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糖藝/西點項目第一次作為比賽項目出現(xiàn)在世界技能大賽中,該項目是以糖藝制品和西點產(chǎn)品制作為主要競技類型的綜合競賽項目。20多年來,有情懷的中國西點大師一直深耕其領域,直至2017年第一次參與該賽事,取得的最好成績是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優(yōu)勝獎,此后的7年一直未能在此領域有所突破。
法國里昂當?shù)貢r間9月15日,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結果揭曉,蘇州市吳中技師學院選手劉欣茹獲得糖藝/西點制作項目冠軍。這位00后小將身披國旗站上領獎臺,不僅實現(xiàn)了中國人在此項目金牌上零的突破,也讓技藝傳承更加具象化。
方寸間傳遞著文化內(nèi)涵
何為糖藝?
“糖藝指利用砂糖、葡萄糖或飴糖等經(jīng)過配比、熬制、拉糖、吹糖等造型方法加工處理,制作出具有觀賞性、可食性和藝術性的獨立食品或食品裝飾插件的加工工藝?!眲⑿廊憬榻B,“在西點行業(yè),糖藝不僅是最奢侈的裝飾工藝之一,也是大型國際西點比賽中的必備項目,是檢驗選手西點功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最佳手段之一?!?/p>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中,糖藝/西點制作項目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比賽為4天,分AB組進行。本次比賽以GUIGNOL兒童布偶戲為主題,共五個模塊,選手們要迅速構思、精心制作并完美呈現(xiàn)。
在法國,吉尼奧爾(GUIGNOL)是木偶界的“大咖”,他濃眉大眼,頭戴黑帽,身穿棕色外套,距今已有210多歲?!八卸喑雒兀吭缭?9世紀,法國就有了一份專門的報紙,名字叫《GUIGNOL的講評》,講一些平民百姓的事情,代表百姓的聲音。到了20世紀,《GUIGNOL說新聞》一直是法國相當受歡迎的時政新聞節(jié)目。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天以GUIGNOL名義發(fā)出的聲音更是不計其數(shù)……”劉欣茹說,“這樣的賽題,考驗選手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與手工技藝,是一場對體力和耐力的極限拉練,方寸間傳遞著文化內(nèi)涵?!?/p>
此次大賽,劉欣茹共創(chuàng)作三件作品:《甜蜜的正義劇場》《歡樂的舞臺》《無形的手》,每一件都精美絕倫,堪稱工藝品。在《甜蜜的正義劇場》作品中,這位正義的典范代表——吉尼奧爾正站在階梯上,手拿著標志性的木棍,準備面對他所察覺的任何不公,并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旁邊還有吉尼奧爾飾演的另一個劇場版的角色從木框內(nèi)探出頭,為作品增添了幽默和動感。
清晰的刻畫,細化到人物的微表情、大衣的紋理,葉片的脈絡、破碎的果實……精妙的巧克力造型,需要多個流程的完美配合才能呈現(xiàn)出最佳視覺效果?!敖Y晶、拉糖、噴色、注模等流程必須確保不出錯,因此對時間掌控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拉糖待冷卻的時候,我就去做彩色糖果餡料,做糖花、組裝拉彩帶等,比賽時間寶貴,一秒鐘都不能浪費?!眲⑿廊阏f。
“將普通的食材幻化成令人驚嘆的藝術珍品”“仿佛大師筆下的畫作,充滿了藝術的感染力”……作品《無形的手》在網(wǎng)上更是收獲無數(shù)高贊評論。這件糖藝造型作品向法國木偶劇GUIGNOL致敬。作品采用鮮艷的拉糖制作,展示GUIGNOL劇場的光彩世界——用明亮的色彩表現(xiàn)吉尼奧爾為觀眾帶來的歡樂,尤其是從帷幕中沖出的一只透明的手,代表吉尼奧爾背后的木偶師,輕輕托著這場演出的主角。正是這只“靈魂之手”,讓吉尼奧爾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這件作品也贏得了在場所有評委的認可。
