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提升高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讓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更上一層樓,教師需要轉(zhuǎn)變原有的英語閱讀教學形式,在閱讀課堂中融入沉浸式的英文故事,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體驗,還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通過分析沉浸式英文故事在閱讀教學中的具體作用,以及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原則,教師能夠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推動英語閱讀教學改革。
關(guān)鍵詞:沉浸式英文故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余瑜,祁門縣第一中學。
英語是國際交流互動中的重要語言工具,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導(dǎo)學生夯實英語基礎(chǔ),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是很有必要的。高中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chǔ),因此教師需要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鍛煉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了達到這樣的閱讀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圍繞閱讀教學主題設(shè)置特定的閱讀語境,讓學生在沉浸式的閱讀中進行個人態(tài)度和觀點的表達,這不僅能讓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得到提升,還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需要嘗試將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英語教學中,打破原有閱讀課堂教學的窠臼。
一、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在閱讀中,學生能夠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來進行文本分析,學生能夠更加明顯感受到中英文之間的差異。英語表達具有清楚直接的特征,漢語表達則較依賴于情境,即便在表達反對或不贊同的意見時也會采用迂回的方式。因此漢語交流更注重整體意境,英語則不然,故而在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時,教師需要引導(dǎo)學生擺脫漢語思維,遵循英語語言思維。只有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融入沉浸式的英文故事,學生才能夠從多維角度切入,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
譬如在西方文化中,在與主人商定了來訪時間之后,客人通常會稍晚到一些,以表示對主人的尊敬,而在中國文化中,早到或準時是表達對主人的尊敬,如果遲到是比較失禮的。如果教師沒有通過在閱讀教學中融入沉浸式英文故事引導(dǎo)學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那么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很容易產(chǎn)生困惑,這不利于學生精準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完成閱讀任務(wù)。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沉浸式英文故事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二)減少學生的思維慣性
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很容易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由于容易受到慣性思維的制約,因此學生在面對困境或難題時,通常會缺乏積極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只能憑借思維慣性來做出決策。這種慣性思維不利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活動,學生很容易在閱讀中誤判句子或單詞的含義,對文章內(nèi)容產(chǎn)生誤解。且大部分學生受母語思維邏輯的干擾,在英語表達中會產(chǎn)生明顯的不適應(yīng)感,學生甚至會直接使用母語的語言表達邏輯進行英語表述,這會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
如果能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沉浸式英文故事,學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接觸地道的英語表達培養(yǎng)英語思維,這有助于學生轉(zhuǎn)變母語思維慣性,讓學生從跨文化的角度切入,進行思維模式的拓展,提升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因此沉浸式英文故事在閱讀教學中的融入,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語表達方式,增強語言意識。只有合理運用沉浸式的英文故事,才能有效減少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思維慣性,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
二、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原則
(一)難度適宜原則
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chǔ),因此教師可選擇具有一定難度的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閱讀課堂的氛圍。但在選取沉浸式英文故事的過程中,教師仍然需要花費一定時間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興趣偏好。只有選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趣味性的英文故事,才能夠讓閱讀課堂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期待。因此在選擇英文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可盡量選擇一些有豐富故事情節(jié)的童話故事、小說或現(xiàn)代暢銷書作為故事且相應(yīng)的難度要符合高中生的情感發(fā)展需求和認知水平,否則學生也很難在閱讀中積累閱讀經(jīng)驗和技巧。
(二)適當融入原則
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恰當?shù)臅r機融入沉浸式的英文故事,只有如此不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割裂的感覺,學生才會自然而然地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完成沉浸式故事閱讀任務(wù),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個人的閱讀能力。教師可設(shè)計合理的閱讀任務(wù),使學生進行沉浸式英文故事的閱讀,并在這一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借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還可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交流或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學會用英文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感受,通過這一方式,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三)目標導(dǎo)向原則
沉浸式英文故事在閱讀教學中的融入,不單是為了烘托閱讀活動的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更加良好、逼真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更是為了幫助學生消除在學習詞匯和地道表達方式方面的消極情緒,讓學生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wù),提升語言表達素養(yǎng),讓自身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因此教師需要遵循目標導(dǎo)向原則,從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積累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的角度切入,進行沉浸式英文故事的融入。在沉浸式英文故事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新的單詞和新穎的表達方式,教師可引導(dǎo)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猜測詞義,以此來學習更多詞匯,并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英語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
三、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化策略
(一)合理應(yīng)用信息技術(shù)選擇沉浸式英文故事
