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填補了改革開放精神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空白,甫一出版,便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更是黨的二十大的開局之年。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至關重要。為此,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出版了《在春風里成長:書寫改革開放中的人生故事》(全4卷)(下文簡稱《在春風里成長》),填補了改革開放精神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空白。本書甫一出版,便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它以青少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xiàn)這段歷史,向少年讀者提供了家國傳承和奮斗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叵脒@套書從策劃、組稿到選圖……這期間與作家的溝通、與故事的相遇、與時代的照面,讓項目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感受到,這部作品不僅僅是為了“歌”,更是為了“鼓”。
用特寫建造青少年與時代對視的美學空間
改革開放作為推動中國前進的重要引擎,歷來是作家刻畫時代進步的重點。然而面對如此宏大的命題,作家如何全景式地、有歷史縱深地表現(xiàn)時代變遷始終是個難點。一來個人的創(chuàng)作視野有限,二來素材的掌握也未必全面。一個詞漸漸在討論中浮出水面,那就是——特寫。
特寫,是文學與繪畫中常見的創(chuàng)作方式,它通過聚焦某個具體的人物、事物或場景,來展現(xiàn)更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和時代特征。在時代特寫打造的“展覽館”里,青少年在看見改革開放時代個人生活百態(tài)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代的脈動和歷史河床里那奔涌不息的前進動力。
邀請哪些作家,恐怕是本書完成最為艱難的部分。這幾十篇作品要從不同的角度勾勒時代,其組織者需要如交響樂指揮家一般,讓歲月的水流如黑白鍵般流淌,讓美好的希望如琴弦般穿透迷霧,讓熱情的拼搏如鼓聲般春雷轟鳴。本書的主編——中國作協(xié)創(chuàng)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先生為這套書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李朝全列出了一份寶貴的名單,這個名單不長,短短幾頁,但上面的每一個名字都熠熠生輝。作者隊伍中既有兒童文學作家,又有具備一線采訪經(jīng)驗的新聞工作者,同時還有知名報告文學作家。這當中的諸多作家都是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國好書”稱號的獲得者。
然而,在短時間內(nèi)要和這么多作家迅速溝通意見,是一件復雜而艱難的工作,為此我們撰寫了兩份選題相關材料,一份是只有一頁的簡介,一份是十幾頁的選題策劃書,方便與作家以最短的時間實現(xiàn)最有效率的溝通。
雖然這是一本作家們創(chuàng)作的個人故事集,但我們?nèi)匀槐謬乐數(shù)脑瓌t,邀請諸多歷史專家審核把關,在組織《圖說中國故事》欄目時,編輯團隊參考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一百年》《改革開放史》等作品,篩選了大量折射時代閃光點的照片,我們希望讀者能從中看到一個正在變化的中國、一個奔向美好的中國。
圖書出版后,中國出版協(xié)會理事長鄔書林評價說,《在春風里成長》這套作品打通了個人與時代、創(chuàng)作與成就的四個維度,實實在在地展現(xiàn)了中國改革開放45年偉大歷程中的動人故事,用細節(jié)的力量和感人的故事幫助更多人了解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也會喚起一代又一代人繼續(xù)用這一偉大時代留下的精神財富,為我們的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在視覺上呈現(xiàn)最完美的心意
少兒主題出版的設計,一直是個難點。為此,我們制定了“嚴肅又活潑,大氣又時尚”的設計原則,并且在這個原則基礎上,對套系類的圖書進行整體設計的打磨,以保證全書的和諧與統(tǒng)一。為此,我們設計了兩套方案,并在編輯、發(fā)行、讀者、渠道等不同的人群里票選大家較為喜歡的方案。
