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廣西蒼梧縣話中處置式有兩種,一種是簡略型處置式,即無標志的處置式;另一種是單標型處置式,即有處置標志“得”。文章將從處置式出現(xiàn)的句式結構類型,“得”字后賓語的特點,語法意義以及處置標記“得”的語法化等方面進行探討,歸納總結廣西蒼梧縣話中的處置式特點。
【關鍵詞】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結構類型;“得”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區(qū)級項目“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項目編號:2023KY1703);2022年度南寧理工學院校級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202204)。
王力先生(1943)首先提出了“處置式”的概念:“凡用助動詞把目的位提到敘述詞的前面,以表示一種處置者,叫做處置式?!本托问缴险f,它是用一種介詞性的動詞“把”字把賓語提到動詞的前面;在意義上說,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示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一種處置(王力,1957)。廣西蒼梧縣話在當?shù)乇环Q為“白話”,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屬于粵語勾漏片。廣西蒼梧縣話中表示處置意義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簡略型處置式”,一種是“單標型處置式”[1],本文就兩種處置式進行分析,并歸納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的特點。(注:文中個別字詞用同音字代替,用下標波浪線表示;無法用同音字代替的字詞則用方框[]加國際音標表示。)
一、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的類型
(一)簡略型處置式
簡略型處置式即沒有處置標記,廣西蒼梧縣話中分三種情況。
1.動賓結構表處置意義。如:
例1:[we?423]佢去中間?!阉拥街虚g去。
例2:你透我[sau213]開佢了。——你給我把它扔了。
例3:[ts?ou51]哋碗去灶門口?!淹胧盏綇N房去。
例4:熱就解開件衫?!菬峋桶岩路摰?。
例5:洗了哋碗我豆來?!堰@些碗洗了我就來。
2.重疊動詞表示處置意義。如無特別指定,主語一般為聽話者,若后加語氣詞“嚟”,則主語一定是說話者,兩種情況主語均可省去不說。在這里主要重疊動詞表示處置意義,如:
例1:幫我開開個門!——幫我把門開一下!
例2:喂喂哋雞嚟!——我把雞喂一下!
例3:你快皿掃掃個地冇,老師準備來了?!憧禳c把地掃一下,老師快來了。
例4:老竇,修修架風扇?!习?,把風扇修一下。
例5:今日去街就是剪剪了個頭。——今天上街就是把頭發(fā)剪了。
3.雙賓結構表示處置意義,僅限于給予義的雙賓結構。如:
例1:借你部單車我?!涯愕淖孕熊嚱杞o我。
例2:畀你支筆我。——把你的筆給我。
例3:我早就畀返只碗渠啦!——我早就把碗還給他啦!
例4:畀啊本書我?!涯潜緯o我。
例5:擰你只碗來。——把你的碗拿來。
(二)單標型處置式
單標型處置式是指有處置標記而無復指代詞的處置式,因為廣西蒼梧縣話中沒有表示復指代詞的處置式,但是有其獨特的標記,也符合“單標型處置式”,姑且可以稱為“單標型處置式”,廣西蒼梧縣話中的處置標記為“得”[??k5]。
李藍(2013)把漢語方言里有處置標記的處置式分成了強處置句、一般處置句、對待義處置句、致使義處置句和命名義處置句五種,廣西蒼梧縣話中只有強處置句、一般處置句和對待義處置句三種,并且強處置句更為常見。
1.強處置句。由“處置標記+可見對象賓語+(動作性)VP”構成,動作行為明顯,句子的處置義很強。如:阿妹得只碗打爛開?!妹冒淹氪蚱屏恕?/p>
2.一般處置句。由“處置標記+對象賓語”構成,句子有明確的處置對象,但處置義不及強處置句強。如:你怎得件衫搞污糟個?——你怎么把衣服弄臟了?
3.對待義處置句。對待義處置句由“(方向性)處置標記+(指代詞)處置對象+(方式性)謂語”構成,主要用來表示用什么方式對待處置對象。如:那你想得我點蚊?——那你想把我怎樣?
二、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的
句法格式和意義
(一)句法格式
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的句法格式根據其類型的不同分類來討論。
1.簡略型處置式的句法格式
V+N+V,如:抬佢扯?!阉ё摺?/p>
VV(重疊)+量詞+N,如:執(zhí)執(zhí)間屋?!逊孔邮帐笆帐?。
V+近賓+遠賓,如:借你電腦我?!涯愕碾娔X借給我。
V+開+量詞+N,如:吃開碗飯!——把這碗飯吃了!
