制類型應該基于學生生活經驗,以“主題一探究一表達”的方式進行項目型設計。項目型大單元設計主要包含六大要素:一是情境,具有教學價值的情境應該具有真實性與結構性,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在這種真實而結構復雜的情境中,在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分析、解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二是協(xié)同,關注學習共同體的建構,采用信息技術、網絡平臺等現代化教學方式進行個性化的、互動式的學習。三是支架,教師需要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真實情境、目標任務、活動評價等一系列支架支持學生的學。四是任務,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聯(lián)的真實任務,展開項目式、問題式的學習活動,為深度學習的發(fā)生提供可能。五是展示,學生采用思維導圖、成果綜述等方式展示學習成果,在班級或互動平臺發(fā)表學習成果。六是反思,學生自我反思在大單元學習中體驗到的經驗,采用和教師、學習伙伴對話等方式進行學習收獲的梳理反思、總結提煉。
二、追述實踐——讓語文素養(yǎng)落地的范例
真實情境下的大單元設計一般遵循“分析、設計、開發(fā)、實施、評價”的程序,教師要研讀課程標準,思考大單元對應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聚焦人的發(fā)展,在教材原有單元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梳理和整合,確定內容領域和單元主題。
1.根據單元目標,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
依據設定的單元目標,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幾個基于真實情境、與單元學習內容相關的復雜任務。這幾個任務有關聯(lián)、有層次,是貫穿整個單元的線索。上述單元以繪制“我的旅行手賬”為任務情境,設置了三個任務。單元目標就在學習小組思考討論、合作完成、展示分享、評價反思單元任務的過程中達成。
2.根據單元目標及任務,選擇評價方式
評價是大單元教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包含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結合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形式。只有做到教、學、評一致,才能讓“學生的學”成為中心。
過程性評價伴隨大單元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展開。學生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和記錄過程性數據,根據互動平臺的數據記錄對學習過程開展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形成性評價包括單元練習、測評試題等,依據單元學習目標,結合單元學習內容開發(fā)評價任務,制定評價標準。它改變了從知識點出發(fā),依據識記、理解、應用的水平要求思考命題的做法,而是從單元情境出發(fā),以情境化素材為基礎,創(chuàng)設整合單元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和觀念的任務。題目難度取決于任務情境的開放程度,任務情境越開放,對學科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要求越高。這樣的綜合評測,與單元目標一致,與單元學習任務活動也一致,真正做到了教、學、評一致。
5.分解單元目標及任務,安排課時計劃
大單元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第一課時讀課文、學生字,第二課時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固有觀念,根據單元整體的教學設計來合理分解、安排課時,從課時目標、學習活動、評價、教師支持與教學策略四要素來確定課時的長短。課時目標、學習活動和評價都是對單元計劃的分解,而教師支持與教學策略則是對教師角色和責任的明確,即不同課時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教師多大程度的支持,教師使用怎樣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真實情境下的大單元教學要求以課程標準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綱,整合語文核心觀念,精選與重組學科內容,這對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方式的轉變、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變革性的挑戰(zhàn)。也只有經歷這樣有深度、高質量的學習過程的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未來社會的參與者。因此,引導學生這樣學習是語文教師的自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