這兩套方案中,方案二選取了一個時期內(nèi)較為典型的場景,用孩子們較為熟悉的插畫的形式,是讀者一眼就能與書產(chǎn)生默契感應的設計思路。但同時,我們還設計了這樣的思路,即采用連環(huán)畫的方式,將各本書的封面設計為展示該階段起始場景與成果的圖景,通過加深時間對比來強化讀者的體驗,以此串聯(lián)起這45年的輝煌歷程。
雖然在圖書制作過程中,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但為了趕在改革開放45周年面世,時間依然非常緊迫,等到能夠下廠印刷,留給出版科的天數(shù)已經(jīng)是屈指可數(shù)的個位數(shù)。為了能夠按時完成任務,出版科調(diào)動了一半的精英團隊前往印刷公司,共同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
一般而言,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全彩圖書都是采用四色印刷機來印刷。由于時間有限,用四色印刷機的速度遠遠不夠。這時,出版科的老師想出了一個辦法——用八色印刷機!這種印刷方法可以同時印完一張紙的兩面。這樣,正文印刷的時間可以減少一半。
然而,八色印刷機相較于四色印刷機,難度和復雜程度突然增加了不止一個量級。我們發(fā)現(xiàn)正反面因為顏色的壓力不夠,套印的效果非常不理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版科的老師降低了印刷速度,調(diào)整壓力,并隨時檢查套印的準確性,力求接近四色印刷的效果。
終于在幾經(jīng)調(diào)試,并與原稿對比顏色之后,我們終于可以在八色印刷機上獲得和四色印刷機幾乎一樣的效果了!出版科的敬業(yè)精神和專業(yè)精神深深打動了編輯團隊里的每一個人。
一首歌唱響的書名
在選題策劃中,我們想了許多個書名,希望能夠準確地表達出我們對改革開放45周年的紀念和對奮進新時代的美好祝愿。編輯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提出了不少于10個題目方案,有的人認為,這45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如同一首昂揚的歌曲,這本書可以在讀者感受這種澎湃情緒的同時,瀏覽這一路走來的美好景色,所以起名為《一路風景一路歌》;還有的編輯認為,本書雖然寫的是作家們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但在這當中,卻能讓讀者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精神帶給人的朝氣與力量,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改革開放精神,所以起名為《在故事里讀懂改革開放》……
大家各抒己見,經(jīng)歷了反反復復討論,從選題策劃之初一直到組稿接近尾聲,起名的難題無時無刻不盤繞在所有人的心頭。這個名字應該有力,因為一個有力的名字,才能概括這幾十年來的輝煌成就,同時這個名字還應該活潑,因為孩子們的天性就是活潑,活潑的名字才能跳進孩子們的耳朵,走進孩子們的心里,可這個名字在哪里?我們就像面臨給孩子起名的父母,想把最好的名字給孩子,卻被字山詞海淹沒了。就在這時,副總編朱艷琴想到了一個名字:《在春風里成長》。這個名字雖然沒有一個字講改革開放,但沒有一個字不是在講改革開放。大家嘴里念著這個名字,心里不由得浮現(xiàn)出《春天的故事》的旋律,這可謂是每一個中國人共同的記憶,伴隨著這清新蓬勃的歌詞,中國人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順暢。
這就是書名了!就像是一個差最后一塊就拼完的拼圖,在嘗試了無數(shù)次之后,終于有一塊,嚴絲合縫、渾然天成地落在了缺口上,這一幅描繪祖國前進的美好畫卷自此開始放出耀眼的光芒。
當我們把最終落定的書名告訴作者的時候,肖復興老師當即說:“書名起得好!”同時,我們也聯(lián)系到了《春天的故事》這首歌的詞作者蔣開儒老先生,他聽說了我們的選題之后,當即表示愿意無條件支持我們的工作。于是,我們得以在書的封面,印上那首耳熟能詳?shù)母柙~,用春風、春暉、春雷、春雨的力量,作為這本書最美的裝點。
經(jīng)歷了這一年的風風雨雨,這套書終于呈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一經(jīng)出版便收獲了國內(nèi)諸多專家、作者的好評。如今,這套書更是邁開了步伐,跨出了國門,在不久的將來,《在春風里成長》的俄文版也將面世,并呈現(xiàn)給海外的小讀者們,希望能和他們一起,分享這改革開放45年來的成就所帶來的喜悅,也希望能有更多海外的孩子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和我們一起在奔向美好未來的道路上,共同努力。
(本文作者為少年兒童出版社主題出版編輯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