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是我國小學課程體系當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而閱讀教學則是語文科目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良好的閱讀教學能夠豐富小學生的情感思想,熏陶小學生的情操,同時還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等。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部分教育工作者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學策略也存在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本文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的家校合作教學理念,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并提出了一系列家校合作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12-0085-03
閱讀教學相較于其他教學內容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常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此時對其進行閱讀習慣訓練,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小學生上課時間比高年級學生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處于家庭環(huán)境中,家庭環(huán)境對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重要影響。因此,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家校共育。小學閱讀教學也應順應該趨勢,積極探索家園合作教學的有效路徑[1]。
從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都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且也會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積極開展閱讀教學活動。而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家長的文化水平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課外閱讀能力提升。如果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則無法對孩子進行良好的課外閱讀指導,家庭閱讀氛圍也不夠濃郁,孩子的閱讀能力發(fā)展可能受到制約。當孩子從學?;氐郊彝ズ?,在學校形成的閱讀習慣也可能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而改變,這導致小學生無法形成與學校教育統(tǒng)一的閱讀理念。還有一些家長雖然自身有著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對于孩子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高,不愿意配合學校開展家校合作教學,或參與度不高,這也給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在新時期背景下,學生的教育目標較以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單純的學校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如何通過家校合作充分實現教育成果的最大化,成為學校、教師和廣大家長需要重視的議題。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學校、家長和教師應當對此有深刻的認知,積極參與家校合作教學工作,以進一步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采取相應措施。
(一)學校層面
學校負責制定教學策略,是教學工作開展的核心場所。學校的支持力度是否到位,對于教師和家長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家校合作,有著決定性影響。校方應加大有關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便為教師落實家校合作閱讀教學提供足夠的機會和資源。
1.定期舉辦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家校合作機會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制力相對較差,價值觀也還未成型,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們更喜歡探索有趣的事物并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谛W生的這種特征,學??梢远ㄆ谂e辦“讀書節(jié)”等活動,邀請家長與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閱讀活動。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措施豐富閱讀活動的形式,比如組織開展作文競賽、讓學生現場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想等。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活動評比機制,比如選出本次活動的“口語之星”“寫作之星”等,并為入選學生提供富有吸引力的獎品,以激勵小學生繼續(xù)保持閱讀熱情,同時增強學生家長的自豪感。這種活動能夠打破傳統(tǒng)課堂閱讀沉悶、單一的模式,讓閱讀過程更加有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避免其對閱讀產生厭煩心理。
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開展閱讀論壇,對廣大家長開展閱讀宣傳工作,讓他們了解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使家長形成良好的合作教學意識,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家長的能動性,形成家校合力推進小學生的閱讀教育。在此過程中,學校可以聘請專家為家長進行知識普及;也可以通過案例分享,讓每位家長結合自身實際,通過照片或圖書展示等方式介紹自己在家庭閱讀教育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讓家長之間形成良好的內部學習氛圍,互相促進與完善家庭閱讀教學策略。為了保證家校閱讀教學的落實力度,校方還可以為家長制定基本的任務目標,讓家長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閱讀要求,監(jiān)督孩子完成家庭閱讀任務,然后在活動中展示成果,逐步幫助家長和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增加學校圖書數量,豐富家校合作資源
開展閱讀的先決條件是要有充足的圖書資源,部分家長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在家中準備大量的書籍,這是限制孩子拓寬閱讀范圍的主要因素。對此,學校方面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通過不斷增加學校圖書數量,為家長和小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學??梢詾榧议L辦理讀書借閱證,將學校的圖書資源對家長和學生開放,以滿足家校合作模式下的閱讀需求。但應注意的是,學校在選擇圖書類型的過程中,應做好篩選和調研,選擇有利于小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且與時代接軌的書籍,避免造成錯誤的思想引導。
(二)教師層面
在家校合作教學模式中,學校是規(guī)則的制定者和規(guī)劃者,而教師則是具體的執(zhí)行者,是連接學校和家長的重要橋梁,對家長和學生起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整個家校合作過程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指導與監(jiān)督工作。
1.課堂上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閱讀,尤其是語文閱讀,是有章法可循的,只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中獲取所需信息與知識。但是很多小學生對此并未形成清晰的認知,在閱讀過程中通常是漫無目的地通讀全文,閱讀結束之后許多學生也沒有任何收獲。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課堂當中承擔好指導者的角色,為小學生提供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例如,引導小學生大聲朗讀,以便教師判斷學生的識字和讀音是否準確;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在大腦中進行畫面想象,從而加深他們對文章的內容理解;教師還可以為小學生設定閱讀時間,要求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讀完對應的內容,以提升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培養(yǎng)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時間把控意識;此外,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的方法,比如先把握情節(jié),后分析任務,最后理解文章主題等。
