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寫就是指通過細致地描寫人物的容貌、衣著、體態(tài)等外貌特征,揭示人物性格特點和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寫作方法,有助于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肖像描寫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容貌,如描述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特征;身材,如描繪人物的身高、胖瘦、體型等;服飾,如描述人物的衣服、鞋子、配飾等,通過對這些方面的描繪來展現(xiàn)人物的個性、身份和地位。
左讀經(jīng)典
1.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fā)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與右耳之間一塊不小的疤——小時候在樹下睡覺,被驢啃了一口。
……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么結(jié)實硬棒;他把臉仿佛算在四肢之內(nèi),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還能頭朝下,倒著立半天。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
(節(jié)選自老舍《駱駝祥子》)
2.她好容易才認出了這個衣衫襤褸的人就是保爾。保爾穿著又破又舊的短褂,一只腳穿著破靴,另一只腳穿著一只古怪的套鞋,脖子上圍著一條臟毛巾,臉好久都沒有洗過。只有他那雙眼睛,那雙永遠炯炯發(fā)光的眼睛還跟從前一樣。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這個像叫花子一般衣衫襤褸的人,不久之前還是她所熱愛的人!世事變幻,多么驚人??!
(節(jié)選自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賞讀
片段1中的肖像描寫是對祥子形象的具體刻畫,使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其外貌特征。這些描繪不僅使祥子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也讓讀者與作品間產(chǎn)生了更深的情感鏈接。
肖像描寫在文中同樣起到了強化人物性格特點的作用。如,通過描繪祥子“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fā)亮”等特征,能夠體現(xiàn)出其樸實、精干的形象,也突出了祥子勤勞、堅韌的性格特點。這些性格特點為后面的故事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選段中的肖像描寫還反映了祥子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huán)境。祥子的外貌特征暗示了他長期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勞作,承受了社會的不公和艱辛。這些描寫不僅使讀者對祥子的生活環(huán)境有所了解,也引發(fā)了讀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
最后,肖像描寫在文中還起到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作者通過描繪祥子外貌的變化,如他初入城市時的健壯和整潔,到后來因生活壓力而變得頹廢和邋遢,令讀者深刻感受到了他命運的起伏。這些變化不僅增加了故事的戲劇性,也令讀者更加關(guān)注祥子命運的發(fā)展。
片段2中對保爾·柯察金的肖像描寫在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不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而且展示了作者對人物塑造的技巧之精湛。
首先,這段描寫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保爾的外貌狼狽不堪、衣衫襤褸,甚至被形容為“叫花子”,然而他的眼睛卻“永遠發(fā)光”。這種外在的困頓與內(nèi)心的明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保爾堅忍不拔、永不言敗的精神風貌,不僅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也加深了讀者對這一角色的印象。
其次,作者通過對保爾服飾的描寫來塑造其形象特征。保爾“一只腳穿著破靴,一只腳穿著一只古怪的套鞋”,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不僅能讓讀者清晰地看到保爾的困境,也展示了其在艱難環(huán)境下依然保持樂觀和堅定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脖子上圍著一條臟毛巾,臉好久沒有洗過”之類的描寫,生動展現(xiàn)了保爾艱苦的生活狀態(tài),使他的形象更加立體。
