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整體呈發(fā)散狀,通過不同顏色的線條、符號、圖像以及文字使思維過程可視化,形象直觀。將思維導圖融入教學中,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能。本文分析了思維導圖在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Task板塊教學中的作用,對應用實例進行探究,以期促進思維導圖與英語學科內容的深度整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Task板塊
作者簡介:姚成倩,泰州市里華初級中學。
20世紀60年代,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Tony Buzan發(fā)明出思維導圖這一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整體呈發(fā)散狀,通過不同顏色的線條、符號、圖像以及文字使思維過程可視化,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在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之間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形象直觀,有助于學習者加深記憶,并使學習者的表達更有條理。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學習能力指積極運用和主動調試英語學習策略、拓展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習慣。新課標針對學生的認知策略提出了“借助圖表、思維導圖等工具歸納、整理所學內riH1r/wLN/yI6rBxAaTY5A==容”的要求。作為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合理安排學習任務,調整學習計劃等。將思維導圖融入教學中,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能。
一、 思維導圖在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Task板塊教學中的作用
(一)分析文本結構
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均由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Task和Self-assessment等板塊組成。Task板塊的輸出目標為圍繞單元主題進行寫作。例如,七年級上學期Unit 1 的主題為“This is me!”,Task板塊的寫作任務為“Introduce yourself to your classmates.”。
Task板塊通常會提供一篇文章供學生學習,引導學生使用清晰的結構和正確的詞句進行寫作。思維導圖直觀展現(xiàn)思維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厘清文章脈絡。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圖文并茂地呈現(xiàn)文章架構和關鍵詞句。
(二)搭建寫作框架
在學習教材提供的文本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寫作。在正式動筆寫作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地搭建寫作框架。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一方面,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較為清晰的寫作思路;另一方面,思維導圖具有發(fā)散性,學生的思維會更開闊,而不是局限于課堂所學,因此寫作內容會更為豐富。
二、思維導圖在譯林初中英語教材Task板塊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一)思維導圖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 Task板塊教學中的應用
1.分析文本結構。
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7的主題為“Abilities”,Task板塊的輸出任務為寫一封推薦信,其中包含被推薦者的能力介紹。教材提供了一封推薦信,教師需在寫前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學習這封推薦信的寫作結構和相關表達,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做好撰寫推薦信的準備。
教材所提供的推薦信主要由稱謂、開頭、正文、結尾、結束語和署名幾個部分組成。在繪制思維導圖時,筆者以推薦信中的“Recommendation”作為中心詞,以“Salutation” “Introduction” “Main body” “Conclusion” “Closing”和“Signature”作為思維導圖的第一層級分支(如圖1所示)。在呈現(xiàn)中心詞時,筆者添加了一幅信封的插圖作為背景圖片,突顯文本類型和主題。這一思維導圖包括六個主要分支,對不同的主要分支,筆者使用顏色不同的線條來表示,以顯示它們是文本幾個不同的方面,分支的內容主要通過關鍵詞呈現(xiàn)。
2.搭建寫作框架。
學習教材提供的推薦信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寫作思路,進一步為正式寫作做準備。教材中B部分提供了一份推薦信的提綱,C部分的寫作任務為“Think of a classmate to recommend for an award. Write down some notes. Then write a letter to recommend him or her for the award.”。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在閱讀B部分內容后,初步繪制包含提綱要點的思維導圖。對于學生自主探索添加的要點分支和繪制出的簡筆畫,教師要給予鼓勵。
在學生繪制出包含提綱要點的思維導圖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對“Ability”和“Personality”部分的內容進行擴展,并在思維導圖中繪出分支,標出關鍵詞。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讓各小組展示各自的思維導圖,并請小組代表分享上述兩部分的討論結果。在此基礎上,學生正式開始寫作。
(二)思維導圖在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7 Task板塊教學中的應用
1.分析文本結構。
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7的主題為“Seasons”,Task板塊的輸出任務為“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即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教材提供了一篇文章“I love winter”,教師在寫前需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寫作結構和相關表達,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為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做好準備。
“I love winter”這一文本包含四個自然段。第一段開門見山地引出文章主題“Wint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第二段介紹哈爾濱冬季的天氣和景色;第三段介紹作者冬季經常進行的幾個活動;第四段再次表達對于冬季的喜愛之情,首尾呼應。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文章標題“I love Winter”為中心詞,以“Para. 1”“Para. 2”“Para. 3”“Para. 4”作為思維導圖的第一層級分支,以每一段的一些關鍵詞句作為思維導圖的第二層級分支。
教師可以提供思維導圖的整體框架并邀請學生添加文字,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學習描述天氣和季節(jié)景象以及對應季節(jié)活動的相關表達。教師亦可請學生分小組繪制思維導圖的整體框架并添加文字,然后用投影進行展示,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搭建寫作框架。
對“I love winter”一文進行分析之后,教師可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與季節(jié)相關的表達,積累寫作素材,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不同季節(jié)進行的活動、喜歡某個季節(jié)的理由等。
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與季節(jié)相關的表達后,可以讓學生仿照圖2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悟繪制思維導圖,以輔助搭建寫作框架。
(三)思維導圖在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8 Task板塊教學中的應用
1.分析文本結構。
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8 Task板塊主題為 “A detective story”,輸出任務為對教材提供的偵探故事進行續(xù)寫或編寫一則偵探故事。教材提供了一篇偵探故事 “Bruce and the theft”,教師需引導學生學習這則故事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為后續(xù)寫作做好準備。
“Bruce and the theft”這一文本包含四個自然段。第一段介紹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主要描述了Bruce和一位可疑鄰居的性格特點。第二、三兩段為故事主體部分,第二段介紹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失竊物品,第三段介紹Bruce成為盜竊案嫌疑人的經過以及目擊者的證詞。第四段設置問題“How could he prove it?”引發(fā)讀者思考,并引出后續(xù)的破案經過。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故事包含的要素。教師亦可請學生分組討論故事包含的要素,并通過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
教師可以“Bruce and the theft”為中心詞,以“Background” “Main body”和“Conclusion”作為思維導圖的第一層級分支,以“Para. 1” “Para. 2” “Para. 3”和“Para. 4”作為思維導圖的第二層級分支,以此展開。思維導圖中設置省略號由學生閱讀文本后填寫,以幫助學生學習文本的寫作思路。
2.搭建寫作框架。
教材提供了兩項寫作任務供學生選擇,教師可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亦可讓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呈現(xiàn)寫作思路,搭建寫作框架。針對讀后續(xù)寫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并補充思維導圖中問號處的內容,然后進行正式寫作。針對看圖編寫偵探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故事必備的要素,并通過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
三、 結語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比如,針對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獨立或分組繪制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結構或寫作思路;而針對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提供思維導圖的一部分,引導他們填寫關鍵詞或補充導圖分支。在呈現(xiàn)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通過PPT為每一個層級以及分支添加動畫,以更好地展現(xiàn)思維過程。此外,教師應將思維導圖與其他思維可視化工具結合起來,靈活地應用于教學,促進思維導圖與英語學科內容深度整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22.
[2]王學鵬.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單元整合寫作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0(7):43-45.
[3]陳素云.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3(36):23-24.
[4]孫俊.英語教學運用思維導圖的四個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5(25):58-60.
[5]劉濯源.思維可視化與教育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21):5-7.
[6]劉濯源.思維可視化:減負增效的新支點[J].中小學管理,2014(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