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題
“一種春聲渾難忘?!痹鴰缀螘r,那一聲叮嚀又回響在耳畔。如一朵朵白云,漂泊在我的天空;如一串串風鈴,掛在我心靈的窗戶;如綿綿細雨,濕透我的衣襟……
請以“那一聲叮嚀”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導" 寫
一、理解題目核心
1.關鍵詞解析
首先,“叮嚀”二字,不僅指言語上的反復囑咐,更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色彩?!澳且宦暥摗保煌谌粘5拈e聊或隨意的提醒,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飽含關心、愛護、提醒或期望等復雜情感的言語表達。這種表達往往發(fā)生在關鍵的人生節(jié)點,或是成長路上的重要時刻,成為推動我們前行、塑造我們性格的力量源泉。
進一步解析,“那一聲”的限定,強調(diào)了叮嚀的獨特性和重要性。它可能不是眾多叮嚀中最響亮或最頻繁的,但因其獨特的情境、深刻的內(nèi)涵,或是對個人成長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而在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種獨特性,使得“那一聲叮嚀”成為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乃至未來的情感紐帶,讓人在回憶中感受到溫暖與力量。
2.情感基調(diào)
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應緊扣“難忘”二字,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展現(xiàn)出對“那一聲叮嚀”的深切懷念與感激。這種懷念,可能源于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對叮嚀者無私付出的感激,以及對那段成長歷程的珍視。同時,文章也可以融入激勵、警醒等情感元素,通過回憶叮嚀的具體內(nèi)容及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展現(xiàn)其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3.引言的啟示
引言重在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思路?!耙环N春聲渾難忘”出自“一種春聲渾難忘,最是長安課歸時”,意思是難忘那教導之聲,最歡喜的還是下課時的情形。三個排比句,喻指叮嚀點綴我們成長的天空,叮嚀打開我們的心靈之窗,叮嚀溫暖我們前進之路……有助于拓展“那一聲叮嚀”的內(nèi)涵,打開寫作思路。
二、確定寫作范圍與角度
1.時間范圍
“曾幾何時”提示我們,那聲叮嚀發(fā)生在過去,但至今仍然清晰記得,說明其影響深遠。可以從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中選取一個或幾個具體的時間點,如童年、青春期、某次重要事件發(fā)生時等。
2.內(nèi)容選擇
選擇具體的事件或場景??梢允莵碜愿改?、老師、朋友或親人的叮嚀,內(nèi)容可以是關于學習、生活、做人做事等方面的。重要的是,這聲叮嚀對你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以及你如何從中汲取力量或改變自我。
一聲真的只能寫“一聲”嗎?這里的“一”,不是確指一,因為如果只寫一聲叮嚀的話,文章的內(nèi)容和篇幅都會受限,即便努力發(fā)散拉長,可讀性也會大為削減?!耙弧笨梢允嵌?,但不建議在一篇文章中超過三個??梢詫懩男┥钪械摹岸摗保康靡鈺r的勸勉;失意時的鼓勵;迷茫時的指引;困頓時的開導;進步時的贊賞,都可以。最好寫哪些人的叮嚀?最好寫的是父母、老師、長輩,或者是關心我們的朋友。叮嚀我們的人,一定是陪伴過我們,了解我們的人。他們知道我們在什么時候,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注意些什么。
3.比喻與象征
題目中的比喻句“如一朵朵白云,漂泊在我的天空;如一串串風鈴,掛在我心靈的窗戶;如綿綿細雨,濕透我的衣襟……”意象豐富,富含詩意。在寫作時,可以巧妙地運用這些比喻,將“那一聲叮嚀”具象化,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4.立意方向
那一聲叮嚀最好是落在感謝父母、老師、長輩等的教導和陪伴上。最后,在總結點題的時候,要把“叮嚀”帶給我們的感受,形象地表達出來,最好運用修辭,拔高立意。如:
三年時光,您的叮嚀,似春風,拂走我心間的寒涼;像燈光,照亮我成長的路;如清泉,洗滌我內(nèi)心的焦躁。因為您那一聲叮嚀,我才能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向我想要去的遠方。
三、文章結構
1.開頭
可以用簡潔而富有吸引力的場景或情感導入,引出“那一聲叮嚀”,并點明其讓自己難忘的原因。同時,可以巧妙地運用題目中的比喻句,為全文定下基調(diào)。
2.主體
詳細描述這聲叮嚀發(fā)生的背景,以及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梢酝ㄟ^回憶的方式,穿插敘述與這聲叮嚀相關的具體事件或場景,表現(xiàn)其對自己成長的影響。同時,注意運用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情感表達更加真摯。
3.結尾
總結全文,升華主題。可以回顧“那一聲叮嚀”對自己的深遠影響,表達對其的感激之情;也可以展望未來,表示將銘記這叮嚀,繼續(xù)前行。同時,可以再次運用題目中的比喻句,以富有詩意的語言結束全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具體內(nèi)容
第一種,一個人的一聲叮嚀。為了增強感染力,最好設計波折,之前以為叮嚀是嘮叨,不以為意,經(jīng)歷挫折后,恍然大悟,才明白那是關心,恍然大悟。
