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線結構常常運用在記敘文以及游記中。它指的是在敘事過程中設置明、暗兩條線索,這兩條線索彼此映照、對比、交叉、重合,從而更好地傳情達意。在寫作時,運用雙線結構的方法敘事,或明暗兩線推進,或兩件事并行(或者交叉)推進,這樣的構思可以拓展事件的時空跨度,深化習作情感,使習作內容更加充實多彩。
明線,就是從表面文字中能看見的、貫串始終的,將習作聯(lián)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的脈絡。一般是事件發(fā)展的情節(jié)。暗線,就是從習作中分析得來的貫串始末的線索,一般是人物的心理變化以及主旨情感等。
雙線結構能夠加大材料容量,又能節(jié)省筆墨,使習作曲折跌宕,主題鮮明。下面具體談談如何使用雙線結構組材。
1.并行交錯寫場景。兩條線索交錯連接,鏡頭在不斷轉換的過程中,摹寫出兩方面的內容,所抒發(fā)的情感在結尾處合二為一。
如學生習作(節(jié)選):
凜冬將盡,但天氣乍暖還寒。……這衰草連天的景象特別符合我此時的心境:心圃荒蕪,無從打理。
站在小學生活的尾梢,我雖然盡力為夢想努力……我想掌握學習各門功課的訣竅,但往往事與愿違……
突然,一只紙鳶翱翔在天空中,那隨風舞動的身姿,像驅逐寒冬的勇士,像一團烈火,燃燒在天空,也燃燒在我的心田。
我深深地被這只紙鳶所震撼,它盼春喚春的熱望……
在學習上,我也遇到了自己的“寒冬”。我也應該像紙鳶那樣,守住心底的熱望,驅逐凜冽的“寒冬”。
這紙鳶,是我心中劃破長空的一道閃電,當我凝眸于它時,我便暗暗地對自己說: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一一李樂萱《邂逅紙鳶》
習作開篇摹寫“我此時的心境”,在此時的心境下,邂逅了紙鳶。一方面寫紙鳶在寒冬中隨風舞動的身姿以及由此生發(fā)出的情感,另一方面寫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困境以及借紙鳶走出困境的過程。兩條線索交織,最后小作者受紙鳶精神的鼓舞,企盼“凜冬散盡,星河長明”,情感線合二為一。習作就在鏡頭的不斷轉換中、情感的不斷變化中推進。
2.暗線包含明線中。包含式的雙線結構,暗線往往包含在明線里,明線是外顯的,暗線是內隱的。
如學生習作(節(jié)選):
我的家鄉(xiāng)在藥王山。那可是藥王孫思邈隱居、采藥、行醫(yī)之所在,我因這些文化遺存而感到自豪。每年二月二古廟會,其壯觀景象更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念念不忘,記憶猶新。
這地方的古廟會始于唐朝,每年一次。
最先吸引我的是花樣繁多的民俗表演。……眾多游客圍觀,大家看著這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民俗表演,眼角眉梢滿是笑意。
看了沒多久,我的興趣轉移到周圍的小攤點上……讓人饞涎欲滴。
參觀游覽了山頂上的精美石刻和石碑……這些都記錄著藥王山的悠久歷史和傳奇故事,讓人不禁撫今思昔,思緒萬千。
逛完藥王山古廟會,我不由得感慨家鄉(xiāng)人文底蘊之深厚,地方風俗之綿長…
一一張峰瑜《藥王山古廟會剪影》
以藥王山的古廟會為寫作對象,介紹古廟會的具體內容,按照觀看體驗的先后順序記寫,這是明線。在行文中,暗含著對家鄉(xiāng)風俗的喜愛,對家鄉(xiāng)人文底蘊深厚、地方風俗綿長的慨嘆,這些情感是暗線。
范文
城都尋美
侯夢麟
讀萬卷書固然能獲得廣博的知識,但行萬里路更能發(fā)現(xiàn)見聞之趣、風俗之美、生活之樂。我喜歡行萬里路,喜歡旅游。
雖去過好多地方,但成都之行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每每回憶起來,我不禁眼底流光,會心微笑。
踏上成都這片土地,雖已近黃昏,但周圍的景物點亮了我的眼睛,或年代感十足,或刻意追尋古典意趣的建筑鱗次櫛比、星羅棋布,加之身著古裝的女子三五成群地從遠處款款走來,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夜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降臨,華燈初上,霓虹閃爍,經營夜市大排檔的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成都的夜生活拉開了序幕。
我覺得,夜晚的成都反而比白天更加熱鬧,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人,仿佛約好了一般,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媽媽說,他們都是慕名而來,一飽口福的。這一點我很贊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擠到一家火鍋店,占據(jù)了一張方桌。滾沸的湯汁香氣撲鼻,讓人饞涎欲滴,肉片、青菜、土豆、粉帶通通下鍋,又風卷殘云般填到肚中。然后,不斷挑戰(zhàn)著腸胃的接受度,直到肚腹抗議,才回到酒店沉沉睡去。成都人對美食的執(zhí)著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可見一斑。
大熊貓繁育基地參觀,又給了我另一種感受。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地,讓我們近距離地領略國寶們的生活。在這里,能看到成年大熊貓:它們或在優(yōu)雅地吃著竹子,或在慵懶地曬著太陽,或靜靜地坐在樹枝上思考“熊”生。還能看到出生沒幾年的熊貓它們有的在爭搶竹子,有的在打打鬧鬧,還有一只踩在同伴的身上向上爬,還有的頭碰頭在“密謀”什么??粗@些行走的“糯米團子”,我的心都要被它們萌化了。可是講解員說,大熊貓可是猛獸,襲擊人,毫不含糊,還被稱為“食鐵獸”。我一聽瞪大眼睛,不覺咋舌。成都之行,打開了我觀察熊貓的那扇門,讓我喜歡上了這種動物.熊貓“花花”,那憨態(tài),那機靈,那溫馴,更是成了我的“心上熊”。
旅游讓我收獲頗豐,增長了我的見聞,豐富了我的閱歷,讓我切實領略了不同城市的風格。成都人的生活,成都的飲食文化,還有成都的“特產”——大熊貓,都讓我眼界大開,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雙線的運用:紅色字寫出了“我”在成都參觀游玩的路線,屬于明線;藍色字寫出了“我”在成都尋到美后的感受,屬于暗線。結尾處“收獲頗豐”,總結升華全文,也使得明、暗線合二為一。
(指導教師:董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