2.單標型處置式的句法格式
(S)+得+N+V+趨向補語,如:得哋玩具收起身?!堰@些玩具收起來。
(S)+得+N+V+結果補語,如:貓兒得只魚吃開了?!埌阳~吃掉了。
(S)+得+N+V+動量補語,如:我得本書睇了幾次?!野褧戳藥妆?。
(S)+得+N+V+時量補語,如:得哋衫浸了成日。——把衣服泡了一天。
(S)+得+N+V+狀態(tài)補語,如:得間屋執(zhí)得幾企理。——把房子收拾得多干凈。
(S)+得+N1+V+(畀/到/在/成)+N2+了,如:我古順冇得空,你得哋野放到枱盤上了?!椰F(xiàn)在沒空,你把東西放到桌上吧。
(S)+得+N+連動結構+了,如:得哋垃圾擰去倒開了!——把垃圾拿去倒掉了!
(S)+得+N+V+了/住渠,如:得個門開住?!验T開著。
(S)+得+N+V(重疊)+(了),如:渠得只碗打打崩?!淹氪蚱屏?。
(S)+得+N+V+程度補語,如:莫古得渠整暈了?!灰阉銜灹?。
(二)“得”字賓語的特點
“得”的賓語主要是動作的受事,也可以是工具、處所、時間、與事等,如:
例1:小明不小心得茶杯打碎了——小明不小心把茶杯打碎了。(受事賓語)
例2:寫寫,我得筆都寫斷開?!獙懼鴮懼?,我把筆都寫斷了。(工具賓語)
例3:他得個地泥潑了好多水。——他把地面潑了很多水。(處所賓語)
例4:得古年都吃窮了?!呀衲甓汲愿F了。(時間賓語)
例5:我唔能得哋菜放鹽嘞?——我還沒有把菜放鹽呢?(與事賓語)
一般來說,處置式的賓語都是有定的、已知的,廣西蒼梧縣話中“得”字賓語既可以是有定的,也可以是無定的,表示有定和已知時,通常在前面加相應的量詞表示“這”“那”或者加“古哋”“阿哋”表示“這些”“那些”,或者在賓語前加“阿/古+相應的量詞”;而代表不確定的事物的名詞也能跟“得”組合,同樣是在賓語前加相應的量詞。如:
例1:渠得本書買開了?!涯潜緯I了。(有定)
例2:阿駕車得棵樹撞崩?!禽v車把那棵樹撞壞了。(有定)
例3:渠得件衫[ue?423]開?!岩路恿?。(無定)
(三)語法意義
王力先生(1943)認為“處置式是把人怎樣安排,怎樣支使,怎樣對付;或把物怎樣處理,或把事情怎樣進行”。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的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都表示一種處置和支配。在普通話中,存在“把”字句不表處置的情況。例如:“他又把剛才的話再說了一遍。”廣西蒼梧縣話中的處置式也同樣存在著不表處置的現(xiàn)象,如普通話中“你把目錄再看一遍”,廣西蒼梧縣話則用“你得目錄再睇翻次”表示。
在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中,說話人既可以是處置式的參與者,也可以是施事者。當說話人是參與者時,句中的主語即施事者,句中的賓語即受事者;當說話人是施事者時,句中的主語即說話人,句中的賓語即受事者。如:
例1:阿媽,細佬得我哋玩具搶開?!獘寢?,弟弟把我的玩具搶走了。(說話人是處置式的參與者,句中主語“細佬”即施事者,賓語“玩具”即受事者。)
例2:我得哋銀紙使開了嗰!——我把錢用掉了?。ㄕf話人即句中主語,也就是施事者,賓語“銀紙”即受事者。)
廣西蒼梧縣話處置式還帶有同情或厭惡的色彩。如:
例1:渠得張凳坐坐崩!——他把凳子坐壞了!
例2:得只鞋搞搞失!——把一只鞋弄丟!
例3:得我瓶飲料吃開!——把我的飲料喝掉了!
例4:怎得個身淋濕?——怎么把身體淋濕了?
例5:我剩冇得渠擰閃開!——我把它拿走了!
例6:得渠[sau213][sau213]開[?55]!——把它扔掉了算了!
例7:張紙呢?使使開我嗰!——那張紙呢?怎么把它用了!