這個冠軍實至名歸
回想起此次奪冠場景,劉欣茹依然激動:“走下領獎臺,我忍不住流下了淚水。這份榮譽不是我個人的,是整個團隊和學校的,同時圓了王森老師多年的心愿?!?/p>
王森,在中國烘焙界幾乎無人不曉,他是國家級烘焙甜點大師、蘇州王森美食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負責人。作為行業(yè)領路人,他一直致力于讓“中國廚師站上世界舞臺”。2000年以后,王森開始帶領團隊不斷參加各項國際比賽,但當他們深入其中,才發(fā)現(xiàn)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級別越高的比賽,入賽門檻越高,對參賽人員的技術技能與修養(yǎng)水平要求更高。國內(nèi)沒有悠久的烘焙文化,屬于行業(yè)新手的他們在前十年連預選賽都進不了。
從國際舞臺到登頂世界冠軍,王森團隊努力了17年。2017年,王森帶領學生蔡葉昭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一舉奪魁,拿下烘焙項目冠軍,另一位學生呂浩然在此次大賽中獲得糖藝/西點項目優(yōu)勝獎。一個中國團隊擊敗了西方一眾代表隊,這件事的神奇程度,接近于“老外來中國包餃子拿了第一名”。這一年,作為吳中技師學院電子商務專業(yè)的新生劉欣茹在學??吹酱罅肯嚓P報道,被深深觸動,尤其看到呂浩然參賽糖藝/西點項目的作品圖,她對這門將食品變成藝術品的技藝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一直以來,吳中技師學院和江蘇王森教育科技集團聯(lián)合培養(yǎng)技能學生,王森冠軍聯(lián)盟團隊成員也被逐步聘任為吳中技師學院專職教師。2017年,王森帶著兩位學生載譽歸來,受到了全校師生熱烈歡迎,也讓學子們更深入了解到世界技能大賽。此后,劉欣茹果斷從電子商務專業(yè)轉為食品專業(yè),同時選修了糖藝/西點制作項目的課程。
進入?yún)侵屑紟煂W院大門,向左一直走到盡頭,便是第46屆、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主基地,這里設有烘焙、糖藝/西點制作、西餐3個世賽項目。基地與學校教學樓僅一個柵欄之隔,但跨過這一步,要經(jīng)過層層選拔。2019年,吳中技師學院舉辦技能選拔賽,劉欣茹抓住機會,憑借堅持和熱愛,成功成為種子選手。正式進入基地教學樓,她近距離接觸到王森和呂浩然,也接觸到一直推動中國西點發(fā)展的很多前輩,同時對技能傳承、技藝創(chuàng)新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走遍世界各地,與國內(nèi)外的行業(yè)大師們交流、切磋,獲得諸多榮譽,有很多條路可走,卻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為什么?因為你們才是推動中國西點發(fā)展的原動力?!痹谝淮螘h中,王森為學生講述了他的心路歷程,他的這句話成了劉欣茹鉆研糖藝/西點的動力。
在前輩們的用心栽培下,劉欣茹越發(fā)專注技藝的鉆研,逐漸在各類賽事中嶄露頭角。2019年,她參加第六屆益達amp;吉拉朵杯手工冰激凌大師賽榮獲金獎,同年參加意大利手工冰激凌大師邀請賽榮獲金獎。2021年,她參加FIPGC世界烘焙甜點蛋糕大賽中國選拔賽糖藝/西點制作項目榮獲第二名。
2023年,劉欣茹參加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糖藝/西點制作項目榮獲金牌,提前鎖定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的唯一參賽名額。2024年9月15日,當她走下世賽冠軍領獎臺時,王森十分激動,他用力拍了拍劉欣茹的肩膀說:“實至名歸!”
