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資源不僅給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給學生帶來更豐富、更多樣的學習體驗。數字化教學資源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而且可以讓學生有更寬廣的知識視野,有更生動的學習體驗。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入多媒體資源,提升課堂趣味性;利用在線平臺,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整合網絡資源,拓展學習內容;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運用游戲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資源;初中;語文教學;語文素養(yǎng);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36-0113-04
在信息時代,學生已經習慣于通過各種數字媒體獲取信息與知識,這一習慣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方式。傳統(tǒng)的紙質教材、單一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生多元化、個性化學習需要。同時,國家也在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鼓勵教師更好地使用數字資源,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數字教學資源與初中語文課程有效融合,既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同時又給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為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對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已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
1.電子書籍和電子教材
電子書籍與電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傳統(tǒng)紙質圖書,具有很多獨特的優(yōu)點。其便于攜帶、儲存,學生隨時隨地都能用電子設備閱讀、學習。電子教材中加入超鏈接、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可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體驗。同時,學生利用電子圖書、電子教材的檢索功能,可快速查找所需資料,提高學習效率[1]。例如,K12教育、Coursera等電子教材平臺,除提供豐富的教材內容外,還提供習題和測試,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2.在線課程和視頻講座
網絡課程、視頻講座,能突破時空限制,實現遠程教學。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實現個性化學習。網絡課程、視頻講座還能利用交互式功能,實現師生實時互動,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慕課(MOOC)平臺提供了數量眾多、覆蓋多個學科領域的優(yōu)質在線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與需要進行自主選擇。Udacity、edX等在線教育平臺除了提供課程視頻外,還能提供討論區(qū)、提交作業(yè)、在線測試等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3.互動學習軟件和應用
運用交互式學習軟件及應用程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2]。例如,GeoGebra、Desmos等數學學習軟件以動態(tài)的幾何圖形及數學模型的形式,使學生對數學概念產生直觀的認知;Duolingo、Rosetta Stone等學習軟件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Scratch、Code.org等學習軟件,以圖形化的編程接口和豐富的程序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4.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教育資源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例如,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模擬真實的實驗室環(huán)境,使學生能更好地開展科學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現實技術能夠把虛擬的信息疊加在真實的場景中,使學生對抽象的概念有直觀的認知。有些教育軟件,如Expeditions、Anatomy 4D等,可利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使學生對地理、解剖學等知識有深刻的認知[3]。一些歷史教育軟件,如TimeLooper、Civilisations AR等,可利用VR技術、AR技術,使學生“穿越”到歷史場景中,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與真實性。
1.豐富的教學內容
傳統(tǒng)教學資源多以教科書及輔助材料為主,而數字化教學資源則以電子圖書、音頻、視頻和動畫為主。這些多媒體資源既能對語言知識進行全面展示,又能利用圖片、生動的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4]。例如,在教學古詩詞過程中,教師可播放有關的背景音樂或展示繪畫作品,使學生既能感受到詩詞的韻味,又能加深對詩人的情感與意境的理解。
2.互動性強,提升學習興趣
數字化教學資源能以各種交互式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電子白板、互動投影儀等教學工具,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時互動。教師可利用這些設備演示課件,播放視頻,進行在線測驗。這既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
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在線學習平臺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成績,幫助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同時,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借助大數據分析,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實現因材施教。
4.資源共享,拓寬學習渠道
數字化教學資源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共享,使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大量的學習資源。各種網絡教育平臺、數字圖書館等,能為學生提供大量免費或付費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知識與技能。同時,數字化教學資源能打破地域的限制,使邊遠地區(qū)的學生也能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5]。這既能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又能拓寬學生學習途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數字化教學資源質量參差不齊
目前,數字教學資源種類繁多、形式多樣,但并不都是高質量的,存在著內容陳舊、創(chuàng)新不足,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一些教學資源比較粗糙,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資源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教師教學的成效,還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效。
2.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足、缺乏數字教學設計能力
盡管教師大都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但對于如何有效整合數字化教學資源,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足,沒有掌握數字化工具與平臺的使用方法。部分教師缺乏數字教學設計能力,不能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需求,合理選擇數字化教學資源[6]。
3.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異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利用,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存在很大差異,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數字化資源。這不僅影響學習效果,還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另外,在利用數字化資源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受到游戲、社會媒體等多種干擾,如何幫助學生克服這些干擾,專注于學習也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4.教學模式的轉變難度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傳授知識,布置作業(yè),考核評價。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中,教師需要由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角色的轉變,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觀念上有所轉變,還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然而,這一轉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部分教師在實踐中很難找準自己的定位。另外,教學模式的改變需要學校在硬件設施、課程設置和師資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這相應地增加了教學模式的轉變難度。
1.引入多媒體資源,提升課堂趣味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利用視頻、聲音、動畫、圖表和交互式課件,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視頻和音樂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有顯著優(yōu)勢,教師可通過播放影片、紀錄片和朗讀視頻等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背景及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一課時,教師可播放有關岳陽樓的紀錄片,讓學生觀賞岳陽樓雄偉壯麗的景色,了解寫作背景,從而加深對范仲淹憂國憂民思想的認識[7]。通過朗讀音頻,學生可以聆聽專業(yè)朗誦者的節(jié)奏與情感表達,更加準確地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情感。這種視聽結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動畫與圖像輔助對于闡釋復雜的語言現象及文學修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直觀的認知。例如,在講授“對偶”“排比”等修辭方法時,教師可演示不同句式的對比效果,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到修辭的作用,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制作互動式PPT及思維導圖等教學課件,引導學生以動態(tài)的方式建構知識體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介紹《紅樓夢》時,教師可制作思維導圖,覆蓋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通過點擊不同的人物,理解故事的脈絡。這既能使學生對小說內容有系統(tǒng)的把握,又能加深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知。
