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電子學研究生課程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通過思政案例的收集、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前沿知識的引入、基于角色轉換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和課程思政效果的實時檢驗,實現(xiàn)課程專業(yè)知識教學與思政育人的協(xié)同并進,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光電子學;教學改革;課程思政
一、引言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時發(fā)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fā)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廣泛開展勞動教育,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1]。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闹匾獦酥?,尤其是研究生的培養(yǎng)在高等教育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等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意見》強調,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2]。課程思政是黨和國家對新時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解決人才培養(yǎng)問題的根本舉措,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xiàn)“三全育人”的創(chuàng)新實踐[3-4]。研究生教育必須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教學管理體系中,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全過程[5]。光電子學課程是光學工程研究生培養(yǎng)體系中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系統(tǒng)地闡述了光電子技術的理論和應用基礎以及光電器件的原理與結構,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把握光電子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技術及其應用。光電子學課程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和思政元素融入,促進課程思政改革措施的落實和成效的提升,達到對研究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的目的,提高文化自信,促進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認同和踐行。
二、光電子學課程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現(xiàn)狀
高校要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在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要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使各類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6]。研究生階段專業(yè)課實施課程思政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專業(yè)課程授課教師的認識不足,往往將思政教育歸為思政課程的任務,只重點關注了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價值觀引領重視不足;二是專業(yè)課教師在教學能力培訓過程中缺乏系統(tǒng)的思政教育方法培訓[7]。
光電子學作為光學工程專業(yè)研究生的必修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的課程,教學內容繁多,知識儲備要求高,知識更新快。課程涉及大量的公式推導和基礎的物理知識,如果只是簡單地采用課堂講授法進行教學,學生很難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這門課程還涉及材料、電學和光學等多個領域,這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光電子技術發(fā)展迅速、應用范圍突增,而相應的教材更新較慢,因此傳統(tǒng)的教材內容與實際的發(fā)展相脫節(jié),書本知識往往難以與實際應用更好地契合。光電子學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當前已有的光電子學教材中并沒有現(xiàn)成的課程思政的案例和內容。(2)課程思政的內容都是相互獨立的,并沒有自然融入教學內容。(3)教材更新不及時,前沿科技的引入和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未能有機統(tǒng)一。(4)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無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應針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之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過程方法。(5)難以評價課程的教學效果與課程思政融入情況。
三、光電子學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改革
基于光電子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課程思政融入情況的分析,對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三全育人”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趙寧等[8]、李培麗等[9]均對本科光電子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研究,陳鵬等[7]針對應用型本科光電子學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進行了一些探索,這些對研究生光電子學課程思政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光電子學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
一是修訂教學內容和優(yōu)化教學設計,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教師言傳身教的引領作用。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做好示范引領;加強對課堂的有效管理,提升教學效果;督促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三是要定期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通過多種形式獲得真實的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通過和學生的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檢驗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教師針對教學效果和思政效果的反饋,反思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適時改進課堂教學。
(二)光電子學課程思政融入教學改革的措施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培養(yǎng)造就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邔哟稳瞬?,光電子學作為光學工程研究生的必修課程,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要將思政元素在教學過程中自然地嵌入。
一是深入挖掘光電子學課程的思政資源。課程思政資源是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條件,深入挖掘課程思政資源是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保障[10]。針對光電子學課程的內容,思政案例的收集應該涵蓋光電子技術的理論產生、發(fā)展和應用以及光電器件等方面,并且在案例的選取上還要體現(xiàn)出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是實施課程思政要將思政元素融入知識講授中去。如何做到潤物細無聲地將思政內容融入較難的專業(yè)知識中去是實施課程思政的一個難點。按照課程教學內容,可以采取恰當?shù)慕虒W設計,選擇合適的思政案例。比如,在講解光電器件的時候,可結合半導體芯片領域遇到的挑戰(zhàn)以及采取的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國爭光的熱情。也可展示我國在光電顯示領域取得的成就等,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介紹中國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時,結合我國半導體物理領域的兩位先驅黃坤、謝希德的生平和所做的貢獻,展現(xiàn)科學家的奉獻精神,以此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為國奉獻精神。
三是修訂教學內容,除了介紹已有的課本知識之外,引入相關的前沿科技成果,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教學設計要相應地進行優(yōu)化、教學手段實現(xiàn)多樣化,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校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和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專業(yè)平臺及相關學科團隊所擁有的設備資源和實驗條件,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半導體光電器件從制備到測試的全流程,使學生深入理解專業(yè)知識。同時,以實驗平臺為載體,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參加科研訓練,參與部分器件的設計與制作,實現(xiàn)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和轉化。此外,在理論教學和參觀學習過程中引入我國現(xiàn)有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所處的國際水平,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介紹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相關設備,急需突破的瓶頸和所承受的外部挑戰(zhàn),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以便將來投入國家建設事業(yè)的熱情。此外,注重引導學生參加課堂討論,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在討論中得以升華,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引入思政元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是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升教學效果。采用角色轉變、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課程第一課時給每個學生分配講授主題,由學生自主收集材料并挖掘思政元素,構思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流程,在課程的后期由學生分享該主題內容并形成一個完整的報告。要求其他學生聽取報告、提出問題,進行互動交流,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評。通過角色轉換的翻轉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材料收集組織能力,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加深學生對光電子學課程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知識傳授和價值塑造。
五是對教學效果和思政融入情況進行實時的檢驗。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機對相關知識進行提問,讓學生當堂回答以檢驗學習效果。同時也可以進行開放性的討論,教師給出主題,通過觀察討論情況了解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通過和學生全方位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檢驗課程思政實施效果。
四、結語
針對光電子學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主要包括思政案例的收集、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前沿知識的引入、基于角色轉換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及課堂教學和課程思政效果的實時檢驗。經過教學實踐,課程思政的融入對于學生的價值引領作用效果顯著。對課程內容的修訂、最新科技成果的引入、翻轉課堂的踐行等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和課程思政的融入,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 2020-09-22(2).
[2]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意見[EB /OL]. (2020-9-21)[2023-08-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3]洪大用. 深入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母邔哟稳瞬臶J]. 中國高等教育,2020(21):4-7.
[4]張大良. 課程思政: 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J]. 中國高教研究,2021(1):5-9.
[5]逄紅梅, 陶啟坤, 康潔. 新時代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難點與突破路徑[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3):61-67.
[6]吳晶, 胡浩.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J]. 中國高等教育,2016(24):5-7.
[7]陳鵬, 張玲玲, 代倩, 等. 應用型本科《光電子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J]. 教育教學論壇,2020(10):50-52.
[8]趙寧, 代倩, 陳鵬, 等. 應用型高校光電子學課程教學研究[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31):76-77.
[9]李培麗, 施偉華, 鄒建華, 等. 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背景下“光電子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1):47-49.
[10]謝幼如, 邱藝, 黃瑜玲, 等. 智能時代高校課程思政的設計理論與方法[J]. 電化教育研究,2021(4):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