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歷程,縱覽神州巨變,幾多感慨,幾多豪邁。
——題記
“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李大釗先生的雄心壯志;“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之時”是周恩來的美好期望;“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是習(xí)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寄語……他們的一字一句皆為經(jīng)典,也讓我們堅信,彼方尚有榮光在!
彼方尚有榮光在,是祝融號的著陸。2021年5月22日,“祝融號”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祝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火神,將火星車命名為“祝融”,象征著我們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帶來光明。沒錯,“中國第一輛火星車”攜著14億人民的希冀抵達“烏托邦平原”。它是研究人員的心血,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鹦擒嚿硝r艷的五星紅旗,是那樣引人注目。抵達遙遠的火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我們已用智慧向世界展示我們的實力!三年后,2024年6月,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yù)選著陸區(qū),完成月球背面鏟取、鉆取采樣任務(wù)后,帶著月球樣品安全回家,令世界矚目。
彼方尚有榮光在,是中國前進的步伐。說到中國前進路程上的成就,那就不得不提到讓世界驚嘆的中國“復(fù)興號”高鐵。從2017年9月“復(fù)興號”首次運行后,“350公里每小時”這一世界列車第一時速,就登上了各國媒體的新聞版面。如今,中國高鐵正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聲譽。隨著“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落地,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到了中國,“打卡”中國高鐵,讓這張“中國名片”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也期待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就閃耀在世界舞臺。
彼方尚有榮光在,是“禾下乘涼夢”。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有一個夢想,便是坐在水稻下乘涼。袁爺爺出生在一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他目睹過衣衫襤褸的中國人,也目睹過饑腸轆轆的中國人,因此從小他便萌生了讓人們都能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他一直在潛心研究,用實踐證實自己,用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是,在2021年5月22日,他卻永遠離開了我們?,F(xiàn)如今,“東方魔稻”已走出國門、面向世界,他的夢想終于得以實現(xiàn),中國人民也能在禾下乘涼了。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dāng)常憶袁公。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我們帶著自己的夢想,翻越一座座高山。這千千萬萬的夢想?yún)R聚在一起,我們的力量便會更加強大。我們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青年,應(yīng)時刻感恩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美好的國家。一定要相信:少年不懼歲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在!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愿在種花家。
【山西陽城縣第四中學(xué)?!?/p>
●點評
作文第一段用名人、偉人的話引出論點“彼方尚有榮光在”;二、三、四段用舉例論證的方法,分別列舉了祝融號、中國高鐵、袁隆平的事例,用實例論證了中國的未來將光明燦爛;第五段呼吁當(dāng)代青年奮發(fā)圖強,情緒飽滿,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全文論點鮮明,論據(jù)充分,層次分明,論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