第二種,一個人的三次叮嚀。這樣寫描寫和敘述的壓力會小很多,回憶三個情境,總結那三次叮嚀給自己的感受。時間角度的早、中、晚;空間角度的學校、家里、路上;經(jīng)歷角度的驕傲、畏懼、迷茫,等等。
第三種,三個人的叮嚀,每人一次,共三次。這樣選材的壓力小一些,父親、母親、老師、朋友等均可,但最好每個人叮嚀的情境和目的有所不同。
五、注意事項
1.確保文章內(nèi)容緊扣主題
從開頭的引入,到主體部分的敘述與回憶,再到結尾的總結與升華,每一步都應當明確指向這一中心思想,避免在敘述過程中引入與主題無關的內(nèi)容。
2.情感要真摯自然
真摯自然的情感是文章打動人心的關鍵。在描寫“那一聲叮嚀”時,應深入挖掘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用真實、質(zhì)樸的語言將那份感動、溫暖或激勵呈現(xiàn)出來??梢酝ㄟ^細節(jié)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的情感變化,如母親眼中的不舍、自己聽到叮嚀時的內(nèi)心波動等。同時,要注意避免使用過于夸張或空洞的抒情語言,讓情感在字里行間自然流淌,觸動讀者的心弦。
3.語言要流暢、生動
流暢、生動的語言能夠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梢赃\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豐富語言,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將叮嚀比作白云、風鈴、細雨等,不僅形象地描繪了叮嚀的溫柔與美好,還賦予了文章以詩意和畫面感。
4.結構要清晰合理
清晰合理的結構是文章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基礎??梢圆捎谩翱?分-總”的結構模式,開頭部分簡潔明了地引出主題,點明“那一聲叮嚀”的難忘之處;主體部分詳細敘述叮嚀發(fā)生的背景、內(nèi)容,以及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通過回憶與現(xiàn)實的交織展現(xiàn)其對自己的影響;結尾總結全文,升華主題,表達自己對叮嚀的感激之情,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同時,注意段落之間的過渡,要自然流暢,使文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佳作展示
那一聲叮嚀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那是一種怎樣的溫柔,如同媽媽的叮嚀,細膩,溫和,像一縷陽光,讓你暖到心底。
春·風鈴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我親手編了串風鈴,掛在門上,聆聽那清脆的聲音。
夜晚,我仍在燈下埋頭苦寫,忽聽得風鈴微響。我抬頭一看,是媽媽。她輕聲說:“快睡吧,明天還要早起上學呢,睡眠是很重要的。”她的聲音有點沙啞,定是累了。我點點頭,說:“我寫完這題就睡,媽,你也快睡吧。”她微笑著點點頭。我又聽見風鈴清脆的響聲。
那一聲叮嚀,是風鈴的清脆,縈繞在耳畔。
春·水杯
春天已悄無聲息地到來,但冬忘了帶走它的寒氣,或許,那是它送給春的禮物?同學們?nèi)源┲窈竦姆篮珖娞缏暼耘f此起彼伏。
每天,我的水杯里會裝滿混合著藥味的沖劑。一飲而盡時,耳畔響起媽媽的叮嚀:“雖說沒有感冒,預防也是要做的?!?/p>
第二天,水杯里出現(xiàn)了黃澄澄的果汁,“補充維C,對身體有好處?!?/p>
那一聲叮嚀,是水杯的溫度,殘留在手心。
春·柳絮
春光明媚,柳樹發(fā)芽,滿天的柳絮飄飛。
我收拾好東西正準備走,突然看見桌上的鍋貼,旁邊留有紙條:“早餐得吃飽!”我會心一笑,這定是媽媽趁我穿衣時出去買的。走在上學的路上,吃著熱熱的鍋貼,身旁是飄飛的柳絮,輕柔,美好,就像媽媽的叮嚀。
那一聲叮嚀,是飄飛的柳絮,溫暖我的心房。
水杯的溫度,那是愛的溫度;清脆的聲音,那是愛的聲音;飄飛的柳絮,那是愛的陪伴。
帶著叮嚀出發(fā),我收獲了愛的芬芳。
點評
一、主題鮮明,情感真摯
“那一聲叮嚀”是作文的主線,即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叮嚀貫穿作文始終,展現(xiàn)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母愛的感激與珍惜,情感真摯,觸動人心。
二、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文章采用了“春·風鈴”“春·水杯”“春·柳絮”三個小標題,分別描繪了不同場景下媽媽的叮嚀,既獨立成章,又相互關聯(lián),共同構成了母愛的全景圖。
三、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
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將母愛比作“一縷陽光”等,使母愛這一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充滿了詩意和美感。同時,引用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也為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蘊和文學色彩。
四、細節(jié)描寫生動,情感飽滿
文章通過細節(jié)描寫,如媽媽沙啞的聲音、沖劑的苦味、黃澄澄的果汁、桌上留的紙條等,展現(xiàn)了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愛護。這些細節(jié)描寫不僅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活,也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母愛的溫暖與偉大。
五、結尾點題,升華主題
結尾“帶著叮嚀出發(fā),我收獲了愛的芬芳”,不僅點明了文章的主題,也升華了情感,告訴讀者,母愛是陪伴我們成長的重要力量,是我們?nèi)松猛局凶顚氋F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