上述例子中,例1234是說話者對受事表示同情,而例567則是說話者對受事表示厭惡。
三、廣西蒼梧縣話
處置式標記“得”的語法化
廣西蒼梧縣話中的“得”是個多義詞,除了可以作一般動詞表示“得到、獲得”義外,還可以作意愿動詞、助詞、副詞和處置標記。
第一,“得”本為動詞,意為“得到、獲得”,可以直接作謂語,也可以作動詞后加賓語[2]。直接作謂語如:“望住哋果子,想吃又冇得?!保粗@些果子,想吃又得不到。)作動詞后加賓語,如:“我得支新鋼筆?!保ㄎ业玫揭恢落摴P。)“得”作為動詞,在廣西蒼梧縣話里還有“有”的意思,如:“要冇是得你,他都著浸死了!”(要不是有你,他就被淹死了?。┻€可以作為意愿動詞,表示“可以”,如:“渠得保送去清華。”(他可以保送去清華。)
第二,“得”充當助詞時,分為結構助詞和動態(tài)助詞。結構助詞后面可以接情態(tài)補語、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和可能補語。如:
例1:好彩行得快,冇是著水淋?!閼B(tài)補語(還好走得快,否則就被雨淋了。)
例2:張凳坐得三個人?!Y果補語(這張凳子坐得下三個人。)
例3:你擰得上來冇?——趨向補語(你拿得上來嗎?)
例4:我冇吃得蝦?!赡苎a語(我吃不得蝦。)
動態(tài)助詞表示動作的完成,相當于普通話的“了”,如:“等你轉到屋,我都洗得個涼了?!保ǖ饶慊氐郊?,我都洗得個澡了。)
第三,副詞?!暗谩痹趶V西蒼梧縣話里作范圍副詞,表示“只有”義,如:“我想吃蘋果。”“我是得一個,你要冇?”(我只有一個,你要嗎?)
第四,處置標記?!暗谩痹趶V西蒼梧縣話中還可以作處置標記,構成“得”字句,相當于普通話的“把”字句,如:“得幅畫貼歪開?!保ò旬嬞N歪了。)“快哋,得部車攔落?!保禳c,把那輛車攔下。)
根據吳福祥(2003)對處置式來源的分析,他認為處置式是在連動式和工具式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即處置式標記先處于連動式中,再虛化為工具介詞,后介引受事即作處置式標記。廣西蒼梧縣話的“得”無工具介詞的用法,筆者認為廣西蒼梧縣話的處置標記“得”是直接從連動式上發(fā)展而來的,當前一個動詞逐漸虛化不再承擔動詞作用,介引出受事并對受事做出處置時便發(fā)展成處置標記。
廣西蒼梧縣話的處置式標志“得”的連動式有兩種,一種是放在動詞后構成連動式,句型為“V得+O”;另一種是放在動詞前面構成連動式,句型為“得+O1+V+(O2)”。筆者認為廣西蒼梧縣話的處置式標記“得”是從后一種句型發(fā)展而來的,即“得”后接另一個動詞構成連動式,當“得”的動詞意義越來越虛化,后面的動詞意義越來越突出,則“得”的動詞性減弱,當“得”后面的“O1”是“V”的處置對象時,“得”則變成了介引受事的處置標記。廣西蒼梧縣話中的“得”大量存在于“得+O1+V+(O2)”句型中,與處置式句型一致,在現(xiàn)如今的廣西蒼梧縣話中雖已大都表示處置,但是還有不少作為連動式的“得”,且大都只有“得”后面帶了賓語,另一個動詞后無賓語。如:
例1:A:今日得了是物吃?(今天得到了什么東西吃?)