2.利用在線平臺,實現個性化學習
利用網絡平臺,既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又能提高教學效果。利用網絡平臺,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試題及自評工具。通過這些測試,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努力方向。
例如,學堂在線、作業(yè)幫等在線考試,不僅能給出考試成績,還能給出詳細的解答。平臺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生成個性化學習報告,并向其推薦學習資源。這樣,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實現個性化學習。線上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他們推薦適合的學習資源。例如,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教育平臺,可以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這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可以擴大學生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借助平臺數據分析功能,教師能夠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與反饋。例如,希沃云教室、好未來等教育平臺,能看到具體數據。這些數據不但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可以幫助教師找出學生的不足。教師可根據所掌握的數據,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以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
3.整合網絡資源,拓展學習內容
教師通過對網絡文學資源庫、名師課程和公開課的合理使用,能夠拓展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個性化學習機會,使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知名文學網站或數字圖書館,這些平臺除收錄大量的文學作品外,還收錄大量的背景資料、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學生除了可以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外,還能加深對作品的了解,擴大知識范圍[8]。例如,在閱讀《紅樓夢》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考有關學術論文、評論文章,了解不同學者對作品的闡釋與分析,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既能加深學生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網上有很多教學視頻、公開課,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北京四中和上海中學教師的語文課,這些語文課不僅內容豐富,講解通俗易懂,還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收獲頗豐。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名師課,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文學分析方法、寫作技巧和答題策略,進而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開放課程能讓學生有機會與名師互動,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提問,得到教師的個性化指導,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個網絡社區(qū)里,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共享學習資源,相互促進。例如,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讀書筆記、作文貼到論壇上,讓大家互相點評、交流,取長補短。在此過程中,學生既能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又能培養(yǎng)合作學習精神。
4.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流程,把知識的傳授和課堂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課前,教師可以錄制或者選擇一些高質量的微課視頻,微課視頻內容包括要教的課文內容、背景資料、作者簡介等。這些微課視頻不僅能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的、系統(tǒng)性的知識架構,而且能幫助學生自主預習。通過微課視頻學習,學生能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為在線進行深入討論與交流奠定基礎。微課視頻具有靈活、高效的特點,能使學生反復觀看,暫停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在預習微課視頻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惑。教師可利用線上討論區(qū)、即時通訊工具、學習管理平臺,設立專門的討論板塊,鼓勵學生在預習時提問,并及時解答。這樣既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有利于學生在同伴互助、教師指導下進行互動與交流。在線討論具有開放、即時的特點,可打破時空限制,使教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討論、辯論、角色扮演、小組協(xié)作等,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樣,學生能把課前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思考。例如,在教學《雷雨》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再現劇中人物的對話情景,加深學生對角色性格及情緒變化的認知。在教學《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文章運用哪些修辭手法,激發(fā)學生審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5.運用游戲化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化的教學策略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與理解。教師可定期舉辦語文知識競賽,競賽內容既覆蓋課本上的重點知識,又涵蓋課外閱讀,考查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通過競賽,學生能更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對競賽結果進行及時公布,以提高學生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例如,教師可以《水滸傳》為主題舉行競賽,內容涉及書中人物、情節(jié)、背景等,并在比賽平臺上進行實時展示,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外,在數字化學習平臺中,教師可以設置計分系統(tǒng),根據學生完成作業(yè)、參與討論、解答問題等情況,進行積分。學生可通過累積點數換取一些小獎品,如文具、書本或班級特權等。這樣既可以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可借助數字教學平臺,設計一些趣味盎然的游戲,如“成語接龍”“古詩詞填空”等。這些游戲既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語文知識,又可藉由游戲中的互動與競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唐詩三百首》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古詩詞填空游戲,讓學生按照提示填寫相應詩句。
綜上所述,將數字化教學資源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既能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又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互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選擇,科學運用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鵬.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1(14):104-105.
[2]趙玉成.數字化平臺助力初中語文單元教學[J].上海教育,2023(13):25.
[3]路晗.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2(36):113-116.
[4]楊溫玲.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芻議[J].成才之路, 2023(16):53-56.
[5]周云梅.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20(24):86-87.
[6]曹佳玲,劉維國.互聯(lián)網背景下翻轉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4(02):92-95.
[7]王國慶.信息技術在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成才之路,2022(30):85-88.
[8]李萬輝.數字化教學資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名師在線,2020(15):87-88.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uan Jinyuan
(Minqin County No.5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digital resources not only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but also bring students richer and more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ut als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broader knowledge perspective and more vivid learning methods.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introduce multimedia resources to enhance classroom fun; utilize online platforms to achieve personalized learning; integrate online resources and expand learning content; using flipped classroom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using gamified teaching to enhance learning motivation.
Key words: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literacy; learning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