心手眼合一,方寸顯絕技
樂觀、愛笑,是很多人對劉欣茹的第一印象;能吃苦、細致,是很多老師和教練對她的第一感受。在吳中技師學院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主基地的操作間,劉欣茹為記者展示了她的拉糖技藝。在她的手下,再尋常不過的砂糖被賦予生命,吹、拉、揉、捏,再加上刻刀與剪刀,一個甜蜜的糖果世界被勾勒出來。
其實,糖藝作品的制作難度非常大,成品熱脹冷縮易碎,遇高溫易融化,并且考驗創(chuàng)作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剛開始學習拉糖工藝時,拉扯高溫糖塊燙出的一個個水泡、大型作品拼裝時突然傾倒側翻、高強度訓練引發(fā)的肩周炎疼痛等,這些對劉欣茹都是家常便飯。低頭案臺、抬頭墻,枯燥與疲累你來我往,日復一日,她如此過了四年。但也正是這四年,為她打下了堅實的糖藝根基。
令劉欣茹最難忘的一次比賽是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糖藝/西點制作項目的一個考題是:在短短四個小時內(nèi),完成一個一米高的糖藝造型、兩個整形蛋糕以及十個餅干,并且最終呈現(xiàn)的作品要兼顧創(chuàng)意與技藝。
“這個賽題被稱為‘有史以來最難的題目’,基本把糖藝/西點行業(yè)里面所有的模塊都組織進來了。對于選手來說,意味著所有的技能點都要練到極致,有很多選手都完不成作品?!眲⑿廊阏f,“競爭特別激烈,每個省的選手實力都很強。尤其是糖藝制作環(huán)節(jié)時間緊迫,最為緊張。我能勝出靠的正是‘扎實的基礎’?!?/p>
談到制作糖藝/西點的秘訣,劉欣茹認為“心手眼合一,方寸顯絕技”,“糖藝因為有火的參與,使得材料呈現(xiàn)瞬間多變的特質(zhì)。例如拉糖,可塑性十分強大,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在不同的人手里,它可以是技術,也可以是藝術。如何調(diào)配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糖藝/西點色彩,如何塑造出令人震撼的糖藝/西點造型,都需要創(chuàng)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細致觀察,積累素材,觸發(fā)靈感?!?/p>
“另一個秘訣是不斷參賽?!眲⑿廊阊a充道,“比賽的過程需要精雕細琢,是鍛煉技術與心性的最好機會。通過不同的賽事,我意識到需要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動力也更足?!?/p>
在備戰(zhàn)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的日子里,劉欣茹深刻體會到團隊的力量。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但共同的目標讓團隊更具凝聚力。事實上,也正是團隊成員們的大力支持,才能讓劉欣茹在比賽中能夠更好地呈現(xiàn)作品、展示自我,從而實現(xiàn)糖藝/西點制作項目金牌零的突破。
對話
《風流一代》:你的同班同學早早就業(yè)或者創(chuàng)業(yè),相比他們,你有沒有什么遺憾?
劉欣茹:相比于他們,我的生活確實很單調(diào),培訓基地和宿舍兩點一線。在備戰(zhàn)各類賽事期間,我?guī)缀鯚o休,每天從早上八點訓練到晚上八點,但正因如此,我反而覺得很充實,我的眼里只有當下該做的事,甚至沒有時間關注別人的生活。唯一遺憾的是,我從小生活在爺爺奶奶身邊,他們一直在黑龍江,離我比較遠。今年5月,爺爺因病去世,我因備戰(zhàn)世界技能大賽沒能見到他最后一面。
《風流一代》:對職業(yè)院校的學弟學妹們在技能學習上有什么建議?
劉欣茹:首先不能猶豫。很多學弟學妹還沒開始學習這項技能,就被了解到的一些困難嚇退了。你這么年輕,有大把試錯的機會,錯了可以從頭再來,但機會錯失就不一定還有。其次是能吃苦。盡管西點類比賽追求創(chuàng)意,但創(chuàng)意的前提是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只有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氣,在日復一日枯燥的訓練中集中精力、全情投入,才能有所突破。
《風流一代》:在你看來,糖藝/西點制作如何做到創(chuàng)新?
劉欣茹:糖藝/西點制作屬于西點類的比賽,這項比賽創(chuàng)新是首要的,無論是在外形上,還是口味上。在我看來,中國文化就是比賽創(chuàng)新的根源,它博大精深,滋養(yǎng)出的內(nèi)在素養(yǎng)賦予了西點不一樣的生命力。如果能找好切入點并加以利用,創(chuàng)新也許會變得有趣,過程中也會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風流一代》:奪得世界技能大賽冠軍后,對自己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有何新的想法?
劉欣茹:王森老師曾在采訪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傳承,就是一代一代人愿意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教給下一個梯隊,挖掘一些有天賦、上進心和求學心比較強的年輕人,去專攻技術,通過技術來改變?nèi)松??!边@句話給我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未來,我希望成為一名糖藝專業(yè)的老師,做有生命的糖,為我國技工教育盡一份力,如果能培養(yǎng)幾個冠軍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