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滿二十個春秋了,與學生在一起有歡笑,有淚水,有激動,有幸福。但我最大的感受,則是充實,這一點可能是沒當過班主任的老師無法體會到的。管理班級,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chuàng)造力。因為,班主任是一群與心靈打交道的人,面對的是幾十個活生生的、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在當班主任期間發(fā)生了很多事情,讓作為班主任的我感觸頗多。其中有一件事情我一直記憶猶新,每每想起總讓我憶起班主任的神圣職責。
案例:我教過一個叫小雨的女學生,初一剛來學校時,個子挺小,人長得也很好看,特別可愛。而且平時說話辦事也很受老師們喜歡,整天笑呵呵的,雖然成績不是非常好,但主要是由于不努力,人還是很聰明的。但是到了九年級,人整個都變了,上課不好好上,跟老師頂嘴,上課遲到,早戀,從一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變成了一個人人頭疼的學生。我找了她幾次,跟她談話,但是效果都很不理想。甚至發(fā)展到有一次我晚上查晚休時,她因為回來晚了,我說了幾句,竟公然與我頂嘴。面對這個教了兩年的學生,面對這種付出這么多努力仍沒有回報的工作,我的心涼了,我想過了放棄。當晚上我躺在床上時,我的思緒仍不能平靜,回想過往的種種,想起老師的責任,我決定再努力,再跟她好好談一次。第二天,準備在下午時找她談一談。誰知政教處通知我說小雨又打架了,在政教處讓我去領,我真是哭笑不得?!靶撵o,不要生氣”這是當時我對自己說的話。領回她之后,我把她叫到了宿舍。也許是知道自己犯了錯,她沒有說話,一直低著頭,從這一點我看出原來她并不是無藥可救,這就更堅信了我的決心。所以我并沒有批評她,而是說了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但是處理方式的不同直接顯出了一個人的水平,尤其對一個女孩子,更為重要?!甭牭竭@句話,她抬起了頭。她跟我說了一直以來從沒對我說過的話。她說老師其實我一直很感激你一直沒有放棄我,我也知道我叛逆,我也知道家長關心我,但我不需要這樣的關心。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想到小雨家里總共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弟弟,家長的期望自然很大,是不是家長平時的做法有些過。細問之下,她終于跟我說了,上了九年級之后,家長對她的成績要求高了,慢慢地從說教,變成了打駕,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自然而然生出子叛逆之心,而且越演越烈,跟父母關系也很僵。聽到這里我明白了,我輕輕地拍了一下她的頭。在隨后的日子里我時不時與她促膝長談,并與其家長經常聯(lián)系,通過我們雙方共同的努力,小雨臉上又出現了往日的笑容。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績竟然名列班級前三名,讓家長十分意外和震驚,在中考時順利考上了高中。
案例分析:面對一個叛逆的學生,我們往往會頭疼,會想到放棄。其實她們也需要理解,需要關心。通過這件事,我有了如下深深的認識。
一、愛與理解很重要不論是誰,都需要關懷,學生更是。
教師除了在認知發(fā)展上給予學生支持、鼓勵與指導外,還應該在情感上給予學生關懷,關愛她們,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教師是相信她們的,被人相信是學生在發(fā)展中的基本需求。如果能滿足學生這些基本需求,有助于培養(yǎng)她們的韌性、自尊和承受力。另外理解學生也是很重要的。俗話說“理解萬歲”,其中也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理解。并且要謹記對學生的理解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因為學生始終處在變化之中。我們要將心比心,及時消除誤解。教師與學生客觀上存在理解差異,教師只有經常換位思考,才能及時發(fā)現存在于自己和學生之間的誤解以及造成誤解的原因,特別是學生的那些容易被人誤解的行為的原因,從而找到消除誤解的辦法。
二、細心與恒心相輔相成教師是一行特殊的工作,是一群與心靈打交道的人。
面對各色各樣的學生,我們不僅要有愛心,還需要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教育的美麗源自用心,成功關鍵是細心,難能可貴是恒心。班主任要細心,要認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她的缺點,要盡快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問題所在,并以這個閃光點做為切入口而開展工作。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行為傾向、精神狀態(tài),以了解她們的心理情感、內心世界,以便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恒心,就是用“水滴石穿”的精神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學生的問題往往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解決,也并不是有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它更需要長時間的教育、潛移默化。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恒心,要持之以恒,一次、兩次能關愛學生是不夠的,這種關愛需要細水長流。
三.與家長溝通十分必要,在家長、教師、學生這個組合里教師無疑是個導演。
班主任老師應在分別了解家長和學生的心理需求的情況下,做好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工作,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夠和諧統(tǒng)一,使學生得到較好地發(fā)展。溝通前的準備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在與家長溝通前,應先全面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對家長敘述時,要多給予學生正面肯定,少做負面譴責,對學生的偏差行為也要盡量客觀陳述事實,不加情緒化地批評。另外,家長不僅想知道孩子的問題,而且更迫切需要的是知道“怎么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提不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建議,同樣會影響溝通效果。如果能在有充分準備的前提下,與家長共同分析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深入討論教育對策,并提出期望,形成共識,溝通的目的就達到了。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從思想和行動上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職責,孩子的問題才能得到圓滿解決,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全環(huán)境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有責任讓學生感受到關懷,有責任讓學生快樂。讓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在老師的關愛之中,成為明天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