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以學生為本的生本理念已然成為教師教學的準則。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新課標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要求教師圍繞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單一化、機械化的講授式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價值觀念與品質綜合發(fā)展。面對高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的需要,整體的、連貫的、結構化的大單元教學顯示出較大的應用價值,成了近年來廣大英語教師的研究熱點與實踐重點,現階段仍然值得深入挖掘。本文著重探討指向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期望能為高中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陳秀春,福建省漳平第二中學。
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也是教師開展英語教學的總目標。大單元教學設計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按照教材結構展開的順序性授課,其更注重對教材內容的提煉與整合,需要教師深入、細致地拆解教材,打破單元間界限或模塊間的界限,以知識點的關聯性、教學目標的共同性為線索,以豐富多元、開放探索性的學習活動為框架,讓學生在知識篩選與遷移、問題思考與探究中獲得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從大單元教學方式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層面來說,兩者之間具有良好的指向性、融合性、互促性。
一、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概念與特點
根據高中英語教材的編排特點,整個課程的呈現形式以“單元”為最小組織單位,每個單元通常具有一個特定主題,多個學習目標,下分多個學習版塊,往往一個英語單元的學習需要持續(xù)1-2周的時間。基于英語課程單元化的特點,大單元教學設計強調大概念或大觀念,通常會篩選出教材內容中有關聯的學習單元,進而確定一個新的學習主題,基于新主題設計有利于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一系列活動體驗中完成知識內化,是一種既貼合新課標又能整合學習素材的高效教學組織形式。高中英語教學集詞匯、短語、語法為一體,內容寬泛,而大單元教學設計就是針對英語知識寬泛這一特點,對知識進行有效整合,構建出新的學習框架,讓英語學習變得結構緊湊、重點突出、效率提升。因此,高中英語的大單元教學設計具有兩個重要特征。第一是整體性,要求教師教學必須在新課標的框架下進行,以系統(tǒng)思想為指導,依照具有可操作性的步驟有序開展單元教學,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第二點是有序性,要求教師依據學生學情和學習方式確立單元教學目標、開展單元學習活動、設計單元作業(yè)、形成單元評價,并提供配套單元教學資源等一系列教學設計過程。
二、指向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可行性分析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本質是加強英語學習與實際應用的聯系,突出英語學科的工具性,讓學生真正掌握和運用在英語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而要幫助學生獲得能夠在實踐中運用英語的經驗,就需要教師立足于學生個體發(fā)展,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習得,而非以往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如何在有限且寶貴的課堂時間最大限度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是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首要的突破點,也是大單元教學的基本方向。如果將高中英語教學比作教師需要挑戰(zhàn)的系統(tǒng),那么英語教材中每一個獨立的教學單元就是教師需要挑戰(zhàn)的子系統(tǒng),根據單元內容和單元目標劃分出的課堂活動、作業(yè)設計、評價內容就是構成子系統(tǒ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大單元教學能夠強化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系,增強子系統(tǒng)的作用效果,從而使英語教學這一系統(tǒng)任務的完成質量得以優(yōu)化。同時,大單元教學注重構建以實際情境為中心的課堂學習平臺,能夠生動趣味地呈現和解析英語詞匯與語法知識,注重指向實踐應用的英語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進行內化和能力的轉化,確保學生在參與各個要素、各個英語課程子系統(tǒng)的過程中不斷學習英語、應用英語,進而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三、指向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
(一)整合大單元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指的是學生對于世界多元文化的態(tài)度和看法,以及對本民族文化秉持的自信態(tài)度。教師要善于提取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從文化理解、文化傳承角度設計大單元教學,加強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和Unit3“Diverse culture”兩個單元,一個側重從節(jié)日習俗方面展現文化的魅力,一個側重從景物體驗方面展現文化的豐富性,都體現了中外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教師可以選擇這兩個單元進行聯合教學,開展以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這一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的大單元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尊重和包容世界多元文化的觀念。教師可以將本次的大單元教學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舉辦以“My amazing festival experience”為話題的小型交流分享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歷、自己的家鄉(xiāng)地域差異,講一講參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活動的趣事和感受,將學生引入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探究活動中,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體驗先嘗試閱讀“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這篇帶有強烈情感態(tài)度的文章,圈出無法理解的單詞、長句,教師再從詞匯、語法兩方面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讓學生抓住“Festivals reflect people's wishes,beliefs,faiths,and attitudes towards life”這一重點語句,理解“different cultures actually have a lot in common after all”這一彰顯世界文化共同本質的關鍵句子,培養(yǎng)學生對世界各國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態(tài)。同時,教師可以選擇將“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Welcome to Chinatown”兩篇文章進行聯合教學,根據文本中對中國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活動、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的景色的描寫,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與自信心。最后是交流與運用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Welcome to Chinatown”的文章結構,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仿寫,描述自己對世界各國文化景點的實地參觀、視頻欣賞的感想,并在班級小組中朗讀分享,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
