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辦理危害稅收征管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首次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手段明確列舉,劍指文娛領域高凈值人群逃稅等行為,再次敲響依法納稅的警鐘。
評論:在依法納稅面前,明星和普通人沒有區(qū)別。此次“兩高”把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手段明確列舉,點破了文娛行業(yè)過往暗箱操作的“把戲”,也再次宣誓了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只有時刻高懸法治利劍,強化公眾對法律的敬畏之心,才能真正起到警示作用,讓“陰陽合同”無所遁形。
微語
學生家長群,溝通別過界
近期,越來越多大學生甚至大學輔導員在社交平臺上吐槽自己學校讓建家長群,戲稱仿佛又上了一個高中。大學生家長群盡管便利了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但公眾的質疑從未停止:“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有必要嗎?”
@拿下月亮:一些大學把“高中化”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經驗,以解決大學生存在的某些問題。但顯然,大學“高中化”必然會把相關問題一直延續(xù)到社會、職場,極不利于大學生成長。
@糯嘰嘰:從溝通交流便捷的角度,建個家長群也無可厚非,但要把握分寸,做到“有事能找到,沒事不打擾”。
苦難的教育熬不出甜美的膏糖
近日,關于“該不該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的話題討論沖上熱搜。有網友表示,“我奶奶的口頭禪就是我們那時候日子多苦多苦”,也有網友認為,“時代在變化,以前那套用在現(xiàn)在的孩子身上已經沒什么意義了。”
@阿平YVES:希望大家記住余華老師說的:“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p>
@未來一步步來了:無意義的苦難不會帶來任何成長和滿足感,反而會讓人有負罪感,失去自信,焦慮失落。
“地鐵里的菜筐”體現(xiàn)城市治理溫度
事件:近日,有網民在網絡問政平臺上建議重慶公交及地鐵禁止乘客攜帶菜筐。重慶軌道交通部門對此回應稱,軌道交通的服務宗旨是“以人為本、服務民生”,乘客攜帶的物品合法合規(guī)即可。這條充滿人情味的回答,引發(fā)不少網民點贊。
評論: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發(fā)展不僅要“見物”,更要“見人”。公共交通承載著滿足人們日常出行需求的重任,具有公平性和普惠性。重慶此次的暖心回應,彰顯出一座城市的人情味。地鐵里的菜筐,也體現(xiàn)了城市治理的溫度。這樣真實的煙火氣,正是人們所希望看到的,因為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不能讓消費者糊里糊涂“被免密”
事件:“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開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機頻繁收到賬單提醒,才發(fā)現(xiàn)平臺賬號被盜,對方通過‘免密支付’消費了5000多元。這種事關會員安全的操作提示應該設置在明顯位置,不能讓消費者糊里糊涂‘被免密’?!苯眨綎|青島市民李先生向媒體記者講述了自己賬號失竊的經歷。
評論:做人做事做生意,都要以誠信為本。不知情的用戶“被免密”,不僅讓商家信用大打折扣,也形成了新的安全漏洞。用戶都不了解具體情況,又如何去主動防范風險。說一千道一萬,提高免密支付的安全性,還是得從源頭做起,首先就是要讓消費者有充分的知情權,并自主選擇是否開通免密支付,否則只會事與愿違。
編輯/王盈 統(tǒng)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