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初,魏文侯派樂羊攻占了中山國,并將它封給了兒子魏擊。此時的魏國已經(jīng)逐步強大,位列七國之首,魏文侯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魏文侯不動聲色地問大臣們:“我想知道,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到底是怎樣一個君主?是無能還是多才?是睿智還是平庸?”魏文侯的用意非常明顯,自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就想聽一聽大臣們對自己的贊美之言。
大臣們的回答果然也沒讓魏文侯失望,每個人都極盡夸獎之能事。然而,在一片贊譽聲中,臣子任座卻當(dāng)著眾人的面,毫不客氣地批評道:“君上得到中山國,沒有封給自己的弟弟,而是直接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這種做法令人失望,所以我覺得您是一個昏君。”
任座的話令眾人皆驚,更讓剛才還喜形于色的魏文侯大怒。
任座一看大事不妙,立即找了個借口離開。任座走后,魏文侯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怒氣,轉(zhuǎn)過頭來,心有不甘地問國相翟璜:“你說說看,我到底是什么樣的君主?”
翟璜后退一步,表情嚴(yán)肅地回答道:“我認(rèn)為您當(dāng)然是一位仁君!”
pwl3+1+BxNy4KqtoNjrWFQ==聽了翟璜的回答,魏文侯轉(zhuǎn)怒為喜,不過,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接著問:“國相說一下你的理由?!?/p>
翟璜上前鞠躬,一字一句地解釋道:“臣聽說有仁君才有直臣,有直臣則表明有仁君。任座剛才說話雖然耿直,顯然是您這位仁君教導(dǎo)有方!”
聽了翟璜的回答,魏文侯愣住了,最后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慨道:“國相果然聰明過人啊!”隨后,他派人將任座叫回來,并親自下殿迎接,奉任座為上賓。從那之后,魏文侯改掉了驕傲的毛病。
在這個史書的片段里,任座固然可貴,翟璜也很難得。他的高明之處在于,不僅讓任座轉(zhuǎn)危為安,也讓魏文侯轉(zhuǎn)怒為喜。如果沒有他的機智回答,恐怕魏國朝堂之上,再也聽不到逆耳忠言。
由此可見,說話的藝術(shù)何其重要。世間事直來直去解決不了時,不妨轉(zhuǎn)換思路,辯證地看待,才是智慧的表現(xiàn)。
編輯 高塬 / 美編 徐雪梅 /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