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應綜合審查規(guī)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實施的合理性
按時上下班是員工的基本操守,若員工因遲到違反基本規(guī)章制度,公司有權進行處理。然而因為早退1分鐘,就收 到了公司的“辭退函”,用人單位這樣操作是否合法合理?
日前,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就審結了這樣一起“因早退1分鐘被辭退”引發(fā)的勞動爭議案件。
案例
2022年2月21日,陳某至武漢某科 技公司工作,雙方簽訂為期三年的書面勞 動合同,同時陳某簽字確認愿意遵守武漢 某科技公司下發(fā)的員工手冊中的公司制 度。在該制度中載明了“年度累計遲到、早退達6次及以上者屬于嚴重違反公司 勞動紀律,經人力調查核實后,將給予開 除處理。”
2022年12月6日,武漢某科技公司 通過郵件向陳某發(fā)送辭退函,寫明“陳某未經公司審批同意,于9月3日早退11分 鐘、10月22日早退1分鐘、10月27日早 退1分鐘、11月18日早退1分鐘、11月 22日早退1分鐘、12月5日早退1分鐘, 累計6次,公司將依法解除與陳某的勞動合同?!?/p>
在該公司監(jiān)控中顯示,上述時間陳某 均在中午12點前1分鐘左右離開工位等 待電梯。
陳某在庭審中提交了9月3日的請假審 批截圖,表明其提前通過正規(guī)流程完成了請 假手續(xù),9月3日不應被認定為“早退”。
陳某認為武漢某科技公司對“早退” 缺乏明確認定標準,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 同,故向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申請仲裁,請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 同賠償金及未支付的年休假工資等,仲裁 委員會裁決支持陳某的訴求。公司不服,遂訴至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
法院審理后認為,解除勞動關系是較 為嚴厲的處罰,認定員工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 度,并以此為由行使勞動合同解除權的, 除應審查制度的合法性之外,還應考量施 行的合理性。
本案中,法院根據(jù)武漢某科技公司提 交的視頻截圖顯示陳某確有在中午12點 前1分鐘左右離開工位的情形,但此時陳某 均未離開公司,而是在電梯處等待,而公司 也并未在此期間交辦重要任務,離開行為 對公司造成的影響較小,以陳某提前1分鐘 離開工位認定為“早退”明顯欠缺合理性。
另外,按常理,用人單位按月發(fā)放工 資的同時,應當按月審查員工的出勤情 況,但此前武漢某科技公司從未向陳某提 及早退事宜,亦未提出整改或進行處罰, 僅在最后發(fā)出解除通知時一次性提出,行 為明顯不當。故武漢某科技公司解除勞 動合同的行為,缺乏依據(jù)亦不合理,應認 定為違法解除,應當向陳某支付賠償金。 據(jù)此,法院判決駁回武漢某科技公司的全 部訴訟請求。
該案一審宣判后,武漢某科技公司提 出上訴。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 原判。該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說法
法律依法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同 時也賦予用人單位管理員工的權利,二者 形影不離又涇渭分明。規(guī)章制度作為用 人單位加強內部勞動管理、協(xié)調勞動關系 的工具之一,在維護正常勞動生產秩序方 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但規(guī)章制度不能被無限放大乃至超 越勞動過程和勞動管理的范疇,避免以 “規(guī)范員工之名”行“濫用權力之實”。鑒 于行業(yè)性質、崗位職責等等差異性,企業(yè) 規(guī)章制度也千差萬別,但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 度的行為認定應一概遵循公序良俗、公 平、處罰相當性等基本原則。
用人單位設立規(guī)章制度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保障勞動者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 故應當要依法建立、合法使用。違法解除 勞動合同案審理中,應當對規(guī)章制度的合法性與合理性進行審查。嚴重違反規(guī)章 制度的行為認定應遵循公序良俗、公平、 處罰相當性等原則。
本案中,陳某在距離中午12點下班 前1分鐘之際離開工作崗位等待電梯的 行為,雖有不妥,但在公司員工手冊未明 確何種情形即視為早退的前提下,用人單 位直接認定陳某的行為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 章制度,依據(jù)不充分。提前1分鐘下班視 為離崗不符合一般社會認知,此外,用人 單位沒有采取提醒、警告等處罰措施對陳 某行為進行糾正的情形下,用人單位直接 解除與陳某的勞動關系,欠缺規(guī)章制度執(zhí) 行的合理性。
勞動關系的穩(wěn)定關系著勞動者的生 活安定與保障,用人單位應當根據(jù)勞動者 的不同違紀情形設定合理必要的處罰措施。如若可以用諸如罰款、降低績效、調 薪、口頭或書面批評等方式進行處罰,則 不應直接采取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 方式。
此類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注重對規(guī) 章制度制定的合法性及施行的合理性進 行審查,依據(jù)一般社會價值觀念評判標準 考量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合理性,不能以犧牲 勞動者合法權益為代價,同時考慮公司類 型、規(guī)模與職工行為的性質以及該行為紿 企業(yè)帶來的負面影響的大小等因素,綜合 作出評判,為有效規(guī)范勞企雙方行為提供 司法示范指引。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