2.課后利用網絡平臺提供持續(xù)指導與監(jiān)督
家校合作教學的優(yōu)勢主要在于可以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統(tǒng)一,因此,課后的教學跟蹤至關重要。為了保證課上和課后教學管理的高度一致,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參與對學生的家庭教學指導工作。信息技術及網絡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實時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巨大便利。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構建線上跟蹤指導與監(jiān)督管理渠道,為家長提供課后閱讀指導服務,并督促家長落實家庭閱讀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可以建立微信交流群,定期與家長在群里對孩子的閱讀情況進行交流反饋,讓家長和教師雙方都及時了解孩子的閱讀狀態(tài),以便及時調整閱讀教學策略。同時,教師可以在群里定期發(fā)布一些有關閱讀技巧指導的資料,讓家長了解如何科學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比如與孩子一起探討人物形象,分析如何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等,讓家長不再盲目督促孩子閱讀。又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家長開通閱讀APP賬號如樊登悅讀、微信讀書等,通過這些平臺自帶的信息記錄功能,對學生的閱讀量進行統(tǒng)計,作為閱讀指導的數據參考依據。
3.適當家訪,了解和改善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
除了上述兩方面措施以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做好家訪工作。從已有的家校合作經驗來看,部分家長雖然表面上愿意配合學校開展教育工作,但是實際上對于學校的各種安排并不十分認可,內心深處仍然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與家長無關。因此在實際合作過程中,存在一些敷衍現象。例如,原本應該由孩子完成的讀書任務,部分家長會代替孩子完成。甚至還有部分家長沒有開展閱讀,卻謊稱已經完成,隨便發(fā)一張孩子閱讀的圖片敷衍了事。教師通過家訪的形式,能夠非常直觀且迅速地發(fā)現上述問題,了解學生的真實閱讀環(huán)境,并為家長提出相應的線下指導,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家校合作質量。
(三)家長層面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起核心作用,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家長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并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家長養(yǎng)成愛閱讀的習慣
家校合作模式下,家長應在家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閱讀,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家長還應養(yǎng)成愛閱讀的習慣,充分發(fā)揮榜樣作用,通過言傳身教帶動學生參與閱讀,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家長引導孩子閱讀時,應注意方式和方法,應優(yōu)先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籍,循序漸進地增加閱讀時間,然后再糾正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引導其認識到錯誤閱讀習慣造成的不良后果,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姿勢和習慣,使其愛上閱讀。除此之外,家長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還應結合學生興趣和小學課程教學要求,為其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保障孩子的閱讀時間
學校的課程任務繁重,教學內容也與日俱增。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要完成諸多學科知識的學習,能夠分配給語文閱讀的時間相對較少。教師通常只能簡單地進行閱讀方法指導,而最終的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訓練,所以必須保障學生在家庭中的閱讀時間。很多孩子由于沒有養(yǎng)成在家閱讀的習慣,所以導致他們的閱讀時間無法保障。因此在家庭環(huán)境中,家長必須想辦法讓孩子有固定的閱讀時間。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家長可以規(guī)定晚飯后的一個小時或者睡前的一個小時進行閱讀。對于閱讀習慣還未形成的學生,家長可以循序漸進、由短到長,逐步調整并增加閱讀時間。在保障有充足閱讀時間的前提下,孩子才能獲取知識,有所收獲。
3.重視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
除了在學校閱讀外,學生絕大多數的閱讀都是在家中進行的。所以,家庭是學生進行閱讀的主要場所。好的環(huán)境讓人心情愉悅,好的閱讀環(huán)境,更能夠讓人靜心品味書香。所以,家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閱讀環(huán)境。雖然每個家庭的條件存在差異,但是家長都應該積極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首先,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固定的閱讀場所,并給孩子配備相應的書桌和燈具等。如此一來,孩子就能夠有一個私密的不易受干擾的閱讀空間,更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閱讀興趣。其次,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在孩子閱讀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打開電視或者大聲說話,讓孩子在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中,集中注意力進行閱讀,這樣更能促進孩子對于文本內容的吸收和理解。最后,家長可以主動參與到孩子的課外閱讀中。家長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情,靜心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并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指導。這樣可營造“親子共讀”的家庭氛圍,不僅有利于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還能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進一步激發(fā)家庭的閱讀熱情,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良好的家庭保障[2]。
綜上所述,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閱讀素養(yǎng),具有積極意義。在當前宏觀教育環(huán)境下,人才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也包括閱讀能力。廣大教師、家長及學校對此應形成清晰的認知,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我們應積極學習先進的閱讀教學理論知識,并結合實踐教學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小學生閱讀水平穩(wěn)步提高。
(責任編輯:謝蓓)
[1] 德吉.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J].世紀之星—小學版,2022(4):0136-0138.
[2] 沙建光.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研究[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