(二)提煉大單元教學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師可以篩選出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內容,構成大單元教學素材,針對性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4“Space exploration”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太空的探索之路”的大單元主題,先讓學生閱讀“Space:the final frontier”這篇文章,然后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出文本中各個國家探索太空的事件。之后劃分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自由選擇“Space:the final frontier”中提到的Yuri Gagarin、Neil Armstrong、Soyuz 11、America's Challenger等涉及人物、飛船的關鍵詞,根據所選關鍵詞查閱相關資料,寫一份英語介紹稿,加深學生對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的了解,帶領學生進入到對“太空的探索之路”這一大單元主題的探索情境中去。最后圍繞“Is exploring space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這篇閱讀文本,讓各個小組開展一次采訪活動,小組其中一人負責采訪,其他人負責回答采訪問題,每個小組對有關“太空探索是否浪費時間和金錢”“太空探索有哪些意義”等問題展開討論,并以小組為單位整理出一份采訪稿,讓學生在本次“太空的探索之路”的大單元主題學習rkYkn9YcC7+Gt5jKqETdKQ==中領悟“future discoveries will help us survive well into the future”這一核心主題思想,并通過英語表達、整理活動鍛煉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
(三)豐富大單元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彰顯學生英語深度學習程度的關鍵指向,也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成效的重要指標。教師要善于篩選、挖掘、整合出教材中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fā)散的知識內容,設計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對于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2“Morals and virtues”和Unit5“The value of money”兩個單元,一個側重通過事跡、故事贊揚個人的美好品質,一個側重借助《百萬英鎊》這本小說探討金錢的意義,前者偏客觀,后者則為學生留下了足夠的主觀性討論空間,雖然這兩個單元的內容材料不同,但在主題上仍有一定聯系,可以加以整合,作為大單元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先根據教材中“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文本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熟知文本中較為風趣、文本內容貼近日常英語表達習慣的語言表達,讓學生通過劇本探討、臺詞聆聽、臺詞表述訓練英語口語能力,掌握正確的英語語句結構,體會英語表達與中文表達在句式結構上的差異。然后教師可以以“Is money the basis of a happy life?”為話題,組織一次英語辯論會,并以“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The stone in the road”兩篇閱讀內容作為辯論論據,讓學生從文本中“Now the gold is yours, because you are the only person who has learnt the lesson”“She charged very low fees to treat patients and often reduced costs for poor patients”等有關金錢與人生價值的表述找到突破常規(guī)的辯論方向。以辯論會為大單元教學活動的載體,讓學生在互相探討、思維碰撞中培養(yǎng)辯證性思維,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財富與人生的關系。
(四)完善大單元教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關乎學生未來發(fā)展,影響其終身學習能力的關鍵,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意識到教學評價是大單元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要完善大單元教學評價機制,讓學生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實現過程反思、找準問題、能力提升。比如,設立學習小組,給每個學生分發(fā)一張學習評價表,從是否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關鍵問題由誰提出、學習精力是否集中、學習成果記錄等角度設置評價標準,讓每個學習小組填寫學習評價表,完成生生互評。在大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勇敢發(fā)言,談一談自己本次大單元學習的感受,說一說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以及是如何解決的,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反思能力,完成學生自評。教師還可以以半個月、一個月為周期,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作出評價,采用公開表揚、選舉學習標兵、課后約談等方式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肯定、鼓勵或督促,并提供針對性學習指導,使學生明確改進方向。教師應從各個角度不斷完善大單元教學評價,從學生的大單元學習、教師的大單元教學兩個維度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發(fā)現和明白自己學習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學的總任務、總目標,大單元教學設計是推動高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兩者有著天然的融合互利基礎。英語教師要重視大單元教學的開展,并加強對核心素養(yǎng)下大單元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挖掘大單元教學的育人潛能,在英語教學中真正落實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真正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鄭翼翼.基于大單元教學理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教學設計: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四冊第三單元為例[J].校園英語,2023(10):142-144.
[2]童志國,劉志勝.“大概念”視域下單元教學設計構想:以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1(11):44-48.
[3]周巧玲.基于大概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例析[J].英語廣場,2023(15):121-124.
[4]崔允漷.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呼喚大單元教學設計[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5]馬蘭.整體化有序設計單元教學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22(2):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