B:今日得了個蘋果吃。(今天得到了一個蘋果吃。)
例2:我得場籃球打。(我得到了一場籃球打。)
例3:渠得件衫著。(他得到一件衣服穿。)
在上述的例子中,“得”仍然作為動詞,表示“得到、獲得”,與后一個動詞構成連動式,但是兩個動詞的地位不一樣,“得”的動詞性地位更突出,而后一個動詞相對較弱,即“吃”“打”“著”的動詞意義不占主要地位。連動式的第二個動詞后接補語,產生某種結果時,“得”的動詞意義虛化,不再突出,后面的動詞則占主要地位。如:
例1:我得場籃球打輸開。(我把這場籃球打輸了。)
例2:渠得件衫著爛/錯/反開。(他把衣服穿破/錯/反了。)
如上述例子表示處置,“籃球”還是“打”的受事,“衫”還是“著”的受事,但不同的是此時強調動詞“打”“著”的結果,是“籃球”“打輸了”“衫”“著爛/錯/反了”,所以是對受事作出了處置,使之處于某一種狀態(tài)或產生某種結果,由此,“得”不再承擔主要動詞意義,便虛化為介引受事的介詞。
占升平(2015)表示“得”在語法化的過程中先發(fā)展出被動標記的用法,再發(fā)展出處置標記的用法。他認為常寧方言中的處置式“得”作為被動標記是由給予義發(fā)展而來的,因為給予類動詞“施受同辭”,并且這類動詞后可帶雙賓語,一個放在“得”后作“O1”,一個放在謂語動詞后作“O2”[3]。這一類動詞存在于廣義處置式中,廣義處置式分為給予類、告訴類、當作類、置放類、變化類等小類,廣義處置式中主要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涉及兩個受事成分(吳福祥,2013)。廣西蒼梧縣話中的“得”可以用在給予類、告訴類、當作類、置放類等處置式中,且處置義明顯。如:
例1:得手里袋野畀我先?!劝咽掷锏臇|西給我。
例2:冇要得我浮涼件事話畀我阿媽聽啵?!灰盐矣斡镜氖赂嬖V我媽哦。
例3:得我傻佬咁使?!盐耶敵缮倒弦粯邮箚?。
例4:得個樽放住地泥?!哑孔臃旁诘厣?/p>
例5:得只手涂上指甲油?!咽种竿可现讣子?。
例6:得哋湯放缽里,米是打灑?!褱诺藉伬铮蝗淮蚍?。
上述的給予類動詞、置放類動詞后面都可帶雙賓語,一個放在“得”后作“O1”,另一個放在謂語動詞后作“O2”。
而江藍生認為這類動詞兼表處置和被動的原因,在于變換句中的兩個名詞性成分與謂語動詞的施受關系,即在介引施事時是被動標記,介引受事時是處置標記[4]。廣西蒼梧縣話中的“得”曾經是否介引施事作為被動標記已不可考,但是有介引受事作處置式標志,如:“得杯茶放枱上!”(把茶放桌上?。┐藭r“得”介引出受事賓語,放在動詞前,并對賓語作出處置,成為處置式標志。張延俊在《漢語被動式的歷時研究》中從歷時角度對“得”的被動用法進行了研究,他發(fā)現(xiàn)“得”在上古時期就已有兩種變體,即“得V”式和“得V(于)A”式,此時“得”的具體語義開始消失,出現(xiàn)被動用法的苗頭[5]。且根據王虎、金御真對“吃”的語法化過程的分析,筆者認為廣西蒼梧縣話中同樣作為介詞的“得”也有類似的語法化經歷,在經歷了“S+得+O”后,動詞詞組也做起“得”的賓語,構成“得+V”句型,后發(fā)展了“S+得+VP”,當介引的是受事賓語即作為處置式標記。
所以這一語法化的構擬過程,可以用下面圖表表示(如圖1)。
四、結語
由前文介紹可得知,廣西蒼梧縣話中的處置式有兩種,一種是無標志處置式,稱之為“簡略型處置式”,另一種是“得”字標志的“單標型處置式”;“得”后面的賓語既可以是有定的,也可以是無定的;廣西蒼梧縣話“得”字可以作動詞、助動詞、助詞、副詞和處置標記;處置式標記“得”的語法化過程是由動詞“得”在經歷了“S+得+O”后,動詞詞組作起“得”的賓語,發(fā)展了“S+得+VP”,當“得”的動詞地位下降,介引受事賓語即作為處置式標記,句式變成“S+得+O+VP”。
參考文獻:
[1]辛永芬.豫北浚縣方言的代詞復指型處置式[J].中國語文,
2011(02):164-168.
[2]劉利.先秦助動詞“得”字用法的考察[C]//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291.
[3]占升平.常寧方言中的處置式[J].銅仁學院學報,2013,15(05):
96-100.
[4]江藍生.漢語使役與被動兼用探源[C]//江藍生.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5]余園園.江西南豐方言“得”字表被動考察[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3(02):62-64.
作者簡介:
謝木連(1993-),女,漢族,廣西梧州人,碩士研究生,南寧理工學院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教研室主任,助教,研究方向: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