通過這段描寫,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保爾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依然保持著對革命的忠誠和熱愛,這為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同時也暗示了保爾不畏困難、堅強勇敢的品質(zhì),為他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鋪墊。
小說通過對保爾這個角色的塑造,展示了蘇聯(lián)人民在艱苦環(huán)境下依然保持著堅定的信念感,以及他們?yōu)榱烁锩聵I(yè)甘愿做出巨大犧牲的勇氣。這段描寫正是對小說主題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和深化。
◆借鑒
1.細致觀察。即觀察寫作對象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發(fā)型、眼睛、鼻子、嘴巴到身體姿勢,甚至是衣著打扮。應(yīng)注意他們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和動作,這些細節(jié)都可以作為寫作素材。
2.精選特征。不是所有的細節(jié)都需要表現(xiàn)出來,而是要選擇那些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身份或情緒的特征。如一個經(jīng)常眉頭緊鎖的人可能給人留下嚴肅或深思熟慮的印象,而一個總是笑容滿面的人則會讓人感到親切和溫暖。
3.運用修辭。肖像描寫可通過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增強表達效果。如可以說“他的眼睛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明亮”或“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陽光一樣溫暖”,運用比喻修辭,使人物形象生動可感。
4.結(jié)合情境。肖像描寫應(yīng)與人物所處的情境相結(jié)合,展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緒狀態(tài)。如在描寫一個神色緊張的人時,就可以用“額頭冒汗,雙手緊握,眼神中透露出不安”等詞來形容。
5.借鑒經(jīng)典。閱讀一些經(jīng)典文學作品或優(yōu)秀文章,學習作者如何運用肖像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梢試L試著模仿這些作品的寫作風格,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創(chuàng)意。
6.勤于練習。多寫多練是提高肖像描寫能力的關(guān)鍵。
7.注意平衡。寫作中,肖像描寫只是塑造角色的手段之一,還需結(jié)合其他描寫手法(如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注意不要過分堆砌肖像描寫,以免影響作文的流暢性和可讀性。
右寫片段
1.老漢坐在門口的臺階上抽著煙袋,他的黑襖上落滿了灰塵,蠟黃的臉上爬滿了皺紋,眼神中透出一縷哀傷,但仍能看到幾分堅毅。落日的余暉灑在他的身上,他佝僂的背顯得他的身影十分矮小,但也為他鍍上了一層金邊。他好似一尊雕像,一動不動地注視著路上的車水馬龍。
(選自周蕓墨《夕陽的余暉》)
◆點評
“黑襖”“蠟黃”等詞塑造了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普通勞動者的形象,“哀傷”“堅毅”二詞寫出了老漢為生活困頓、孫子成長的憂心,又寫出了其為孫子健康成長而對生活保有堅韌的態(tài)度?!鞍 薄敖疬叀钡仍~同樣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現(xiàn)實中他的形象和小作者心目中他的高大。
2.他走進教室的那一刻,簡直把我驚呆了:凌亂的頭發(fā),歪斜的眼鏡,鏡片下重重的黑眼圈,高低不齊的領(lǐng)口,更讓人發(fā)笑的是,他的校服褲竟然穿反了!即使他是那么的狼狽不堪,可他眼中依然流露出一絲欣喜,這樣的欣喜使他整個人顯得很輕松。他剛坐到座位上就對我說:“兄弟,我昨晚解出那道題了!”
(選自李昱辰《童年最后的同桌》)
◆點評
“頭發(fā)、眼鏡、黑眼圈、領(lǐng)口、校服褲”這些按由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肖像描寫塑造出了一個大大咧咧、不修邊幅的學生形象,后文中,“眼中依然流露出一絲欣喜”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主人公鉆研出難題后的喜悅。此時,一位因為解題熬夜、專注于學業(yè)的學生形象躍然紙上。
3.他的臉上總帶有憨厚的笑,眼角笑起來時會出現(xiàn)魚尾紋,盡顯滄桑但又不失和諧,給人一種和善感。他臉上的毛孔有些大,沒有年輕人的皮膚細嫩。他的身上常透出一股文人的儒雅氣質(zhì)。他說的話中總離不開語文之美,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生活處處皆語文”。他就是教我們語文的王老師。
(選自吳晉衛(wèi)《師恩難忘》)
◆點評
“憨厚的笑”“魚尾紋”“儒雅氣質(zhì)”,這些詞語塑造出一位年齡較長、性格溫和、致力于語文教學的教師形象,為下文的敘事做了鋪墊。
【以上片段的小作者均系山西陽城縣第四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