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調查分析廣西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選取廣西6所醫(yī)學院校共96名護理專業(yè)專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查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廣西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得分為(120.44±14.87)分。其中,認識維度得分23.55±3.73,基礎與技能維度得分36.25±5.27,應用與實踐維度得分53.09±7.94,研究與創(chuàng)新維度得分7.86±3.53,性別、年齡、培訓經歷與信息化教學能力水平相關。由此得出,廣西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各子能力水平發(fā)展不均衡,需結合各方面因素進行改革以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關鍵詞] 信息化教學;能力;護理;教師
[基金項目] 2019年度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護理專業(yè)信息化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質量評價研究”(2019B127);202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OBE理念的助產學多元融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2023JGB157);2022年度廣西醫(yī)科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助產學課程思政庫的建設研究”(2022XJGY44)
[作者簡介] 凌銀嬋(1981—),女(壯族),廣西南寧人,碩士,廣西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助產學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護理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27-0025-04 [收稿日期] 2023-07-08
當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推動了教育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解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本文以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護理專業(yè)專職教師為對象進行調研,分析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并提出發(fā)展對策,為護理專業(y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參考意見。
一、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概念及內涵
信息化教學能力是信息化社會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能力,是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的,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相融合,利用信息資源從事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綜合能力。信息化教學能力由若干子能力構成,但國內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體系,邱璜[1]、李天龍等[2]分析了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要素構成和結構,宋美喆[3]進一步提出了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體系,黃文有[4]、姚敏[5]提出了針對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標準和評價體系。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護理專業(yè)的特點,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構成和各要素歸總如圖1所示。
二、廣西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
(一)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廣西6所醫(yī)學院校共96名護理專業(yè)專職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廣西護理專業(yè)專職教師,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非護理專業(yè)專職教師,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問卷者。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采用改編的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表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等資料。第二部分為信息化教學能力量表,根據(jù)宋美喆、黃文有、姚敏等人研究的量表和評價體系進行改編,設置了認知與態(tài)度、基礎與技能、應用與實踐、研究與創(chuàng)新四個維度,每個維度下面含有多個條目,各條目采用李克特(Likert)五點量表法編制,其中完全不符合(完全不同意)項賦值1分,完全符合(完全同意)項賦值5分,無反向計分。量表Cronbach’s Alpha值為0.87,經專家評分后計算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shù)(S-CVI)為0.92。第三部分為期望和建議。此外,對部分教師進行了非正式訪談,以期解釋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2.調查方法。以問卷星的形式發(fā)放問卷進行調查。問卷不計發(fā)放份數(shù),最終回收有效問卷96份。
3.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6.0進行編碼、統(tǒng)計與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多樣本均數(shù)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信息化教學能力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
4.研究結果。(1)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男教師16人,占比16.67%,女教師80人,占比83.33%,說明從事護理專業(yè)的教學中以女性為主,這也符合護理專業(yè)的特殊性。教師年齡段主要分布在30~45歲,其中31~35歲年齡段占比31.25%,36~45歲年齡段占比40.63%,教師群體以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為主。教齡小于5年的教師有36人,占比37.50%,教齡6~15年的教師有30人,占比31.25%,其他教齡段占比均小于20%。教師學歷主要以碩士研究生為主,占比66.67%。未經過系統(tǒng)的信息化教育培訓的教師57人,占比59.38%。(2)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結果。維度一含8個子條目,維度二含10個子條目,維度三含15個子條目,維度四含4個子條目。各子條目滿分5分,最低分為1分。分值小于3分認定為能力水平較低,分值在3~4分之間認定為能力水平中等,分值大于4分認定為能力水平較高。量表總分滿分為185分,總分小于111分認定為能力水平低,總分在111~148分認定為能力水平中等,總分大于148分認定為能力水平較高。本次調查結果各維度分值及總分見表1。(3)相關分析結果。按性別、培訓經歷、年齡、教齡、學歷等因素分析信息化教學能力,并進行組間比較,結果見表2。女性教師得分比男性教師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系統(tǒng)的培訓經歷的教師得分比沒有培訓經歷的教師得分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段在36~45歲的教師得分比46~55歲組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多元回歸分析結果。根據(jù)以上相關分析結果,納入性別、培訓經歷、年齡等三項因素構建多因素線性回歸方程。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差異(b=9.55, r=2.22, p=0.029),培訓經歷對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差異(b=0.77, r=0.51, p=0.041),見表3。
三、討論
(一)廣西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xiàn)狀
