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婆的眼中,我是個完美無缺的乖寶寶;在媽媽的眼中,我是個有待提升的潛力股;在我自己的眼中,我是個什么樣的小孩兒呢?
媽媽一照鏡子就會念叨:“怎么就沒遺傳我的大眼睛?”是的,我的眼睛小,但它的作用卻并不打折。在黑暗的樓梯間,媽媽還在摸索著前進時,我已經能用我的小眼睛探到前行的路,并能牽著媽媽的手準確無誤地走向光明;在課堂上,即使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也能清晰地看到黑板上的每個字;在考試的時候,我的小眼睛像裝了馬達一樣,仔細地盯著每道題目,生怕出錯。
我的書柜里擺放的最多的是我的畫,有漫畫、素描畫、水彩畫……一有時間,我就拿起畫筆,沉浸在畫畫的世界里,就連平時最愛的動畫片也不能讓我為之所動。為了畫好恐龍,我纏著媽媽帶我去看了好多次恐龍展,甚至把恐龍的全身摸了個遍,還在旁邊模仿它們的動作和叫聲,引得旁人直笑。記得有一次畫蘋果,為了畫出蘋果被咬掉一口的樣子,我一連咬了十幾個蘋果,然后把它們擺在桌子上,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畫了好多次后,我還是覺得不太像,就隨手從桌上拿起一個蘋果咬,呀,真硬!低頭一看,原來是裝飾用的假蘋果,逗得媽媽直笑:“真是個畫呆子!”
一個周末,我們全家出去逛街,媽媽牽著姐姐的手到處轉,還不時溫柔地問姐姐想吃什么,想買什么。可跟在她們身后的我像個透明人一樣,我氣得低著頭,一言不發(fā)。外婆把我最愛的監(jiān)控人玩具拿到我面前,我都不看一眼,還氣呼呼地跑到一旁墻角蹲著。不知過了多久,媽媽舉著我最愛的糖葫蘆跑到我面前遞給我,我卻把嘴一噘,把頭一扭。媽媽納悶兒地望著我,這時在一旁的小姨笑著說:“原來是醋壇子打翻了!”我聽了委屈地大哭起來:“媽媽心里就只有姐姐,沒有我!”媽媽急忙抱著我說:“怎么會呢?你和姐姐都是媽媽的寶貝!”我這才破涕為笑。從此,我就多了一個“小小醋壇子”的外號。
原來,我也有這么多面??!你喜歡什么樣的我呢?
(指導教師秦麗/插圖劉慧林)
本文小作者還是個寫作高手呢。我們常說寫作文要語言生動,本文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看,“媽媽還在摸索著前進時,我已經能用我的小眼睛探到前行的路,并能牽著媽媽的手準確無誤地走向光明”,這句話中,“摸索”形象地表現出媽媽看不清路小心前行的樣子,“探到前行的路”中的“探”更是用得極妙,把眼睛比喻成探照燈,形象地表現出小作者在夜晚視力極佳。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