為了讓沉浸式英文故事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更加合理,教師需要結(jié)合閱讀課堂教學主題,運用信息技術(shù)選擇最貼合學生興趣偏好和學習水平的英文故事,豐富閱讀課堂教學內(nèi)容。由于具象化的故事講述形式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也能夠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因此在沉浸式英文故事選擇的過程中,教師并不一定需要通過文本類的英文故事來進行閱讀教學主題的拓展,也可運用英文故事相關(guān)的視頻素材,引導(dǎo)學生沉浸式地了解故事梗概,并讓學生做好圍繞閱讀課堂教學主題,完成閱讀活動任務(wù)的準備。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1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Food matters”這一閱讀主題來讓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活動。因此,教師可圍繞健康飲食和改善心情這一話題,借助在線資源教育平臺,搜集與之相關(guān)的視頻資源,在課堂活動中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讓學生沉浸式地了解英文故事梗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當前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興趣期待之后,可選取“Healthiest foods you should be eating”這一英文故事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和學習。
這一視頻是由格伯醫(yī)生拍攝的科普視頻,視頻中介紹了格伯醫(yī)生認為民眾日常應(yīng)當攝入的最健康的食物。相比較文本類的故事融入形式來說,視頻類的故事融入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感官體驗,并且能夠讓學生在與閱讀教學主題相關(guān)的素材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拓寬視野,增長見聞。這能夠讓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可嘗試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來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交流。
(二)合理應(yīng)用包含生活化元素的沉浸式英文故事
許多學生在英語閱讀活動中之所以無法獲得良好的體驗,并不是因為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存在問題,而是教師選擇的英語閱讀素材與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大,因此學生很難在英語閱讀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在未來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盡可能建立英語閱讀文本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之間的橋梁,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實用價值,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活動的興趣,讓英語閱讀活動的價值得到更進一步的凸顯。因此,教師在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的過程中,需要從凸顯生活化元素的角度切入,來進行沉浸式英文故事的選擇。只有讓沉浸式英文故事在貼合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主題的同時,彰顯生活化元素,才能夠讓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閱讀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
譬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1 “Food matters”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dǎo)學生在Extened Reading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閱讀活動中,了解中國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借此來引導(dǎo)學生圍繞地域飲食文化的話題展開分析和討論,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聞。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較為熱愛美食,并且在享用美食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心情,因此教師可從此角度進行切入,融入一些帶有生活化元素的沉浸式英文故事,幫助學生加深對閱讀教學主題的理解。在這類包含生活化元素的沉浸式英文故事閱讀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代入感,并且會在不知不覺中結(jié)合個人的生活實際,對地域飲食文化影響心情方面的內(nèi)容展開討論和交流,這能夠讓學生在英語閱讀活動中進行個人觀點的輸出,鍛煉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還能夠讓英語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融入包含生活元素的沉浸式英文故事,降低學生的英語閱讀的難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讓學生分享貼合主題的沉浸式英文故事
在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課堂活動中,即便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了融入沉浸式英文故事的重要價值,也只會將故事選擇的主動權(quán)把握在自己手中。換句話說,大部分教師都只會從自身的角度切入,自行選擇融入課堂的沉浸式英文故事,讓學生被動進行故事的閱讀。這種沉浸式英文故事融入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學生個人在故事選擇方面的喜好也很難得到滿足。但實際上,在新課改背景下,構(gòu)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因此,教師需要降低對課堂活動設(shè)計方面的干預(yù)力度,適當?shù)貙⒊两接⑽墓适逻x擇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圍繞閱讀主題進行故事分享并進行必要的互動交流,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還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
譬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1 “Food matters”的教學中,教師便可讓學生結(jié)合教學主題,選擇自己認為有意思的沉浸式英文故事,帶到課堂中來進行分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完全把學習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展示沉浸式英文故事的同時,進行個人觀點和想法的輸出。
(四)從讀寫結(jié)合角度出發(fā)引導(dǎo)學生續(xù)寫故事
閱讀和寫作訓練通常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在高中閱讀課堂活動中,不僅需要進行閱讀指導(dǎo),讓學生在通過閱讀沉浸式英文故事拓寬視野,增長見聞,掌握閱讀經(jīng)驗和技巧,還需要引導(dǎo)學生在故事融入的過程中鍛煉寫作能力,在讀寫結(jié)合訓練中夯實基礎(chǔ),提升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沉浸式英文故事講解和敘述的過程中,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續(xù)寫故事的欲望。教師可讓學生充分融入閱讀情境當中來,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實際進行故事續(xù)寫。譬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一冊Unit1“Food matters”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會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美食會影響心情,教師可結(jié)合教學主題,找尋一些有關(guān)美食治愈糟糕心情的小故事,讓學生進行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后思考,“如果是你的話,在某天有了不愉快的經(jīng)歷,你會怎樣用美食來治愈自己?”讓學生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寫作訓練,不僅能幫助學生發(fā)揮想象能力,還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語用能力。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沉浸式的英文故事是很有必要的,教師需要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英文故事融入方式和策略的優(yōu)化,借此來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讓學生在獲得良好閱讀體驗的同時,提升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梁麗華.基于沉浸式英文故事情境教學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24(10):85-87.
[2]蔣明.英文短篇故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J].校園英語,2022(31):88-90.
[3]向琳.英文短篇故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
[4]陶覺敏.英文電影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yīng)用[J].高考,2019(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