廣西護理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信息化技術能力、信息化核心能力得分尚可,但是信息化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高階能力水平得分較低。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在常用軟件、硬件設備使用等項目得分較高,而在用軟件編輯制作圖片、動畫、視頻等項目得分較低。說明大部分教師只是掌握了簡單的信息化技能,對較高級的信息技術不熟悉,還有待提高。教師獲取和應用信息化資源進行課前準備的能力得分較高,促進學生信息化學習的能力、課后反思的能力處于中等水平,但課中信息化課堂組織實施能力平均分較低,說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設計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實現(xiàn)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女性教師能力得分高于男性教師,可能是因為女性教師對于教學的要求更高,故而在信息化基礎與技能這一塊掌握較好,也可能是因為本次調查中男性教師數(shù)量較少,樣本量不足而導致的偏差。年齡≥46歲以上的教師均分比其他年齡段的教師低,與36~45歲年齡段教師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年齡對信息化基礎與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相關性,而從回歸分析結果看,回歸方程不成立,說明年齡不是影響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獨立因素。
總體來說,廣西護理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各維度能力水平不均衡,信息化素養(yǎng)和信息化基礎技術能力水平較高,信息化教學核心能力較弱,信息化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須要進一步提升。
(二)影響因素分析
信息化教學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廣西地處我國南部,受地域和交通限制,社會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西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學校因素是影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關鍵因素。本研究訪談中90%以上的教師認為學校相關部門技術人員的支持和幫助、學校系統(tǒng)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方法和技術的培訓對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非常重要,71%教師認為學校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教師個人因素是信息化教學的核心影響因素[6],本研究訪談中73%的教師認為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技能不足,69%的教師認為沒有掌握信息化教學方法,76%的教師認為自己缺乏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有效教學經驗。因此,要結合各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改革以促進教師信息化能力發(fā)展。
(三)發(fā)展對策與建議
1.宏觀層面:國家扶持+地方規(guī)劃。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文件、法規(guī),大力發(fā)展教育信息化,但關于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標準的政策、文件比較少。因此,要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國家應制定教師信息化能力發(fā)展標準和教師相關能力的培訓、考核與認證的指導方案。此外,應加大對地方信息化教育的經濟投入,特別是對民族地區(qū)的扶持。地方政府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慕逃龑嵡?,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師相關能力標準的規(guī)范,制訂切實可行的促進當?shù)亟逃畔⒒l(fā)展的計劃。
2.微觀層面:學校支持+個人發(fā)展。學校是教師施展個人能力的舞臺,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在行動上提供物質資源與非物質資源支持,提升硬件、軟件等各種信息化設備設施,開展各類信息化教學比賽、舉辦系統(tǒng)的信息化相關培訓,積極打造智慧校園,營造信息化教學氛圍。調查顯示[7],96.32%的教師認為學校缺少相應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薪酬體系和專業(yè)技術職級晉升機制,因此,學校應優(yōu)化和完善政策體系,探索有效提升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fā)展機制,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王陽等[8]從精準培訓引領、微能力認證等五個方面探析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五位一體”的校本發(fā)展策略,各院??梢詤⒖冀梃b。
結語
教育信息化要求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信息化教學能力屬于教師的一種新型教學能力,護理專業(yè)教師是護理信息化教育的主力軍,應充分認識到時代賦予教師的責任與使命,努力提升信息化素質和能力,以促進護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邱璜.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結構及提升策略[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1,23(2):107-117.
[2]李天龍,馬麗.大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構成要素探析[J].當代教師教育,2013,6(2):44-47.
[3]宋美喆.高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評價體系與提升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1):231-233.
[4]黃文有.江蘇省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標準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7.
[5]姚敏.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3):13-16.
[6]張絢怡.基于信息化教學的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電子技術,2020,49(4):62-63.
[7]魏慧哲.地方高校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分析和提升[J].中國成人教育,2018(3):134-136.
[8]王陽,柯小華.智能時代職業(yè)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框架與校本發(fā)展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2(19):85-9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Taking the Guangxi Region as an Example
LING Yin-chan
(School of Nursing,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nursing teachers in Guangxi and analyze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total of 96 nursing teachers from 6 medical schools in Guangx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nursing teachers was used. Results The score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nursing teachers in Guangxi was (120.44 ± 14.87), including understanding dimension 23.55 ± 3.73, basic and skill dimension 36.25 ± 5.27,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dimension 53.09 ± 7.94, and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dimension 7.86 ± 3.53. Besides, gender, age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are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formatization ability level of nursing teachers in Guangxi is at a medium level, and the sub-ability level development is unbalanced.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various factors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nursing; teacher